分享

海尔“私人定制”模式实现消费者与企业双赢

 天道酬勤YXJ1 2016-09-25

刘庆

在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海尔集团推出了“私人定制”模式,根据空间格局、家庭人数、使用习惯等不用情况,智能家居空间中的几乎所有海尔家电均可由用户私人定制。这仅仅是山东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如今在山东,海尔、红领等诸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制造企业,都在服务型制造转型中将个性化定制搞得风生水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80、90后消费人群的成长,家电私人定制成为市民个性化消费的新方式。一些个性化的家电产品已经开始出现在消费者家中。但是总体来看,因为成本及供应链等原因,少有商家大规模开展。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者,山东恰恰看到了这其中孕育的机遇。今年以来,山东省正式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相继出台40条政策措施,多举措并举促进企业实行“私人定制”模式,消费者在获取所需的同时,也同时实现了供给侧改革“去库存”的目的。1-5月份,全省工业产销率达98.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实行“私人定制”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打破了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各层分销服务环节,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而服务型制造和“私人定制”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是消费者,中间商、代理商和渠道商都消失了,产品定价得以一再腰斩,让消费者获得最优性价比。

山东供给侧改革“去库存”的大胆尝试,实现了消费者与企业的双赢,值得企业借鉴应用。此外,这种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企业可以借助政策的支持,结合自身实际拓展发展新路。而当“私人定制”将不再遥不可及,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的红火将在线下得到延续,供给侧改革也必将迎来新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