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杭张氏化孙公祠堂楹联典故

 梁园处士 2016-09-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X

福建上杭县有一座张氏化孙公祠堂,供奉始祖张化孙,他是南宋赐进士,历任中宪大夫,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薨于咸淳三年(1267年),享年九十三岁。南宋时由北方南迁入闽,繁衍700多年,子孙后代遍布世界各地,影响极大。他的祠堂有一幅著名的楹联,它概括了历史上著名的张姓先人的业绩,堪称张姓名人录,弘扬了张氏在历代的功绩、作用,歌颂了张氏的美德和传统风貌,真正弄懂它,可谓掌握了张氏发展、发迹史。联中嵌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亿数字,含十七个掌故,为了读懂它,特查找了一些资料,以飨读者。
化孙公祠堂楹联:
上联: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两篇,辅汉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悉是清河族派;
下联:扬名昭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书忍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隆亿尊,依然文献宗支。
赐姓自轩辕张姓祖先出自黄帝之后,黄帝轩辕氏,其子少昊青阳氏的第五子挥,官为弓正,负责制弓和箭之责,他夜观弧星,受启发制成弓箭,轩辕黄帝赐其子孙姓张。张本义为弓上弦,引申为开弓,弓长,与官名弓正、大星名弧相关。自此,张姓开宗立姓始祖为张挥公也。
大儒一人大儒是指周宣王卿士张仲。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等共同辅佐周宣王,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功勋彪炳,这段历史被称作“宣王中兴”。他曾被敕封為文神武聖,元延佑年間封為文昌帝君。他以孝敬父母友善兄弟著称,传说张仲父亲早逝,其事母亲至孝;有兄早逝,母亲悲痛,他以次子继兄后,以慰母心;母亲和祖父同时逝世,他不但为母亲守孝,还以孙代子为祖父守孝三年。从此,张姓人家以张仲的孝友德行为豪,祠堂对
联中常称“孝友传家”或“孝友家风”,孝友堂即是以张仲为始祖族群的堂号。在《诗经》小雅·六月篇中有“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烩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是说将军尹吉甫率军讨伐戎狄,设宴招待长途跋涉凯旋归来的将士和朋友,美味佳肴有蒸鳖炖鱼,这些朋友中就有享有美誉“孝友”的张仲。张仲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记入史册的张氏族人。
铭垂两篇张载(1020~1078年)祖籍大梁(今开封),徙家凤翔郿县(今宝鸡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后封为先贤在孔庙祀之。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有《西铭》、《东铭》两篇,尤其《西铭》学术价值更高,提倡“民胞物与”思想,他认为:乾坤是天地的代称,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三者混合,处于宇宙之中,因为三者都是“气”聚而成之物,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因此人类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万物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它有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传世于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当年温家宝总理讲话中曾引用。
辅汉三杰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其祖开地公,其父平公皆为韩国相,秦灭韩后,投奔刘邦,辅佐刘邦开创汉朝,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汉高祖刘邦对他机智谋划、文韬武略的评价。
功高四相张说(667~730年),字道济,洛阳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武则天设科举考试,张说策论为天下第一,后历任朝中及外放要职,在睿宗、玄宗朝中,三次拜相。在平太平公主叛乱、讨平突厥叛乱中屡建功勋,他明于政体,改革不合时宜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执掌文坛三十年,可谓文治武功兼得。是推动“开元之治”的一位重要人物。逝后,追赠太师,谥号文贞。“功高四相”是说他与当时的三个副相(苏颋、宋璟、陆象先)共为四相,四相中,张说功劳最高。
敕封五虎张飞(?~221年),字益德(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蜀汉名将,史上被评价为“万人敌”,屡立战功,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死后蜀后主刘禅追谥为“桓侯”,葬于四川阆中,现在古城西街北侧有张飞墓和汉桓侯祠。《三国演义》小说中他与关羽、赵云、马超、黄忠被先帝刘备封为五虎将军。在中国传统小说、戏剧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
博物六史张华(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西晋文学家。是汉张良十七世孙,其父张平曾任渔阳郡守,因早亡,致张华少孤贫,曾以牧羊为生,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知多识广。魏末,经荐之于大将军司马昭,任中书省编纂国史的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朝议表奏,多见采用。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成为皇帝身边地位显赫的亲信近臣。惠帝时为太子少傅,历任侍中、中书监,官至司空。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因拒绝参加赵王伦、孙秀的谋反,遭赵王伦杀害,并夷灭三族。
张华博学多闻,曾编撰《博物志》共十卷,分类记载山川地理、飞禽走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所谓“博物六史”是指他的《博物志》前六篇记载的是博物内容,而后四卷记载的是异闻、史补、杂说上、杂说下,不属于博物类。所以史上才有“博物六史”之说。
貂冠七叶貂冠是古代侍中、常侍所戴之冠,因以名贵的貂尾为饰物而得名。西汉时皇帝常对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以至郎中,加侍中名,即可入侍宫禁,亲近皇帝。故佩戴貂冠是尊贵的象征。张汤(?~前115年),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幼时喜法律,曾任长安吏、内史掾和茂陵尉。后补侍御史。中国古代著名的酷吏,又以廉洁著称。其次子张安世(?~前62年),字子孺,汉武帝时官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时,拜右将军,封富平侯。汉宣帝时,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成为当朝宰相,掌握军政枢机七年,人称谨慎周密。元康四年(前62年)病逝。谥号敬侯。长子延寿汉宣帝时,封为中郎将侍中,父死后,嗣富平侯爵,死后谥爱侯。此后,延寿子勃,勃子临,临子放,均承嗣侯位。放子纯嗣侯,恭俭自修,明习汉家制度故事,有敬侯遗风。王莽时不失爵,建武中历位至大司空,更封富平之别乡为武始侯。从张汤开始,七代公侯,故称“貂冠七叶”。《汉书》赞曰:“汉兴以来,侯者百数,保国持宠,未有若富平者也”。唐李商隐有诗赞曰:“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位列八仙张果老的真名张果(?~735年)是唐朝著名炼丹家,邢州广宗(今河北广宗张固寨村)人,隐于襄阳条山,常往来于邢洺间。唐武则天时已逾百岁,多次被武后、唐玄宗召见,还被唐玄宗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著有《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神仙得道灵药经》、《气诀》、《阴符经太无传》等十一部书。以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仙翁山(今张果老山),仙逝于此。后经流传将其神化,列为八仙,道教尊称他为冲妙真人。典型传说故事有张果老生于尧时,是由白蝙蝠所转化、他倒骑毛驴过赵州桥、玄宗赐婚张果老、八仙过海等。八仙其他七仙是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韩湘子、何仙姑、汉钟离、蓝采和。
唐朝还有酒中八仙,即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个文人都好饮酒赋诗,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咏其事。张旭(675~750年),字伯高,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仕,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是著名书法家,以草书著名,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被后世誉为“草圣”。作品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鼎甲九成张九成(1092~1159年),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搪(今海宁盐官)。绍兴二年(1132),朝廷策试进士,他慷慨陈词,直言不讳,痛陈宋金形势,认为“去谗节欲,远佞防奸”,为中兴之道。因得考官赏识,选为廷试第一,被宋高宗亲选为状元。科举殿试一甲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他为官耿直清正,宝庆初宋理宗特赠张九成为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他在海宁创办书院讲授经史,著有《横浦集》二十卷,《四库总目》及《孟子传》,并传于世,其学派被称为“横浦学派”。
平兴十策张浚(1097~1164年),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南宋宰相,抗金派领袖、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他出将入相,历事高宗、孝宗两朝近四十年。并在学术上也有所获,是程颐、苏轼的再传弟子。隆兴元年(1163年)封为魏国公。死后葬宁乡,赠太保,后加赠太师,谥忠献。著有《紫岩易传》、《中兴备览》等。《中兴备览》中提出修明政治,充实国力,抵御外侮等十項策略。
另有的祠堂引用此联时,将“平兴十策”写成“平戎十策”。张方平(1007~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宋仁宗时为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神宗朝,官拜参知政事(宰相)。死后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当西夏赵元昊准备叛乱时,张方平献上《平戎十策》,认为:“西夏想来侵犯,必然从延、渭来,巢穴一定空虚。我方应该屯兵河东,轻装直进,这就是攻其所必救,使敌处于被动的打法。”宰相吕夷简赞同这一策略但没有实际采用。
书忍百字张公艺(578~676年),郓州寿张(今濮阳市台前县)人,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九岁。唐麟德二年(665年),高宗与武则天去泰山封禅,路过寿张,听说张氏九代同堂,历朝都有旌表,因而慕名来访。高宗问张公艺何能九代同堂?他答道:“老夫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特拿出纸笔,书写了一百个“忍”字进献皇帝。高宗连连称赞,赠绢百匹,加以表彰。张公艺长子仲仁中状元,次子仲义中榜眼,后代繁衍茂盛,其家族以“百忍堂”为堂号。
金鉴千秋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谥文献。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愿望,《望月怀远》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成为千古绝句。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八月五日千秋节(玄宗生日)百僚上寿,多献珍异,唯张九龄进《千秋金鉴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劝皇帝励精图治,上赏异之。张九龄后代繁衍茂盛,其家族以“金鉴堂”为堂号。
青钱万选张鷟(约660~740年),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代小说家。他于高宗调露年登进士第,当时著名文人蹇味道读了他的试卷,叹为“天下无双”,被任为岐王府参军。此后又应“下笔成章”、“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八科考试,每次都列入甲等。调为长安县尉,又升为鸿胪丞,武后时,擢任御史。其间参加四次书判考选,所拟的判辞都被评为第一名。当时有名的文章高手、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称他文章犹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他因此赢得了“青钱学士”的雅称。著有《游仙窟》传奇、《朝野佥载》和珍贵的唐朝判例集《龙筋凤髓判》等。张鷟文笔浮艳华丽,有日本、新罗等国使节入唐,必重金购其文,《游仙窟》一文亦随之传至日本,从此在国内失传千年,清末时方为华人所见。《游仙窟》是第一部以第一人称方式写成的爱情小说,对后世传奇小说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张鷟后代繁衍茂盛,其家族以“万选堂”为堂号。
道隆亿尊张道陵(34~156年或178年),原名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他七岁时即能诵《道德经》,生性好学,成年后博览群书,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诸子百家,无所不学,特别是黄老之道尤其精通,成为当地一代名士,跟随受教者不计其数。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张道陵在青城山正式建立道教教团组织,他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为最高经典,并亲自撰写了《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与老子相提并论,宣称道即是“一”,“一”散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最初因为凡入道者交五斗米为信,后人称其教为“五斗米道”,又被称为“天师道”、“正一道”。张道陵被历代皇帝所推崇,谥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等等,张天师是世袭制,如今已传到第六十四代。
悉是清河族派以上所举十四个典故中的张氏及家族都是轩辕帝之孙挥的后代,张挥以尹城国的青阳为居住地。古青与清同,清河之北谓清阳,据《水经注·清水》曰:“清水出河内(今河南沁阳)修武县之北黑山,东北过获嘉北,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北入于河。”后因河水南移,故内黄、濮阳一段清河断流,但遗迹尚存。现在濮阳东9公里有一地名“清河头”,明代称“清河里”,今濮阳张仪村、班家村一带的村民仍称村北为北清河,村南为南清河,足见古清河与濮阳关系密切。濮阳古称帝丘,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势力与黄帝族势力的交界地区,战略地位重要,黄帝需要在帝丘设防。挥公随父住在帝丘,成人后辅佐堂兄颛顼发明弓矢任弓正。后人推断挥公所谓居青阳,即今濮阳也,如今在濮阳修建了挥公之墓,墓碑上书“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墓濮阳县人民政府立”,透龙的碑冠上书“源远流长”。
张挥公的后代世居清河,因此清河成为张姓主要聚居地,成为张氏的郡望之一。现在的清河县离濮阳150余公里,古清河郡是汉高祖时置郡,辖地相当于今河北清河全县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方。东汉时改为清河国,移治甘陵(今临清东)。三国时复清河郡名,晋以后辖区缩小。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当时有“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物而居”的记载。隋改名清河县。唐清河郡属贝州,被定为张氏郡望,被唐太宗定为“乙门”,国柱之姓,可见张姓族长盛不衰。
据广东五华张氏族谱,周宣王卿士张仲是挥之后第78世,张仲之后第22世是张良。张良的八世孙张歆,字敬让,东汉桓帝时官至司徒,歆弟协卫尉,生岱后为魏太山太守,自河内徙清河。岱曾孙幸公为北魏青州刺史封陆侯。传第22世文灌为唐高宗相(公元667年),其侄张锡公元710年亦拜相,……,张歆成为清河东武张氏开祖。张家被称为“清河世泽,唐相家风”。清河之水养育了张氏子孙,汉唐以来,这片土地上的张氏子孙,更是生生不息,干粗、枝繁、叶茂,迁徙四海,成为国家倚为柱石的巨族大姓。
依然文献宗支唐张九龄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因为遇到疾病而去世,终年六十八岁。张九龄是广东第一个进入朝廷中枢、位居宰辅的政治家——“千古江南第一人”玄宗皇帝感念他的功绩,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叫文献。大田张氏始祖洪恩公及其上代福建上杭的张化孙都是张九龄的宗支、后裔。
扬名昭世德由此长联可以看出,历史上张氏名人很多,自秦汉至明清宰相1463位,其中张姓有63位(有称69位),57位将帅,51名状元和一大批官宦、文学家、名人。除上面提及的之外,如张仪为秦相,执连横之计与苏秦合纵之计相抗衡、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外交家出使西域名垂青史的张骞、文学家、辞赋家汉东方朔(本名张曼倩)及西晋张载、田园诗人唐张继、“清明上河图”作者北宋画家张择端、宋武当道士,创太极拳的张三丰、清张廷玉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卒后谥文和,配享太庙。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张氏无不扬名天下,德润四方,可谓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
但是,张氏家族也出现了一些败类,张邦昌是南宋的奸臣,俯首甘向外族称臣做伪楚“儿皇帝”、张勋是民国初军阀,人称“辫帅”,以复辟清室著称、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后来成为叛徒、张春桥是“四人帮”反党集团成员,曾祸国殃民等等,可谓薰莸同器,良莠参半。
注:题图由百度下载,感谢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