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道|他的扇子千金难买,排队都排到了10年后!

 花小鼠 2016-09-25



王健与他的苏扇

文 | 物道


吴语方言里有个说法叫“白相”,是玩耍的意思。这个词特别有深意,似乎有一种无聊的、琐碎的气息,没有功利性,单纯是为了好玩、有趣而去琢磨研究。殊不知,这恰恰就是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最高境界。


苏州自古是一个风雅之地,而苏扇,最能勾起一个人内心的文人情结。想起电视剧里,乾隆皇帝常常手执一柄折扇,时而“唰”地一撒,哈哈大笑;时而将扇骨一合,在手掌心轻敲作思考状。乾隆的潇洒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少不了这一把折扇的功劳。

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 


如今苏州城依旧不乏风流人物。初闻王健先生,知道他是当地有名的制扇手艺人,全世界扇迷为了讨他一把扇,差点儿没把他家的门槛踏平,排队买扇的人甚至已经排到了10年后!而有趣的是,王健本人又和许多人想象中要么埋头苦干、要么清高难近的形象大相径庭。清茶一壶,清风一握,手中轻摆折扇的王健,面容祥和特别爱笑。“好玩是最重要的!”对他来说,苏扇,其实无非一个“玩”字。


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 


最好的苏扇是玩出来的


极少有人像王健一样,一个人便能把一百多道制扇技艺融会贯通。在民国时期,做一把普普通通的扇,少说要三、四个作坊,每人只能做一个工序。而王健却从扇骨做起,一路拜师学艺,花了二十年把苏扇从头到尾琢磨通透,“一个人就是一个作坊”。


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这把明式乌骨泥金扇。大片赤金疏密有致地敷陈,细碎的洒金星星点点落在扇面和乌木扇骨上。扇头刻了几朵细细的梅花,在绚烂下透着清雅,一如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既清高自许,又舍不下俗世繁华。
▲ 乌骨泥金扇


棕竹泥金扇王健泥金扇的另一件代表作。扇面淡金,扇骨为玉竹和棕竹,色若茶汤,清新朗润。古代文人最重一个“雅”字,棕竹扇和玉竹扇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怀袖雅物”。


早期的泥金扇,贴金箔就了事。王健却将真金拦捶成泥,砸进纸里,成功复原了这一门古老技艺。人们惊叹这是苏扇的顶峰之作,可他觉得,扇子里好玩的事,远不止这些。


他开始在扇头上动脑筋。“扇头虽小,却如同折扇的眼睛。做好了,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做坏了,就像绝色佳人偏偏失明,分外触目惊心。”传统扇头,不外乎方根、圆头、玛玡这几类,王健却不拘泥于此。书上读到的,生活中见到的,心中想到的……大千世界,奇思妙想,被他做到了扇头里。


花瓣圆头:竹为花瓣,骨为花蕊,无论合起还是打开扇子,扇头都像一朵娇俏的小茶花,层层叠叠地开放。



陀螺:陀螺是中国最古老的玩具,当下也并未过时,它甚至让人想起《盗梦空间》最后那只决定命运的图腾。将陀螺移植在这把乌骨折扇之上,有着一种古老又新潮的趣味。



瓦楞八角:扇头上的梯形,取法于江南传统民居房顶的瓦楞样式。扇面洒金如雨,扇头瓦楞静听,正是“一春梦雨常飘瓦”的意境。



井栏:水井,是老苏州人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用,古朴的造型也算得上半个艺术品。酷暑天时,汲一桶井水畅饮,开一把折扇扇风,记忆中如此清凉。


太极:太极,是中国人的宇宙哲学。阴阳幻化,如同两尾鱼儿,将动未动之中,将会发生什么呢?叫人脑洞大开。



转经筒:文人与信徒,都是低吟浅唱。打开这把扇,仿佛有一股来自西域的风吹来。


太湖石:手心握一水纹石,即神游五湖,如同苏子泛舟赤壁,意趣盎然。这正是江南文人在繁华之中追求隐逸情致的生活理想。


▲ 腰扇


除了在扇头上做文章,他还会用带竹节的紫竹做折扇、在圆形的腰扇上加一绺马尾……从心所欲不逾矩。前些年,他以“四季”为主题做了一套梅鹿竹折扇,分别配上“春夏秋冬”四张洒金扇面,春风秋月,四时雨雪,每一把都是情韵。


▲ 春夏秋冬


开心人做开心扇


一把把灵动的苏扇,像王健的个性,轻轻快快,自得其乐。有时为了裱一张扇面,刻一个扇头,雕一片扇骨,他可以折腾几天不停歇。没灵感了,就丢到一边,绝不勉强。“今年做不出就明年做,明年做不出就后年做呗!”王健说完,朗声大笑起来。


就是这样做出来的扇子,打动了天下的爱扇人。讲相声的,演戏曲的,经商的,搞设计的,天南地北全球各地的扇迷都蜂拥到“听扇居”来求扇。有一位美籍华人,不知怎的打听到了王健,特地坐三次飞机远渡重洋来讨一把合欢扇。讨到扇子的,欢天喜地带回家,要么和三五知己一同赏玩,要么扇不离身,逢人便拿出来“炫耀”一番。“做扇的人快乐,做出来的扇子才会给人带来喜悦啊!”王健说。



林语堂说:“现代的人需要这一阵玩世的清鲜的风,因为这对他是有益的”。好玩,会玩,大概是艺术和人生步入无欲的最高境界吧,而王健已深谙其中真味,才玩出一把折服世人的苏扇来。

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