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的微信讲课(51)第五课

 感通天下 2016-09-25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一、通降论……治疗慢性胃炎

在中医长期临床实践中,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从胃之生理病理出发,创立了“通降论”,即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治疗上以通祛疾,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以“通降”二字为本, 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此外,还始终重视气血及肝木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影响。中医用此法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具体可概括如下。

(1)            以降为顺:慢性胃炎病位主要在胃,而胃生理上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伤寒论》曰:“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由此,胃和的关键在于胃气润降;再者《灵枢.·平人绝谷》曰:“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胃肠这种“更虚更满”的特点就在于“降”,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化不由,壅滞成病。故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应时刻注意胃以降为顺的生理特点。

(2)            因滞而病:胃为传化之腑,只有保持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完成纳食传导之功。若邪气犯胃,使胃肠失去“更虚更满”之通降作用,胃气不降,则可见《灵枢·胀论》所述“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之胃病典型病理表现。再者,胃失和降,脾亦从而不运,致使脾胃枘运相协、升降相因的功能失常,气机壅滞,日久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病及血,可见“湿阻”、“食积”、“痰结”、“血瘀”等病理产物,从而加重病情,使病机复杂故在临床治疗上,必须抓住胃的病理特点“滞”这个字,注意“腑以通为补”的特性,始终以“通降”为其治疗总原则。

(3)            以通祛疾:从上述胃之生理特点,可在胃主纳,喜通利而恶壅滞,一旦得病,枢机不运,只入不出或少出,则无法再纳;只有胃气和降,腑气才能通畅,胃才能发挥其纳运的正常生理功能。故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上始终着眼于“通”,以调畅气血,疏其壅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推陈出新,导引食浊瘀滞下降,给邪以出路;但通降并非一味单纯地通降攻泄,而是审因对症,因势利导,注意辩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脏腑标本等,并遵循广义的通法,即调气和血,调血以和气,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由于寒则凝而不行,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所以慢性胃炎无论虚实寒热,内有郁滞是其共同特征,故治疗上或以补虚,或以祛实,或通补并用、标本兼顾,总以复其通降为要,以“通为其治疗之本。

(4)            重视气血:《灵枢·五味》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且自古医家多认为”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再者《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以上均说明胃炎多气多血之腑,胃内气血的状况决定胃之强盛衰弱。慢性胃炎之致病因素不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还是冷热失常、劳倦过度等,均可使胃之气血功能异常而发病,且病久入络,而慢性胃炎一般病程较长,故常病及血分。因此,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十分重视调理气血,认为胃病以气血调畅为要,通过调理气血,复其通降,使气滞消而免生血瘀之变,又可因气行而助血瘀消散。然调气活血孰轻孰重,往往要视患者具体病情而定,或调气以和血,或调血以和气。

(5)            疏调肝木:《景岳全书》云:“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强调胃与其他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而其中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肝。《内经》有“土得木而达”、“土恶木也”等论述,说明肝气宣达,则脾胃升降和顺,中焦气机顺畅,胃乃能受纳传化物;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可见木郁土壅,而致脾胃功能失常。由于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紧张,压力较大,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故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除始终以“通”为本,以气血为要外,还应注意调理肝木,以使全身气机疏畅,脾胃自安,升降复常。

【常用方药】

1、          常用药物

(1)            理气活血通降:胃为多气多血之腑,以通降为顺,且久病可入络,故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除特别强调一个“降”字,以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外,还应注意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气行血畅,常用药物有苏梗、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炒五灵脂、生蒲黄、金铃子、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刺猬皮、炒九香虫、桃仁、红花、丹参等。

(2)            清热化湿:或因饮食结构改变,或因胃气郁滞日久,致火郁、湿阻等,慢性胃炎患者以湿热者多见,故临床上治疗时可酌情加用清热化湿类药物,如川连、黄芩、山板子、滑石、厚朴、荷梗、藿香、佩兰、清半夏、茯苓等。

(3)            疏肝解郁:由于情志因素在慢性胃炎 发病中影响日趋明显,且脾胃之升降功能有赖肝气之条达,故临床上对于情志因素影响较明显者,可酌加疏肝理气之品,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常用药物有金铃子、延胡索、香附、柴胡、绿萼梅、八月札等。

(4)            养阴益胃:胃喜润恶燥,且久病易耗伤胃阴,而致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受纳失司。故临床治疗上,除防止过用辛燥之品劫胃阴外,,可酌加滋养胃阴之类药物,如北沙参、麦冬、石斛、乌梅、白芍、芦根、甘草等。

(5)            常用药物:枳壳与大腹皮行气消胀、利水消肿,香橼皮与佛手疏肝理气,胃止痛,紫苏梗与藿香行气止痛、消肿除满,枳实与全瓜蒌破气消积、宽胸散结、润燥通便,旋覆花与广郁金行气降逆、化痰行水、下气散结,刺猬皮与九香虫被祛瘀血、通滞气止痛止血,马尾连与吴茱萸清肝和胃、制酸降逆,木香、扁豆与砂仁健脾理气、醒脾开胃、和中止泻,山板子与黄芩清热解毒。泻火凉血,萆薢与晚蚕沙祛风湿、利关节、和胃降逆、利湿化浊,酒军与槟榔疏导化滞。

2、          常用方剂

(1)            加味香苏饮(胃苏饮):紫苏梗、香附、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各10g,橘皮6 g,砂仁、炒鸡内金各5 g等。用于胃病初起,而由情志不遂、胃气壅滞所致者,以胀为主。

(2)            加味鸡内金散:鸡内金5 g,香橼皮、砂仁、莱菔子、枳壳、大腹皮各10 g,沉香2 g,全瓜蒌15 g等。多用于胃病初起,而由饮食不节所致,见消化不良者。

(3)            金延香附汤:金铃子、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煅瓦楞、炒板子各10 g,左金丸、香橼皮、佛手各5 g,延胡索粉5 g(冲)等。用于胃病脘胀痛之气血瘀阻型,以痛为主,痛有定处如针刺。

(4)            刺猬皮香虫汤:炙刺猬皮、炒九香虫、炒五灵脂、延胡索、佛手各5 g,金铃子、香橼皮、香附各10 g,制乳香、制没药各3 g等。用于胃病之血瘀入络型,胃痛不胀,刺痛难忍,食后为甚,呕血或便血者。

(5)            黄芪建中汤:黄芪30 g,桂枝、高良姜、金铃子、延胡索、香橼皮各10 g,白芍15 g,炙甘草5 g,大枣5 g,饴糖(冲)30 g。用于胃病脾胃虚寒型。

(6)            加减益胃汤:北沙参、麦冬、石斛、金铃子各10 g,丹参、白芍各15 g,香附、甘草各6 g等。用于胃病胃阴不足型,见胃腕隐痛、灼热心烦、口燥咽干等阴虚内热症状。

【验案分析】
    某某,女,26岁,1年前因饮食失节,而致胃病,经中医诊断为“慢性胃炎”屡经西药治疗,一直未能控制。1977年7月9日就诊,如下:胃脘痛较剧,闷胀不舒,拒按,时有嗳气,四肢倦怠,口舌干苦,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带下多而色黄,小便色黄灼热,舌红苔腻,中心稍黑,脉细滑而数。证属湿热壅滞脾胃,升降失司。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导滞。处方:苏梗、香附、陈皮、黄芩、枳壳、大腹皮、神曲各10g,大黄6 g,砂仁5 g,桑枝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6剂。
     服后症状明显好转,继服前方6剂后胃痛基本控制,善饥思食,纳谷较佳,继用五味异功能散加鸡内金善后,随访1年,痛未作。
     【按语】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运动枢纽,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清浊才能不致相干为病。本病因饮食失节,致脾胃升降失司,湿热中阻,胃失和降,突出体现了胃以降为顺,因滞胃病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上,以香苏饮合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使气机流畅,肝气条达,体现了胃病治疗以“通”为本的特点,且考虑到肝木与脾土的关系,通过疏调肝木而达到脾胃升降复常之动。
四君子汤活用……治疗慢性胃炎
【绝技妙法】
(1)治胃十法:治胃法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多年的临床经验,把胃病治疗方法归纳概括为十五法,治疗脾胃病,随证加减多获良效。
虽云治胃十五法,概言之则为清、行、消、运、和、涩、润、燥、降、止、驱、化、补等十五法。其中化法中含有化瘀和胃法,化湿清胃法,芳化胃浊法。具体十五法为: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胃不和证)、散寒温胃法(适用于胃痛寒凝证)、补中益胃汤(适用于胃痛中气下陷证)、滋阴润胃法(适用于胃痛胃阴不足证)、消食泻胃法(适用于胃痛食积证)、化瘀活胃法(适用于胃痛瘀血证)、温和暧胃法(适用于胃痛虚寒证)、化湿清胃法(适用于胃痛湿阻证)、清热泻胃法(适用于胃痛实热证)、芳化胃浊法(适用于胃痛湿浊证)、疏气降胃法(适用于胃痛气逆证)、化痰顺胃法(适用于胃痛痰饮证)、、驱蛔安胃法(适用于胃痛蛔虫扰胃证)、止血护胃法(适用于胃痛胃络损伤证)、解毒养胃法(适用于胃痛毒物损伤证)等等。
(2)调和气血:临床上慢性胃病症状复杂,但以脾胃气虚为主者居多。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则痰湿易生;升降失和则中焦气滞,故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加养血活血之品则可提高临床疗效。慢性胃病多存在气血凝滞不通的瘀血症状,瘀血是各种致病因素形成的病理性产物,这是活血化瘀法在胃病中应用的共同基础。应用活血化瘀法时,勿忘调理脾胃,只有脾胃功能得以恢复,气血运行得以通畅,瘀血才能消散更速。气为血帅,活血必先理气,故在应用活血化瘀法时,应辅以理气药,气行则血行,血液运行通畅,瘀血自然消失。
(3)调节饮食:胃病发作多与饮食不节有关,故治胃病除用药外,调节饮食也十分重要。如胃病泛酸者,  主食应以面食为主,餐前一小时可吃苏打饼干或烤面包片以中和胃酸;对多数胃病患者桪一日三餐吃七分,饱细嚼慢咽,克服偏食,食物温度适中,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不可过量饮酒吸烟,少吃或不吃油炸炒辛辣甜腻之品,少喝浓茶、咖啡、冷饮、果汁等。
【常用方药】
活用四君子汤。
人患病的原因很多,但都是在脾气虚弱的基础上受邪。故治病首先要固本,固本首先要健脾。所以,中药处方中,多以四君子汤主方加减应用,并且在具体应用时,常有所变通,随症加减。
(1)药物组成的变通:四君子汤中用党参10-30g,以健脾益气;若元气大亏,常用红参10-15g,另煎兑入,以大补元气;难辩寒热,改用太子参20-30g,以气阴双补;口干舌燥,改用北沙参20-;大便干燥改为玄参30g,以养阴,直折上炎之虚火。白术,视病情而用,大便干者用白术,大便软者用炒白术,大便溏者用焦白术,大便稀溏而排便次数多者改用苍术,若为萎缩性胃炎则用莪术。茯苓用量15-20g,若有水肿者改用茯苓皮,兼有失眠改用茯神,若有舌生疮或胃肠湿热者改用土茯苓。甘草为调和药,一般用生甘草,用量5 g左右,伴恶心呕吐者宜减量用;大便干者和脾虚者可用蜜炙甘草;若胃肠湿热,舌苔黄腻者用六一散。大量甘草久服可引起浮肿,使用时当注意。组方时多与丹参同用,活血化瘀,改善脏哭器的血液循环。
(2)兼调肝气:肝藏血主疏泄,脾胃主受纳,肝所藏之血全赖脾胃滋生,脾胃升降纳运功能,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可表现“肝木克土”、“木不疏土”之病,若脾胃虚弱,化生气血无源,可病及肝,而致肝血不足。故治胃病同时,要选用疏肝理气的柴胡、青皮、香橼、佛手、郁金等中药,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调节情志。
临证加减:食欲不振,脾胃气虚,加木香、砂仁、鸡内金、炒三仙;胃痛怕冷,脾胃虚寒,加桂枝、炒白芍、干姜、炮附子;胃部重坠,中气下陷,加黄芪、升麻、柴胡、枳壳;头晕眼花,气血两虚,加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失眠多梦,心脾两虚,加酸枣仁、夜交藤、五味子。两胁胀痛,肝脾失调加柴胡、白芍、郁金、枳壳。
【验案分析】
陈某,女,15岁,初诊日期2003年6月。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2周余。面黄消瘦,吃冷食后加重,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及嗳气,纳差眼可,大便不规律,偏干,日1次。舌淡,苔白,脉细弦。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处方:党参、丹参、陈皮、姜半夏、厚朴、鸡内金各10 g,生白术、茯苓、元胡、赤白芍各15 g,炙甘草6 g,炒莱菔子20 g,焦三仙各10 g,旋覆花、生赭石各10 g,7剂,每日1剂,水煎取500ml,分3次温服。药后胃痛消失,无明显不适,苔白,脉弱。给予香砂养胃丸以巩固疗效,嘱病人饮食有节,细嚼慢咽。忌辛辣生硬难消化之品。
【按语】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本病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故治以补气健俾,和胃降逆。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理气降逆之枳实、厚朴、旋覆花、代赭石。胃病治疗重在补脾胃、调气机,从本病例可略见一般。脾胃气虚,不能行使其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内停,气机不利,浊气不降,胃气失和,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合并湿滞。症见胃脘痞满隐痛而无规律,食欲下降,便溏。口中乏味,嗳气泛恶,病性属本虚标实,临床治疗多补泻兼施。故以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化湿,解决脾虚水湿不运的问题。同时加枳实、厚朴,炒莱菔子,降气和胃,除中焦湿邪气滞;焦三仙、鸡内金消食化积,增强食欲,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止呕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