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好学近乎知

 阳光满城6536 2016-09-25
 本帖最后由 朱永新 于 2016-9-10 09:27 编辑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
又是一年教师节。在今年的教师节前,有两件事情让我感触很深。

一件事发生在8月的西藏。我去世界屋脊考察,在拉萨见到一位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年轻校长。我问他办学有什么困难?他告诉我,现在倒是不差钱,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办法激发起教师学习的激情和愿望。在高海拔地区,工作25年左右就可以退休了。许多教师到了45岁左右就没有动力,不想再学习了。如何调动他们学习与成长的积极性,是他考虑得最多的事情。

另一件事发生在9月2日晚。这天晚上8点,在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的新学期开学典礼上,来自全国各地的900多名老师相聚在一起。他们有的已经工作30多年,有的刚刚参加工作,但是都提交了相关文章进行申请,成为网师的学员。或许外人难以想象的是,网师的学习不能提供相关的学历,也没有提供教师培训的学时证书,这样一群人在这里读书,听课,交流,分享,纯粹就是为了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成长。更让外人难以想象的是,网师所有的人,从讲师到学员,从教务人员到学习组长,都是志愿者。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位志愿者讲师。

两件事的对比,让我想得很多。
我曾经说过,我是个集学生(受教育者)、教师(从事教育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于一身的人,命运注定了我这辈子与教育有缘。其中,我最专注的角色是教育研究者,我最自豪的角色是教师,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学生。学生这个角色,使我感到年轻,感到充实,感到生命洋溢着一股永不止息的奋进动力。40多年来,我正是在“学生感”的激励下,在师长们的扶持和指导下走过来的。

学习之所以能够让我们快乐,喜悦,幸福,是因为它们能够让我们在精神世界里徜徉,领略最美的风景。尤其是我们在物质世界中感到迷惘困顿的时候,学习更能够让我们在精神世界中找到慰藉。所以,当我们把学习当做任务,当做压力的时候,学习就失去了魅力,失去了趣味,就异化成让我们恐惧和厌恶的事情,这其实是我们丧失了一种获得成长,体会幸福的机会。

这是一个学习看起来非常便利的时代,我们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裹挟着,被动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但是,作为教师所需要的学习,又和一般学习不完全相同。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好学,自然就乐学,自然就能够成长。同时,这里说的知,不仅指知识,也指智慧。作为教师,教室就是我们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我们生命扎根的所在。我们如何缔造一个完美教室?如何让师生的生命成长?如何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这些自然离不开学习。在你教室里正在面临的难题,在别人的教室里也许早已经解决过了。教育的知识,教育的智慧,就在那些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中。

新教育把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视为教师成长的双翼。因此,职业认同需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明了教师一职的价值意义;专业阅读就是学习,阅读是最简便的自我教育;专业写作更是深度学习,明晰的思考往往从写作开始;专业交往也是学习,就像新教育网师里,网络学习和网友交流一体,友情伴随着学习逐日递增。这种基于专业的学习,能够简便而积极有效地改良工作,改善生活,改变自己。

学习就是一座桥梁,学习把我们与过去、现在、未来连接起来,把我们与外部的世界连接起来。2010年6月,郝明义先生曾经送我一本他的著作《越读者》。在书的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除了爱情,没有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是啊,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但归根结底我们所有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精神世界里的存在。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读书学习更加美好呢?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亲爱的老师,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学习,是我们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让我们开始享受学习的幸福吧,我们自然会创造教育的幸福!
                                                   你的学习同路人:朱永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