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生字表

 jiangrunquan 2016-09-26

“阅读理解”作为语文的一大难点,让很多学生都为此头疼。

荐读: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那么,阅读理解真有那么难吗?有无答题秘诀

下面来走进语文阅读吧

荐读: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荐读: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下面的图,是“语文知识地图”有关描写部分所有的知识点,我们很容易发现,所有的答题的要点,都已经通过一张图简单地展示了出来,学生只需要记住环境描写的四个作用,便可以应对所有关语“环境描写“的中考和高考题。但问题是,我们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整体的、条理化的认识,使得备考过程中充满混乱,顾此失彼,虽努力良多,却在知识点上盲区犹存。

荐读: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我们再看一个例题,来看我们应当如何利用“语文知识地图“上面的知识点来解决语文考试问题:

例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中,请分析划线词语好在什么地方?(3分)

参考答案:“苍苍”一词,抓住了芦苇的外形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它们生长茂盛的样子。

这次,我们直接用《黄保余语文知识地图》来查看答案:

荐读: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点评:当题目问到“划线词语好在什么方时,我们知道是在考文章的语言,文章的语言总共分为四个方面,“苍苍”一句,首要符合的的评价选项是“生动”,从《黄保余语文知识地图》上可以看到,生动总共包含五项,其中第一项最为贴切,因此,我们选择了第项。答出了“抓住了芦苇的外形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它们生长茂盛的样子。”

答题结构和思路存在问题

我们拿一道极简单的题来说明问题,看看文章答题结构和思路对阅读分数的影响:

例题1: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例题2: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例题3: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说明:同学们没有看错,上面三道题,确实除了后面的分值不一样外,其他都一样,既然问题一样,那么,是不是答案也就一样了?来看下面的答案比较表:

分值 当答案都如以下时 得分 丢分 备注说明
(1分) 答: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分 0分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而最后一道题却丢掉了2分!
(2分) 1分
(3分) 2分

我们来看看正确参考答案:

分值 当答案都如以下时 得分 备注说明:为什么我们会丢分
(1分) 答: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分 这时只用答出过渡的作用之一,“承上启下”四个字,即可得满分
(2分) 答:这段话由上文对冬天屋外的寒冷,引出了下文屋内的温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分 这时只答出作用,会被扣掉一分,需答出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即能得满分。
(3分) 答:作者通过屋子内外的对比,由上文冬天屋外的寒冷,引出了下文屋内的温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分 这时除了要答作用及在文章中如何运用之外,还需要根据我们后面所讲的知识,结合文章内容间的关系来答,方可得满分。

点评:在中高考语文阅读中,分值的不同,代表着不同的答题结构和答题要点的变化。有的同学一看第14段是过渡段,忽略了分值直接答“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只能得一分!为什么?因为我们忽略了或是不懂文章的答题结构。

当分值为2分以上时,答题结构是什么? 首先,要先点出它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仅此不够,其次还要点出它承接了上文的什么内容,再引出了下文的什么内容。

免责声明:如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

或在后台留言,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荐读: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