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凉皮的风情与三秦套餐的由来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09-26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恶趣味,就是在大臣老婆妒忌到已经隐隐然妨碍自己权威的时候,喜欢赐给大臣的妻子赏赐一坛毒酒,并威胁大臣的妻子,“如果你以后改邪归正,那你就听你老公的话,好好做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四有青年,但如果你要是死不悔改,就把这坛毒酒喝了,我假装世界上没你这个人。”不过唐朝女性的脾气也不是吹的,通常也会直接把这坛毒酒一饮而尽。在折腾一番以后大家发现这毒酒并非有毒,而是醋的时候,李世民也没招了,只好继续让自己的大臣怕老婆。这一招是“吃醋”的由来,不论是兵部尚书任环还是梁国公房玄龄都经历过。

陕西凉皮的风情与三秦套餐的由来

今天国人谈及吃醋往往同山西人联系起来,其实在陕西,也有一种食物同醋紧密结合,人们在吃完主食之后将碗中余醋一饮而尽,这个食物就是凉皮。

一、没出息的传说

小吃之所以是小吃,就因为它是老百姓家里有什么吃什么的产物,和一个地区拥有的种植作物息息相关,可人们往往喜欢将小吃扣在历史人物头上强行背书,以增加小吃的故事性,这就让不幸中招的历史人物显得十分没出息。可我们以后对于各地小吃的介绍,往往还真离不开这些历史人物的背书。

陕西的故事里比较有名的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据说他带兵打进北京城之后天天吃山珍海味很不过瘾,做梦都想要一碗羊肉泡馍尝尝。有这样没出息的人在,李自成的江山自然是难以持久。

另一个和李自成有关的段子则是陕西地区穷,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一顿饺子。有一年过年,李自成正吃饺子的时候来了个算命的,说他有17年皇帝命,于是李自成就造反了。打入北京城,李自成当然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于是他天天吃饺子,连续吃了17天,吴三桂就打过来了。所以说,过年才能吃饺子,李自成这属于no zuo no dai。

陕西凉皮也是一样,据说秦朝的时候陕西关中大旱,老百姓没得给皇帝交粮食税,于是在户县,有一个叫李十二的把大米碾成粉,蒸出来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了以后十分开心,于是天天吃,天天吃(天天吃你妹)……反正不管怎么说,就形成了和凉皮有关的历史传承。

陕西凉皮的风情与三秦套餐的由来

(秦始皇这和小编差不多的体型,哪里是凉皮能吃出来的)

这样的历史传承真的做不得数,不过在今天人们谈起陕西凉皮,还真的不能不提户县的一个下的镇,秦镇。

二、陕西人的凉皮地图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曾经描述了西安城外的八条河流,“渭、泾、沣、涝、潏、滈、浐、灞”,这八条围绕在西安所处的渭河谷地周围,仿佛一个八卦,人称八水绕长安,而龙脉自兴盛于此。而在沣水边上,有一个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小镇,据说为南北朝前秦苻坚路过时设立的渡口,称为秦渡镇,简称秦镇。在今天,秦镇是周边人们钓鱼的主要去处,一碗凉皮随身带,两条鱼儿入身来。没错,说的就是作者最后一次在秦镇钓鱼,和发小阿sir赵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吃了6碗凉皮,也不过钓了两条小鱼而已(旁边的大叔们实在看不过去,于是分给我俩了几条)。

秦镇由于地处水边,水稻自然成为了秦镇人民主要的食品构成。但是,对陕西关中地区主要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来说,如果秦镇人民天天吃米饭,一方面搭配蔬菜在成本上实在不菲;另一方面,这也容易遭到周边人们的鄙视。毕竟在陕西,吃不起面的人才天天吃米饭呢。

因此,秦镇人民率先使用一种白铁皮制成的圆形很像包子蒸屉的工具,“凉皮摞”,一般3到5cm高,直径则不限,10cm到50cm都有,通过将磨成糊状的大米在铺好食用油的锣中进行蒸制,即可进行蒸制。蒸熟的凉皮晶莹剔透,只不过如文学家要是说这种晶莹代表了陕西人民的淳朴,那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人可能会揍他,因为商洛的凉皮是黑色的。

陕西凉皮的风情与三秦套餐的由来

被凉皮围绕的关中地区除了秦镇以外,还有西安凉皮、汉中热面皮、商洛黑米皮、宝鸡擀面皮等等。

三、三秦套餐始末

陕西凉皮是绝对不能放香菜的,在北京,各种放香菜的凉皮口感只能够用令人发指来形容。一般来说,将蒸好的凉皮切丝,盘一半在碗的底部,上面撒上芹菜、豆芽等配菜,同阿sir赵在秦镇钓鱼的时候,店家甚至还放了炒蛋花这一让我今天都无法理解的东西。

陕西人用香料的技法是卓绝的,他们通过将若干种香料对醋进行熬制,熬制出的香料往往会让醋的味道凭空变的卓绝。记忆里在小学附近有一家胖子凉皮,老板名叫胖子,却是一个很瘦的老年人,每次我和阿sir赵放学后路过,总会买一碗1块5的凉皮,吃完后仍嫌不足,老板则会专门在我们凉皮的碗里再添几勺醋,就当是餐后消食了。只不过此后零花钱见长,有了冰峰这一老陕西的橘子味碳酸饮料,醋反而是不再加了。当然也是胖子的继承人不成器,胖子的继承人体型是真胖,但在他手里的醋反而不如老胖子那样鲜香,日久天长,客户就少了,随着那片地区拆迁,曾经的胖子凉皮如今再也不见了踪影。

陕西凉皮的风情与三秦套餐的由来

凉皮中的蒜汁是考验一个凉皮店好坏的重要标准,这倒不是说这里的蒜汁有多么难以处理,只是把蒜捣好,加入清水中浸泡而成。只不过如果一个凉皮店的生意特别不好的话,泡久了的蒜汁会发臭,味道自然就无法保证了。所以在凉皮界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只要一个店的生意兴隆,那么只要老板不作,那基本上可以在相当的时间里生意兴隆。

此外是油泼辣子,陕西油泼辣子已经无需过多赘述,在此需要强调的则是传统的不论是秦镇凉皮,还是汉中米皮,由于蒸制完成的凉皮已然十分筋道,因此老年间制作米皮时,盛放辣椒的大碗里是没有铁勺子的,老板会单独拿起几根凉皮在辣椒油内按照客户的要求蘸一下,然后盘在没有辣椒的凉皮上,上红下白,十分好看。小时候为了多吃几根凉皮,会在吃了一半的时候再让老板加一点辣椒,于是老板仍旧用凉皮蘸一下辣椒,我们也能多吃几口。这里面又有什么讲究呢?

原来辣椒油本身保存十分容易,只要辣椒油内没有混入脏东西,那么辣椒油不论如何也不会放坏。因此用凉皮蘸一下辣椒油,无疑是老板向客户表示:“我们家的凉皮干净卫生,绝对没有问题。”只不过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今天生意兴隆的凉皮店往往对凉皮的需求极大,需要各种各样的供应商提供凉皮,因此在质量的把控上毕竟比起早年稍逊一筹,自然用凉皮蘸辣椒油的手法渐渐的就很少了。

在90年代末,通常凉皮一碗是1.5元,再配上一个肉夹馍2.5元,以及一瓶1元的冰峰,三者加起来,5块钱即可解决一顿午饭,相比其他诸如7~8块一份的盖浇饭、10块一份的羊肉泡馍来说,可谓是干净实惠。时间长了,这三样的组合不胫而走,人称“三秦套餐”,当然在有些地方,人们也会用小米粥或红豆粥代替冰峰,毕竟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碳酸饮料不是什么好东西。

陕西凉皮的风情与三秦套餐的由来

当然,搭配凉皮的冰峰在近30年的时间里配方都十分固定,而搭配凉皮的肉夹馍却各有各的不一样,比如西安的凉皮搭配的是关中的白吉馍加腊汁肉;潼关凉皮会选用潼关风情的烤饼作为馍的原材料;岐山擀面皮会用岐山臊子炖成的肉夹馍。而肉夹馍的内部也产生了许多变种,除了传统西安的腊汁肉夹馍,还有笼笼肉夹馍,粉蒸肉夹馍等等。如果没有原教旨主义者的那股执拗劲的话,好吃才是王道,搭配自然就随心所欲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