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时下正是板栗大量上市的季节,民间素有“八月的梨枣,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的说法,板栗果实肥厚甘美,香甜可口,享有“干果之王”、“坚果之王”的美誉,它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炒熟吃、煮熟吃,还可以做成药膳服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老少皆宜、药食俱佳的果蔬之一。今天小编来告诉你,板栗的好功效。 中医认为板栗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频多及脾肾虚寒的人。 板栗营养保健功效早在各本中医典籍中讲述一二了:《黄帝内经》把“栗、李、桃、杏、枣”并称为“五果”,说“五果为助”,食之能助养强身。梁·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称:“板栗,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栗可治肾虚,倘腰脚乏力,日食十粒,并以猪腰煮粥助之,久必强健。”《中国药膳学》记载:“栗,味甘性温,具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活血等功效。” 1护发养发每天坚持吃六七粒板栗,能起到很好的养发、护发作用。 2益气补肾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用,适合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强身健体。 3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板栗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经常服用板栗,能够很好的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4强筋健骨,延缓衰老板栗能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经常生食板栗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 孕妇常吃板栗不仅可以健身壮骨,而且有利于骨盆的发育成熟,还有消除疲劳的作用,有助于婴儿的健康发育。 5益气补脾,健胃厚肠板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能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 6防治口腔溃疡板栗能溃疡的愈合。特别是平时有口舌生疮、口腔溃疡毛病的人,适量的生吃一些板栗能够很好的缓解病情,预防溃疡的复发。 7缓解糖尿病症状板栗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病情,因此糖尿病人适量食用也不会对血糖产生太大影响。 常用板栗食疗验方 1、板栗烧肉 原料:板栗250克,猪瘦肉500克(切块)。 做法:先用适量食油、盐、酱、花椒将猪瘦肉、板栗炒过,加酱油、红糖炒拌均匀,添水焖煮至栗熟即成。可分几顿食用。 功效:本方以板栗滋养补脾,猪瘦肉益血补虚。佐诸调料,可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虚损嬴瘦。 2、板栗炒子鸡 原料:板栗250克,仔公鸡1只,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仔鸡洗净,切块;板栗去壳。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热后,下葱姜爆香,而后下仔鸡、板栗爆炒,调味。炒到鸡块熟后服食。 功效:有温肾助阳的作用。适用于男子阳痿、早泄、遗精等。 3、板栗山药姜枣粥 原料:板栗30克,大枣10个,山药15克,生姜6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加水煮成稀粥食,可再加红糖调味食。 功效:板栗能补肾、益脾而止泻。方中山药、大米亦为益脾养胃之物,姜、枣、红糖能温养脾胃。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畏食冷物、少食腹泻,或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 4、板栗糊 原料:取板栗7~10枚。 做法:将其去壳后捣烂,加水适量煮成糊状,以白糖调味后服食,每日1次。 功效: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辅助治疗。 5、栗粉大枣粥 原料:板栗7枚,去壳后研粉,大枣5枚,大米50克。 做法:先将大枣与大米合煮成粥,加入栗粉调匀,再煮片刻即可服食。 功效:可治小儿腰腿无力和小便频多等症,亦适宜体弱无力之老年人服用。 6、板栗粥 原料:板栗、糯米、白糖各适量。 做法:将板栗、糯米用文火煮成粥,加适量白糖或冰糖后服用。 功效:适用于脾肾两亏引起的胃纳不佳、尿频尿急等症。 板栗虽然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由于板栗进入身体之后难以消化,特别是煮熟之后服用更容易出现腹胀的情况,所以日常服用板栗要尽量生吃,且不宜食用太多,以免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对肠胃功能不好,患胃炎及消化不良的患者不建议服用。加之新鲜板栗容易霉变生虫,吃时需警惕以免引发中毒。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