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古代婆媳关系看中国家庭道德底线(深度好文)

 我心飞扬695 2016-09-26

(图)孔雀东南飞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每次读《孔雀东南飞》,我就止不住想哭。


为刘兰芝被休。


“进退无颜仪”,在男权社会的封建时代,女人被休是仅次于男人被宫刑了的奇耻大辱。不仅一生的幸福被毁,而且还抬不起头来做人。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空篌,十六诵诗书”,刘兰芝不仅多才多艺,而且还“精妙世无双”,美丽而端庄。像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就是生在今天,那也是百里挑一。加上她还“昼夜勤作息”,又“奉事循公姥”,勤劳而贤惠,自然深得焦仲卿的怜爱。


但是却不能得到同为女人的焦母的欢心。这个非常出色的女人到底因为什么让焦母抱有了敌意?焦母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要对儿子儿媳这样一对恩爱鸳鸯无情棒杀?细读    此诗,我觉得很可能存在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焦母有较深的恋子情结,她嫉恨兰芝夺爱或分爱。俗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原来只属于自己的儿子,娶了媳妇之后就属于了别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失落,其实是很多为娘者的正常的心理反应。自己倾注了全身心爱着的人,一下子就被另一个女人轻易夺走了,为母的当然不会怨儿子,而会迁怒于儿媳。焦母很早寡居,与一儿一女相依为命,爱子是母亲的天性,她更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深情。男大当婚,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义不容辞。可也因此使得儿子的爱被瓜分。兰芝越出色,儿子越依恋,她对兰芝便越嫉妒。仲卿对于兰芝的爱应是深挚到近乎迷恋的程度的,对母亲的依赖与爱自然就大大减少。所以焦母才会有那样的幽怨。这是做儿子与儿媳的他们难以体会得到的。


二是兰芝与婆婆在思想性格上格格不入。焦刘新婚燕尔之后,浓情蜜意,琴瑟和谐,除了冷落了母亲,也让更注重仕途经济的焦母看不顺眼。几乎所有的封建家长都是不管儿女有没有爱情的,她在乎的是门当户对,在乎的是作为晚辈的儿媳对自己的孝顺。焦母是个强势女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她的儿子对她的唯唯诺诺上就可以看出一斑。当焦仲卿知道母亲要赶走妻子,去向她求情而急切中说了“今若谴此妇,终老不复取”这样的重话后,母亲的反应是激烈到槌床大怒,根本不给他一点商量的余地。而刘兰芝也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有个性,几乎是读了一些书的人的通病,可在封建礼教浸淫下的人际关系中却是大忌。我们看看兰芝的埋怨,就知道她与婆婆心理上是有冲突的:“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不妥协、不服软的性格跃然纸上。这种性格固然在与婆婆的相处中会有所克制,但还是会表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在很多自己都不经意的生活细节上。得罪人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差异性,而这恰恰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兰芝所懵懂的。所以她当然不清楚婆婆对她的看法在逐渐产生变化。看看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就可知她们关系的恶劣。这样繁重的劳作,对于弱不禁风的兰芝是不堪忍受的,而婆婆不仅一点也不心疼,还漠不关心、毫不问津。   


三是婆媳关系紧张以后,没有调和的中间人。焦母对兰芝的嫌弃与日俱增,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已经是刁难了,这自然会使得兰芝对婆婆心有怨尤和不满。而她们相互之间的纠葛却因为缺乏一定的渠道沟通,没有一定的缓冲地带,而愈演愈烈。在他们家里,焦仲卿只有一个妹妹,妹妹与嫂子关系很好,却天真烂漫,在母亲那里没有多大的分量,说不上话,而焦仲卿自己则忙于公事,经常不在家,所以婆媳二人的关系只能变得越来越水火不容。等到她们的矛盾变本加厉以致白热化的时候,已经不可收拾:焦母已经给儿子另寻到“高明”,物色到一个像秦罗敷一样美丽的东家贤女,毫不犹豫要取而代之。



(图)刘兰芝(东汉末年),庐江郡(今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人,17岁时嫁给庐江郡的一个小官吏焦仲卿为妻。


有人肯定会说,焦母遣兰芝最大的原因是兰芝嫁过来三年了却未能生育,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在诗中通篇没有这方面的明言或暗示,未生育如果是被驱遣的原因,焦母就不可能不以此作为最重要的理由而大声嚷嚷。


婆媳矛盾弄到不可开交,作为一个是自己亲爱的母亲、一个是自己心爱的妻子的当事人,焦仲卿的表现是差劲得要命的。母妻两人久而久之累积起来的矛盾,焦仲卿不会察觉不到。即使忙到“守节情不移”,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的关系弄得越来越僵。他既不在她们关系紧张时弄清原委,对症下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也不在矛盾尖锐后想方设法加以补救。如果他能及时进行化解,就一定不会弄到母亲要休妻子这样的地步。而且,既然闹成这个样子了,他当务之急急切要做的,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去挽救自己的婚姻,而不是听之任之,显得一脸的无奈:“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这话既是软弱的表现,也是在推卸责任,还是在婆媳关系上火上浇油,谁听了都会觉得可气。他也不是没有办法,他的权宜之计就是,你先回去,容我后面再来迎娶。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说复婚就复婚,连兰芝都觉得很荒唐:“……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而他还抱着那么大的幻想。他的不通世故真是到了几近愚蠢的地步。“好马不吃回头草”,泼出去的水还能收得回来吗?就是收得回来,那已经广而告之了的伤害,需要多少时间去修复啊!可以说,他的不作为,是最终导致二人悲剧的主要原因。


焦仲卿在对待妻子被谴一事上的懦弱与愚蠢,真是让我恨声连连。他完全可以在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的前提下,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努力的:


一是要在关爱妻子的同时,也要时时顾及母亲的感受,把较多的时间用来关心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母亲,不让母亲感到被自己疏远。


二是要反复向母亲强烈表明自己除了兰芝谁也不娶的心迹,而且态度坚决,没有余地。必要时,可以以辞去官差甚至以死相要挟。


三是请人去做母亲的工作。比如叫小妹去母亲跟前诉说嫂子的种种好处,妻子与妹妹的姑嫂关系非常好,“初七与下九,嬉戏莫相忘”,告别时的泪落连珠就说明了这一点;也可以求舅舅、外公、外婆等一些德高望重的尊长去劝说母亲;还可以请自己的长官或同事做母亲的工作,家丑“外扬”总比妻离家散要好吧!


四是让妻子也进行一定的反思,“检点”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在言语、神色等方面开罪了老人家?为了爱,要学会忍耐。要委屈求全,从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充分地尊重母亲。兰芝恰恰是知书达理的好媳妇,只要点拨一下,她是会注意的。


五是在仍然说不动的情况下,扬言要离开这个家,与兰芝一起出走。前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有红拂女与李靖夜逃。


在捍卫自己的爱情与家庭这件事上做得激烈些是不过分的,不算违背孝道。再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真要这样豁出去了,又能尽量做到有礼有理,有度有节,老太太也不是就一定要故意与儿子过不去。


还有,焦仲卿可以像触龙说赵太后一样,想点办法迂回地说动母亲。只要在弄清老母休妻原因的基础上,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很有可能改变母亲的心意,让她收回成命的。



(图)电视剧《孔雀东南飞》剧照


我们再看看焦仲卿。老婆临离别时说她的父兄性情暴躁,“恐不任我意”,要抓紧时间迎她回去,否则就会有变故,可是他仍然照常上班,不请一天假,直到听说老婆又要嫁人了才急急忙忙跑去。跑去只知道劈头盖脸、夹枪带棒地进行讽刺:“贺卿得高迁!……卿当日贵胜,吾独向黄泉。”直接导致刘兰芝的死亡。自己说死又拖拖拉拉,等妇人赴清池了以后,才徘徊着“自挂东南枝”。连死都死得不干脆,我就不明白刘兰芝怎么就爱上了这么一个人!


焦仲卿是奉母以孝的,他不明白如果挽救了自己的婚姻,让婆媳重归于好,是最好的孝,哪怕通过一些比较激烈的方法达到目的。这总比最后一死了之让母亲伤痛一辈子这样的大不孝来得好吧?其实焦母也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当知道儿子以死明志之后,“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而且两家求合葬。仲卿如果当初也这样决绝的话,是完全可以让母亲回心转意的。


焦仲卿是真心爱兰芝的,兰芝也一样真心爱仲卿,这样有爱情的婚姻在古时本就稀少罕见,可惜又被亲母破坏了。可见,人生总是很难美满的。


每每读着兰芝离别前的收拾行装,精心打扮,细心交代,相别时的“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我的心就止不住地抽紧起来,喉头也不由地哽咽起来。


一千年后,又有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重演。读着陆放翁在沈园写的诗,特别是这首催人泪下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除了哀其不幸,我更恨其不争呀!


嗟夫!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后,却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既有封建礼教“吃人”的因素,却也有当事人自身在爱情婚姻方面任人摆布的愚蠢懦弱原因。


那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回了,那样的悲剧也不会再有它上演的舞台了,但是争取幸福权利的努力,任何时代都需要勇敢付出。


原标题:焦仲卿的愚懦


*作者:张献党,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