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作文怎么教?他在全国各地上了近三百场示范课!| 案例课

 yfpy1234 2016-09-26

 好老师


小学作文怎么教?这可不是让学生们天马行空地写,也不是学生背背写作素材就行的哦!


一节好的作文课,要经过精心设计,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课程教学部主任朱煜在全国各地讲学,上示范课近三百场。想必这个问题,问他再合适不过了。而答案就在朱煜老师的作文课堂!


直接来看看,朱煜老师是怎么做的吧!此课以沪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的作文题目《味道好极了》为例。

 

让学生听范文,从范文中提取信息

师:今天我们要学写一篇命题作文,一起读题目——

生:《味道好极了》。

师:老师先说一个故事,说得很快,同学们要非常仔细地去听,听清里面各种各样的信息。

(师读范文)

师:同学们,故事听完了,你还记得什么?

生:我记得,有一个很胖的男孩叫“鲁历”,他吃了一个小笼包。

师:你记得吃了什么。

生补充:他因为心急,一口咬下去汤汁全溅出来,第一排的女生都急着往后躲。他自己的嘴巴也烫着了。

师: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生:有过一次。

师:你记住的是这种食物的“吃法”。(板书:吃法)

生:我记得故事中的主人公给自己的作文起名叫《美味虾饺》。

师:你记住了别人的选材。

生:我记得,当老师把那些美食拿过来的时候,同学们一个一个伸长脖子很心急地看着。

……

师:我把故事中提到美食的照片做成了课件,我们一起来欣赏。


【点评:课一开始,朱老师设计“讲故事”环节,实质是围绕主题通过一段范文,自然而直接地引出了《味道好极了》一文的内容要素,即外形、吃法、味道、选材、神情等。学生先是用心“听”,然后在交流对话中学习提取信息,概括信息,进一步明确了习作的内容。朱老师的故事语言生动,情境有趣,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指导学生描述的遣词造句,并与范文比较

师:我们来看一看“虾饺”。您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它的外形?

(出示虾饺照片)

生:它晶莹剔透,皮十分薄,里面透出虾的淡红色。

师:说得不错。(板书句子)

师:还有谁会说?

生:它肉很多,很有嚼劲,外形有点白。而且外面能看到里面透出的粉红色。

师:(板书句子)这两句话都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改。先看第一句,这个“它”指的是?

生:虾饺。

师:(板书:将“它”修改为“虾饺”)继续修改。

生:应该说“虾饺的外皮晶莹剔透。”

师:“外皮”用的不好。直接改成“虾饺的皮晶莹剔透”就可以了。但是我想把“十分薄”保留,你说应该怎么修改?

生:薄薄的虾饺皮晶莹剔透。

师:改得好。虾饺的皮十分薄,薄到什么程度呢?晶莹剔透。明白了吗?介绍一样东西,通常先说它是怎么样的,然后再说自己的感受。先有见、闻,然后才有感想。继续修改。

生:后面半句可以改成“里面透出了虾仁的粉红色。”

师:把这句话倒过来说。

生:里面透出粉红色的虾肉。

师:(修改黑板上的第一句句子。)接下来修改第二句。同样先说清楚是“虾饺”。接着呢?

生:虾饺的肉很饱满。

师:能把“肉”换成别的字吗?

生:虾饺的馅儿很饱满。

师:对啊!对于饺子、馄饨这类食物,要说馅儿。虾饺的馅儿很饱满,这个“饱满”用得很好。“很有嚼劲”是什么时候的感受?

生:吃的时候。

师:现在写外形,吃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这句话应该……?

生:删掉

师:“外形有点白”?

(学生笑)

生:应该说“颜色有点白”。

师:既然说“白”,当然是指颜色,“颜色”两字还需要吗?

生:不需要

师:用一个叠词,让它可爱一点。

生:雪白雪白的。

师:“雪白”有点夸张。

生:看上去白白的。

师:白白的,多可爱呀!(修改黑板上的句子。)还可以怎么描写?

生:外形有点像扇贝。

师:“外形”两个字删去。

生:有点像扇贝。

师:(修改黑板上的句子)句子改好了。一起读读看。

(学生读句子)

师:我们在一起读读作者描写虾饺的句子。

生齐读:我看着碗里的那个虾饺,它晶莹剔透,外面的皮很薄,有一点儿发白,但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粉红色的虾肉。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还是喜欢别人的?

生:自己的。

师:为什么?

生:我们的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师:给自己掌声。(生鼓掌)介绍一种食物的外形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写好,也是不容易的。文章不厌百遍改,句子也是如此。小作者后来也修改了那句句子。一起读——

生齐读:我看着碗里的那个虾饺,它晶莹剔透,外面的皮很薄,有一点儿发白,但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粉红色的虾肉。闻一闻,啊,一点腥味也没有。

师:如果说看到的是“视觉”,现在作者增加了……?

生:嗅觉。

生补充:还有触觉。

师:在写外形的时候,我们既可以从视觉角度介绍,也可以从嗅觉角度介绍。如果你品尝之前用手碰一碰,也可以写触觉感受。


【点评:其实,写好“虾饺”的外形并不简单。朱老师以学生的初始表达为起点,在师生对话中时而提问、时而点拨,教会学生用词的准确,启发学生语序的安排,一步步引导学生规范、简洁的表达,带着学生经历一个炼词炼句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写不好到写精彩的过程。教法即学法,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是很重要,很可贵的。】

 

对比两篇范文,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迁移

师:接下来,我们读一读《美味虾饺》和《黑面条》两篇文章。

(生读两篇范文)

师:读完两篇文章,你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吗?

生:《黑面条》是写看别人吃面条,《美味虾饺》是写自己吃虾饺。

师:你真聪明,一下子就看出了它们的区别。写一种食物可以从自己或别人两个角度写的。(板书:两个角度自己别人)

生:第一篇只写了一件事情,第二篇写了两件事情,而且第二篇是有详略的。

师:你又有了新发现——有详有略。你还发现了一个方法——通过一件事来写一种食物。(板书:通过一件事来写一种食物)

生:第二篇写得很具体。

师:那么第二篇是怎么写具体的呢?老师把这两篇文章的结构梳理了一下(板书列提纲)。通过小提纲,我们对两篇文章的详略看得更清楚了。你现在又有什么发现?

生:《黑面条》中只有一个地点,而《美味虾饺》中出现了几个地点。

师:为什么要介绍在几个地方吃虾饺的经历呢?

生:那样就能让人比较出,哪里的虾饺好吃些。

师:对啊,是为了对比。

生:《黑面条》写的是他怎样吃,让人读了觉得十分馋。第二篇,着重介绍虾饺的外形,让人读了不由得产生联想。

师:我来小结一下大家刚才的交流,介绍一种食物的时候,既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它,也可以直截了当把它当作“物”来介绍。既要写出见到的,闻到的,尝到的,也要写出联想到的。


【点评:在命题作文指导上,老师们的困惑主要有两点:(1)从范文到范文,方法单一。(2)习作千篇一律,效果不佳。朱老师的范文教学很有想法。首先在选取范文上注重写作视角的多样性。其次,在用好范文上引导学生比较与发现。从角度、详略、体裁等诸多方面开阔习作视角、开放习作内容,启发学生在读中发现,在选中比较,写中迁移。】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话可写

师:今天老师带了糖。请大家查看自己的桌肚,看看谁幸运地得到了糖果。请拿到糖果的同学,慢慢剥开糖纸,细细品尝吧。没有得到糖果的同学就仔细观察你的同学是如何吃糖的。

(学生嬉笑着品尝、观察)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文稿纸,吃到糖的同学可以写出你是如何得到糖果,如何剥开糖纸,如何品尝的,以及你的感受。没有吃到糖果的同学请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学生习作)

师:同学们都已经写好了。下面邀请几位同学来交流自己的习作。

生:我的同桌拿起糖,“啪”的一下子撕开包装纸。

师:这个象声词用得非常好,说明这个同学非常着急,非常用力。

生:一下子把糖扔到嘴里。他开始细嚼慢咽起来,还时不时向我咽着唾沫,得意地朝我挤眉弄眼,可把我给气坏了。

师:你把自己的“羡慕嫉妒恨”表达得很清楚。再请一位同学交流。

生:这颗糖圆圆的,闻一闻,香气扑鼻。我的同桌看着它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我把糖放到嘴里,甜甜的,让我想到了很多快乐的时刻。最后,我使劲嚼了起来,嘴里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

师:有视觉、有味觉、有嗅觉,还有联想。再请一位交流——

生:我欣喜若狂,抓起糖果细细端详,它的包装纸是红色的,底下有一道绿色,上面有几个英文字母。我撕开糖纸,只见糖是大红色的,晶莹剔透像一块宝石。我摸了摸它,感觉黏黏的,闻一闻,阵阵香气飘了过来。

师:这位同学着重描写了糖果的外形,时间关系,吃的感受还没有写出来。老师相信,他一定能把滋味写得很好。

生:我撕开包装纸,一粒小小的糖果呈现出来,是粉红色的,熠熠生辉。乍一看……

师:“熠熠生辉”用得不好。删除。

生:乍一看,真像一颗红宝石呢!我把它放在舌尖上,一股又甜又酸又涩的味道传出来……

学生质疑:涩?

师:改成“又甜又酸的味道传出来”。

生:传遍了整个身体。

师:一下子“传遍了整个身体”?这个句子写得不好。删去吧。

师:刚才我们在课堂上练习描写糖果。不过,我们回家要写的是一种小点心或者是一种菜肴,但写法是一样的。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状物文章来写,也可以把食物的介绍放到一件事情里写。如果你还能写出自己特殊的体会就更好了。期待读到大家的作品。


【点评:“吃糖果”的情境创设特别巧妙。同桌两人,两个角度,一个品尝糖果讲感受,一个观察别人吃糖果的样子谈体会。课堂上,我“吃”,你呢?看着我吃,多有意思啊!基于体验的表达,真切的感受呼之欲出。视觉、味觉、嗅觉、联想,细节的描写、情感的流露,多角度的表达,让学生在自己的感受点上着笔,因需要而表达。】

 

总结:《味道好极了》一课的教学设计步骤清晰,环环相扣,呈现了一个学习渐进的过程,很见教师功力。同时,朱煜老师给予学生一种情感、活动以及表达上的自由,让学生尽情尽兴地表达体验最深、最感兴趣、最想表达的内容和感受。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方法,放飞思维,提升表达。



 

 

本文编辑整理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特级教师朱煜《味道好极了》作文课堂教学实录、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特级教师周云燕评课《一堂清新实用的作文课》

实习编辑 | 熊安迪

责任编辑 | 方艺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