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 在古代,人们把五色与五行相配,把五音与五行相配,把自然界的一切都和五行相配。 春三月,此谓发陈 春天,种子生根了发芽了,树木的根须迅速向下伸展,树木的枝叶迅速向上展放,这就是在春季气的展发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命活动,于是就把它叫做木气、木运、木行。 古人用这个“行”字,“行”是什么意思啊?《说文解字》说:“行,人之步趨也。”说人迈步往前走。今天的自行车、步行街、人行道,“行”字仍然是运动的意思。 所以“木”字在五行里,不是指的木头、木材,指的是气的展发运动,就是“抽”的运动,就是伸展之后一个“抽”的运动。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夏季植物的根,生长潜缓,植物的营养向顶端输送,地面枝叶繁茂的生长,我们总是能观察到这样的状况,就认为在夏季是气的上升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所以《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 (蕃,是兴旺的意思;秀,是高出的意思。“木秀于林,风必折之”,是指这个树要是突出森林的话,风就会吹断它,所以秀是高升的意思,提示夏季我们气的运动能量的运动是上升,所以用火字来代表,因为火性炎上。) 秋三月,此谓容平 秋天,人们看到植物的营养,向主干内收,向种子贮藏,向果实贮藏,主干木质化程度极高了,种子成熟了,果实饱满了,可是植物的跟梢干枯了,植物的叶干枯了,这是气的内收运动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于是在《黄帝内经》里把这个叫做:精气,精行,精运。精的密度大,质量重,它象征着生命的密集。 冬三月,此谓闭藏 冬季,万物深藏,种子埋在土里,这个时候,不能生根发芽,生机潜闭,注意这个状态,树木的根也不长,树木的枝也不长,所以“冬三月,此谓闭藏”,各种生物停止了生长发育,等待春风的到来,那么这种状况,古人就认为这种下降的、潜降的气的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于是就把它叫做水气、水运、水行。 “五行”讲的是四季的气的运动特征 春季展发,夏季上升,秋季内收,冬季潜降,而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有气的一种运动方式转变为另一种方式的时候,它会有过一个平稳的过度,这个升降相平衡,内收外展方向相平衡,这就叫水行。 于是才有了“五行”,所以五行讲的是自然界能量的不同运动趋向,运动状态,运动特征。因此《伤寒论》还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大自然有了气的升降出入的五种运动状态,才使万物有了生长收藏的生命节律,生长状态和生命过程,这就是《黄帝内经》里所讲的五行。 它是讲的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它和阴阳一样讲的是大自然化为生物的基本条件。 那么既然大自然是由气的五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所化育的,于是古人就把各种事物与五行归纳起来了。 绿色、蓝色这种颜色大面积渲染的时候,有利于气的展放。 有一个老总由于他的失误, 公司要倒闭, 一个星期睡不着、吃不下,自责内疚, 他的部下看着也是特别着急, 我说你刚一个星期,我也不好给你诊断什么,你现在还能干活吗? 你要不能工作的话, 你干脆开着车去呼伦贝尔大草原, 待上十天半个月再回来。 他听了我的话, 带着三辆车上带着帐篷、家人、锅碗瓢盆, 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十天以后他回来了, 脸色也变了。 然后来找我,我说你怎么样了? 他说听你的话, 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一走下汽车, 我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 在遥远的天际和蓝天白云相接。 我在北京, 这个脑袋和心静不下来, 我一到这里,看到这个环境, 我的脑袋一下子灵动了, 什么事儿我都想不起来了。 我就想喊, 大草原啊,我某某某来了, 我就想往前跑两步,拥抱草地, 没有想到我七天七夜没有睡觉, 吃不下东西, 腿软的根本就走不了路, 往前一迈, 鼓动栽倒那里了。 然后那种自责的那种后悔的, 全部化成泪水流出来了, 我就不知道哭了多长时间, 我在草地上趴着就睡着了, 后来家里人把我抬进了帐篷。 于是我睡了六个小时, 醒来之后发现这算什么呀, 我当时开这个公司的时候是骑着自行车去的, 现在公司倒闭了, 我从新开始是开着奔驰车去。 在草地上玩了不到十天, 回来跟我说, 郝老师,我为什么能好? 我说, 你知道吗? 颜色, 是光线照在这个物体上, 光线发出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 在我们视觉器官中的反应, 他会对我们人的气的运动, 能量的运动就会有影响。 蓝色、绿色就利于我们气的展放,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把蓝色、绿色和展发的木气放在一类的原因。 (本文摘自郝万山教授在第五期大师讲经典的授课内容,在此,特别感谢郝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