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激烈的称霸、兼并乃至统一战争,为武将或者军事家的登场提供了大舞台。在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而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战役,也成为战国后期四大名将角逐的战场。其中,除了赵国的李牧、廉颇后,秦国的王翦、白起也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中。不过,就秦国来说,名将远不止这两位。 ![]() 三 与司马错的情况非常类似,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公孙衍组织了多次伐秦行动,在多个国家担任过相国。不过,相对于在《史记》中单独列传的苏秦、张仪,公孙衍的名气同样小很多。除了《史记》等历史资料上的因素,相对于白起、王翦,司马错参与的战役非常有限。就白起来说,战国时期因为战争而直接死亡的士兵,几乎一半都和白起存在关系。在白起之前,六国还有能力抗衡秦国。但是在白起之后,山东六国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性。 ![]() 四 最后,在白起的肩膀上,王翦带兵对燕国、赵国、楚国等作战。可以这么说,秦朝统一的疆域中,将近一半是王翦打下来的。并且,王翦和李牧、项燕等战国名将都有交手记录。而与此相对应的司马错,攻打的巴蜀在当时属于偏僻之地。也没有像白起一样和东方六国进行过巅峰之战。不过,在笔者看来,相对于白起、王翦,司马错更像是一位战略家,为秦国彻底打败楚国留下可行性的战略方案。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东周列国志:二百八十四) 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