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石窟沿途导游词/龙门石窟旅游攻略

 老刘tdrhg 2016-09-27
龙门石窟沿途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xx,大家也可以叫我xx,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将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那就是我身后正在开车的x师傅了,此次龙门之行就由我们两位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们已经踏上旅途,行驶在了郑少高速上,途径新密、登封和伊川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沿用至今。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达2800余块。是我国佛教艺术的四大宝库之一,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既然大家到洛阳旅游,就要对洛阳有所了解。接下来我就把洛阳的概况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居古代城区在洛水之阳而得名。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验证先后曾经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是八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
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因此,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您想了解5000年的中国,那您必须来看洛阳了。而最能代表洛阳的就是洛阳“四宝”了。
这第一宝就是洛阳牡丹。“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由于其花色花型雍容华贵,被世人称为“花中之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对当时赏花胜景的真实写照,而宋代的苏辙为了观赏牡丹,更是“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从汝阳移洛阳”了。民间艺人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唱词,道尽了牡丹的国色天香。现在每年4月15日至25日都会举办洛阳花会,届时中外游人云集洛阳,花海人潮,热闹非凡,希望大家到时候再游洛阳。
这第二宝就是当年曾贵为国礼的唐三彩了!以黄-绿-白为主色调,诞生于唐代的这种工艺品,现在已经销往海外,其中黑色的将军马还被英伦友人赞颂为“伦敦黑,黑宝石”,由水火土所凝结的这件器物正可称的上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这第三宝就是洛阳水席宴。其名称的由来,一是紧扣水席汤水多的特点,二是指似水流云的上菜顺序,即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其特点是突出酸辣,富含汤水,滑爽利口,食而不腻。共24道菜,八个凉菜,16道热菜!
那么第四宝是什么呢?就是咱们马上就要参观的龙门石窟。至于为什么把它称为洛阳第四宝,游览完后,咱们自己就知道答案了。
好了朋友们,龙门已经到了,我们的游览时间是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后在车上准时集合,现在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准备参观游览。

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
朋友们,“龙门山色”自古为洛阳八景之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来称赞龙门。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一同去参观这座宝库。
现在我看到就是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洞窟潜溪寺。由于在石缝中有一条小溪流过,所以得名潜溪寺,主像阿弥陀高7.38米,表情温雅文静,两侧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丰满敦厚,这三尊佛被成为“西方三圣”。
下面我们看到的就是宾阳三洞,分北中南三洞,其中中洞最为雄伟,这三座洞窟开凿的时间最长,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用工多达80多万。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主尊为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在它左边是过去世燃灯佛,右边是未来世佛弥勒佛。其实在洞中有两幅伤口可谓精美绝伦,就是在洞口内壁两侧,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别是《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展现当时宫廷佛事活动的场面,可惜这两处浮雕在20世纪30年代被盗走,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的就是万佛洞,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在洞内窟壁上雕刻有一万五千尊四厘米的小佛像而得名,窟顶的飞天翩翩起舞,墙下的六位伎乐人上下呼应,营造了一种西天极乐世界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场景,在窟门外的墙壁刻有一观音塑像,它面部丰润,左手持净瓶,右臂持拂尘,搭于右肩,整个塑像显得含蓄,端庄。这是唐代雕刻的最美的也是最早的观音塑像。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在窟顶雕有一朵直径达3米多的莲花,此洞就是莲花洞,主尊释迦牟尼正为他的两个弟子迦叶和阿难讲经授法,在莲花洞中还有一大奇迹就是在洞窟的南壁上雕有仅二厘米的小佛像,这些小佛像个个五官清晰,栩栩如生。
     现在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洞窟----奉先寺,也是龙门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佛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我们正面就是“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为龙门石窟中最大的的佛像,请看主佛。佛首微垂,作俯视状,下垂的目光,似乎在关注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稍垂的佛首和下垂的目光是整个卢舍那大佛的精髓所在。而大佛的双目更是雕塑的画龙点睛之笔,我们的眼球是略为突出的,但是,如果雕塑时也这样雕凿的话,就必然雕出一位瞎子.卢舍那大佛的双目,利用光的折射,使用阴刻的刀法,把眼球雕成浅凹进去,而又保持瞳孔部位的凸出,利用光线的反差,也就造就出了大佛睿智,深遂的目光,配以稍垂的佛首,使礼佛朝拜者的目光与大佛目光交汇时,令人畏而不惧,可敬可亲,使朝拜者感到佛的大慈大悲,由此可见,大佛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雕造者的艺术魅力. (另一种描述:造像庄严,睿智,温和,慈祥,这是理想化了的社会圣贤的象征,佛的身躯和手的姿态都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慈祥的目光下垂,嘴角微微上翘,欲笑未笑,表现出卢舍那大佛作静观默想之状,仿佛是在领悟探索着深妙的哲理,而下垂的目光似乎又在关注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这尊佛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你站在哪个方位,总能感觉到佛在注视着你,礼拜者的目光总能和佛的目光交汇在一条斜线上,由此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高超技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的核心,是佛教是石窟艺术的一大瑰宝,更是我国雕刻艺术史上伟大的范例之一。)
好了,朋友们,龙门石窟就给对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接下来,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