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振声肾炎

 柴桂苓 2016-09-27
  急性肾炎病因病机虽为虚实并见,但以实证为主;症状虽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但治疗应以水肿为先。时振声教授认为把急性肾炎水肿的中医辨证分为风寒、风热、湿毒三类病证:

  1)风寒型:

  风寒者,初起有外感风寒的表证,经过一周后出现面部或眼睑部浮肿,并伴有咳嗽、胸闷、气短,时有恶寒,舌淡苔自,脉浮略紧等风寒束肺证候。

  【治法】:宣散风寒,渗湿利水

  【方药】:麻桂五皮饮( 时振声方)

  【组成】:麻黄9g,桂枝9g,杏仁12g,陈皮9g,茯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牛膝9g,车前子( 包煎) 30g

  本方是麻黄汤合五皮饮加减而来,方中以麻黄、桂枝、杏仁宣散风寒,桑白皮降肺利水,陈皮、大腹皮行气利湿,牛膝活血导湿,茯苓、车前子淡渗利湿,加强肺的下输膀胱,通调水道之功。

  2)风热型:

  风热者,初期发热微恶寒,或但发热不恶寒,随后出现面部及眼水肿,并伴有咽红、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略数等风热证候。

  【治法】:宣散风热,渗湿利水

  【方药】:越婢五皮饮( 时振声方)

  【组成】麻黄9g,生石膏( 先煎) 30g,杏仁12g,陈皮9g,茯苓皮30g,桑白皮15g,大

  腹皮15g,牛膝9g,车前子( 包煎) 30g

  本方是越婢汤合五皮饮化裁而来,方中以麻黄、生石膏、杏仁宣散风热,桑白皮降肺利水,陈皮、大腹皮健脾行气利湿,牛膝活血导湿,茯苓、车前子渗利水湿,亦为宣肺利水之剂。

  3)湿毒型:

  初期发热微恶寒,或但发热不恶寒,并伴有脓毒疮疡,随后出现浮肿而疮未愈,舌红苔黄略腻,脉浮略滑数等证候。

  【治法】:解表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论》方)

  【组成】:麻黄6g,连翘6g,杏仁9g,赤小豆30g,大枣4枚,生梓白皮30g,生姜6g,甘草6g

  本方出自《伤寒论》262条,“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方中麻黄宣肺解表,连翘、生梓白皮清热解毒,杏仁降气平喘,赤小豆清热除湿,同为辅药,姜、枣调和营卫,监制诸药之偏,甘草和中解毒,是为佐使。

急性肾炎验案分析
病例一刘某,男,6岁,门诊病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后一周,出现眼睑浮肿,查尿蛋白( ++) ,红细胞2~6个,白细胞O ~1个,颗粒管型0~1个,目前仍有咽痛,稍有咳嗽,脉细数,舌红苔薄黄,拟疏风散热佐以渗利,用越婢五皮饮加减:方以麻黄3克,生石膏15克,杏仁3克,生甘草3克,桔梗3克,桑白皮10克,陈皮6克,茯苓皮15克,大腹皮6克,冬瓜皮15克,服药三剂,眼睑浮肿消失,咽痛、咳嗽减轻,尿蛋白( +) ,镜检( 一) ,又继服一周,尿检( 一) ,以养阴清热善后,银花10克,麦冬10克,生地6克,女贞子6克,旱莲草6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15克。继服二周,复查尿常规(一)。


病例二薛某,男,32岁。病历号8568,因面部水肿5天住院,血压140/100毫米汞柱,尿检查:蛋白( ++) ,白细胞0.-一2个,红细胞O ~1个,脉弦滑,苔黄稍腻,单纯以五皮饮加减治疗37天,痊愈出院,出院时查尿蛋白( 一) ,白细胞O ~1个,血压120/80毫米汞柱。


病例三唐某,男,9岁,病历号42821。因血尿二天来院,诊断为急性肾炎,当时可见肉眼血尿,排尿时有灼热感,但无尿痛,脉弦、舌苔黄腻,单纯以小蓟饮子加减治疗三剂后,尿色渐淡,尿常规:蛋白( +) 或极少,红细胞由满视野减至8~10个,但血沉为39毫米/d, 时,仍以小蓟饮子加减,以后稍有水肿改用大橘皮汤加减,肿消后以六昧地黄汤调补而愈。
(时按):急性肾炎患者面部或眼睑浮肿,多归入风水范畴,治当疏风利水,病例一
仍有风热犯肺之征,结合眼睑浮肿,故以越婢五皮饮加减治疗,病例二单纯面部浮肿,亦属风水,但未予疏风宣散,而予渗利水湿治之,亦获良效。急性肾炎恢复期的治疗可根据病情,如舌红脉细者,可养阴兼清余热;若舌淡脉弱者,可益气健脾;如苔腻舌红者,可清热利湿或芳香化湿。一般急性肾炎恢复期不宜用温肾治疗,金匮肾气丸之类最好不用,以免发生副作用,或影响病情恢复。急性肾炎患者如果是以血尿为主者,一般无明显浮肿,多属风热犯肺,或阴虚内热导致血热妄行所致,若仍有风热犯肺症状者,可以用银蒲玄麦甘枯汤加丹皮、大小蓟、益母草、白茅根治之;若无风热犯肺症状,宜清热凉血,可用小蓟饮子治之,病例三即以小蓟饮子加减而使血尿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