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古矿业家郭福安与紫金山的故事

 jieh503 2016-09-27


古矿业家、上杭郭氏开基始祖郭福安像

北宋真宗朝廷盐铁司承事郎(七品)

郭福安(984--1071),号海晏,系唐代名相郭子仪第十三代裔孙,北宋真宗时任朝廷盐铁司承事郎。受朝廷敕命携带家眷,率领百名技师、技工并供给其当时最好的技术装备、器材,拨出充足经费,来到上杭钟寮场,开采紫金山金铜矿,年向朝廷交纳近二百两贡金和大量纯铜。后因中原战乱,在有家不能回的情况下,带领家人在现杭城址开基,取名“郭坊村”,世传“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

郭福安裔孙蕃衍人才辈出

郭福安是古代杰出的矿业、冶金家,亦为上杭县城奠基人。郭福安生二子,分派榕园系、麦园系,裔孙近五十万人。据考《郭氏源流谱》等郭氏资料,从郭福安在杭开基后,子孙蕃衍,后裔迁居江西、四川、两广和港澳以及东南亚、美州等地。据《上杭县志》等史书有史可查的明代以后文武进士、举人、知县、御史等郭福安后裔达700多人之众。文学巨匠郭沫若也是闽上杭城郭氏开基始祖郭福安的后裔。清康熙年间有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八万五千多户,总人数达二十多万人。据考证郭沬若在四川的开基始祖是首批到四川移民落户的闽杭籍农民。根据乐山《郭氏家谱》所载,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是为闽西客家人。郭沫若在《德音录·先考膏儒府君行述》中云:“吾家原籍福建,百五十八年(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由闽迁蜀,世居乐山县铜河沙湾镇”,“入蜀四代而至秀山公(沫若祖父),族已昌大”。

郭坊村的历史变迁

北宋期间由于中原客家不断南迁,不同姓氏的南来北往的客家人,看到郭坊村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大家安居乐业,很适合人们生存。于是他们留下来,开山锄地,建造房屋,定居下来,郭坊村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郭坊村也逐渐成为了经济文化中心。

在郭福安开发郭坊村百年后,县治(城)经4次搬迁,县知事郑稷发现郭坊村的自然条件极佳,浩瀚的汀江在村前蜿蜒流过,沿江上溯直航汀州,沿河下流直达广东潮州,是建县治的理想场所。于是他奏请朝廷,于1167年将县治由钟寮场迁至郭坊村。“未有上杭县,先有郭坊村”的千年历史,由此而来。郭坊村建县之际,还有碑 “地接金山势,峰回龙子岗;土名郭坊里,堪作上杭场。伟哉郑贤尹,协碑共流芳,一旦迁兹土,黎庶获安康” 为证。

在宋朝宝庆二年(1226年)至清朝乾隆(1796年)间,在上杭居住的客家人出现了大迁徙高潮。据广东翁源、松口、大埔,江西瑞金、修水等地的客家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大多是在这个时期迁出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上杭迁移到外地的客家人纷纷回杭寻根问祖,他们大都只知道是从上杭瓦子街搬出去的,实际上就是郭坊村(上杭县城)。

上杭紫金山的开发历史

1.古代人开发紫金山

“宋康定,为献黄金,先辈心血无限。”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的《永遇乐﹒金山》词以及国家矿山公园主题的人字塔第一版浮雕“福安采掘”已充分表达了紫金矿业集团公司领导对先辈矿冶家郭福安开发紫金山的认可与敬重。

唐未宋初上杭紫金山下钟寮场主要是钟姓人居住的村落,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村民在紫金山上采金,河砂中淘金。北宋真宗时任朝廷盐铁司承事郎(正七品)的矿冶家郭福安,受朝廷敕命携带家眷,率领百名技师、技工并供给其当时最好的技术装备、器材,拨出充足经费,从京城河南开封经安徽、江西进入福建来到钟寮场之后,根据朝廷意图,对金矿场、铜矿场进行了旨在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整顿。他派出随带技师、技工到各矿场传授冶炼技术,推广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王水炼金术”,即用“王酸”一种腐蚀性非常强液体,溶解金矿石中的金,再还原提取,极大地提高了黄金产量。这期间,钟寮场和周边村落已有金矿场一个,铜矿场13处,计有兴计场、嘉兴场、端利场、通利场、金山场和龙山场等炼铜场和许多炼铁场,钟寮场及附近村落成了“坑冶盛兴,商旅辐辏”之地。郭福安常到各矿场指导观察火候、恰时出炉等冶炼方法。钟寮场的各个矿场,很快提高了金、铜的产量、质量。所产黄金(贡金)运到朝廷以后,皇帝十分高兴。在《宋史》一书中就有记载:“天下产金六州,在闽惟汀有之。邑之金山,康定年间(1040年)产金,至皇佑时(1049—1053年),中书备对贡金之167两(折合5219克)。”这是宋朝官方的正史上第一次出现对上杭紫金山产金的记载。宋康定年,古矿冶家郭福安56岁,已经在紫金山开采十几年了,正是紫金山金矿采掘高峰期。在钟寮场设县治140年间,区域一直是北宋时期全国较大的的冶炼铸造场之一,南方许多名峙庙的铜佛像、晨钟暮鼓用的铜大钟都出自上杭钟寮场,还是全国较大的铸币基地。

紫金山顶上的上杭城十大景点之一的“龙井”,是当年开采金矿的遗迹,为后来全面开采紫金山金铜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杭县矿产公司在紫金山初期开采时,发现了无数个古矿洞和溶炼炉遗迹。这些古矿洞和溶炼炉遗迹大部分是北宋时期紫金山开拓者开发留下的,时任朝廷盐铁司承事郎的郭福安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古代优秀矿业家、冶金家。

2、现代紫金人开发紫金山

紫金山“历千万年,岩浆喷涌,携金带银在此”。现代紫金人“开山劈地,艰辛探索,捧金抱铜献。古往今来,多少心愿,紫金重任在肩。”(陈景河  《永遇乐﹒金山》)。1983年,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景河董事长时任闽西地质大队分大队长,从《汀洲府志》上,看到了关于紫金山“宋康定年间盛产金因名”的记载,对紫金山心驰神往,在他的带领下,闽西地质八队的地质勘察队员四进三出,开山劈地,艰辛探索,从紫金山山上古代采金留下的古老矿洞中提取了样品,发现了金铜矿。作为紫金山金铜矿的主要发现者和勘察组织者,紫金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景河,以“矿业立企,报国惠民”为宗旨,瞄准创建“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的战略目标,经过23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型国有矿产公司成就为一家以黄金及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主的大型矿业集团公司,位居世界矿冶界企业前茅,创造了多项财富神话。

图文来源:郭方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