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应用案例

 369蓝田书院 2016-09-27

 柴胡桂枝干姜汤首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目前大学教材将其归纳为:“是由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症状组合而成。辨证要点: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病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也有的专家将其归纳为少阳太阴合症、胆热脾寒症。


案例1


严某,男,33岁。2015年4月2日初诊。慢性腹泻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年。现腹泻每日5-6次,上午多发,血压160/90mmHg,头昏,体倦乏力,耳鸣、腰膝酸软,寐欠安,每日3-4时易醒,舌淡紫,苔白腻,脉沉弦小滑,左关弱。曾口服中西药疗效不显。肠镜示:直肠多发小息肉。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伴糜烂。


依据运气理论,气象、脉象、症象三象结合分析,为少阳枢机不利,少阳太阴合病。予柴胡桂枝干姜汤。


处方:北柴胡20克、淡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川桂枝10克、天花粉20克、左牡蛎10克、淡黄芩10克。

14剂,每日1剂。 以水1800毫升,煮取900毫升,去滓再煎,取450毫升,每次150毫升,每日3次。


2015-04-16二诊服药后诸症好转,食欲增加,大便畅,2次/日。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继服上方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方法同前而愈。


按语:

     顾植山老师近期用柴桂干姜汤治少阳证而兼有腹泻者每获速效。顾老师认为,按开阖枢理论,“少阳为枢”,六经传变从少阳传太阴,病在少阳太阴之间时,发挥少阳枢转机能,即可兼治太阴腹满泄泻之证。时逢春季,临床少阳病证常可见到,或伴有大便稀溏者,皆可选柴桂干姜汤。如左关春脉偏弱者,为春气不应之象,用之更有把握。


案例2


顾某,女,51岁。2014年5月31日初诊。壶腹部低分化性腺癌2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化疗8次,化疗时及食刺激性食物后右上腹部痉挛性疼痛难以忍受,体虚乏力,纳差,稍畏冷,多汗,便干,常以开塞露通便,苔稍厚腻,脉偏沉弦。


 气象、脉象、症象三象结合,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承气化裁。


处方:北柴胡30克、川桂枝20克、淡干姜20克、炙甘草15克、天花粉15克、左牡蛎20克、淡黄芩15克、生川军(后下)12克、炒枳实20克、川厚朴15克、熟附片(先煎2小时)60 克、生晒参10 克。

14剂,每日1剂,以水1800毫升煮取900毫升,去滓,再煎,取450毫升,每次150毫升,每日3次。


2014-06-14二诊,服前药后诸症好转,食欲增加,大便通畅2次/日,苔转薄白,脉仍偏沉,前方调整剂量再进(减柴胡为20克、厚朴为10克、增生晒参为20克、 生川军改为熟川军10 克 。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方法同前。

三诊2014-07-06,服前药后精神好转,胃部痉挛性疼痛发作明显减小,畏冷已减轻,纳食可。守方出入,坚持服药二月余。


 2015-02-01,因最近一周出现胃脘痛前来复诊,诉近复查原转氨酶高仍未降,余症平稳。舌暗苔薄,脉偏濡,时将入春,宜助春升之气以养肝木。方药:北柴胡30克,川桂枝20克,淡干姜20克,天花粉15克,左牡蛎20克,淡黄芩15克,炙甘草15克,绵黄芪30克,生晒参10 克,生白术20克,生川军(后下)12克,炒枳实20 克,川厚朴15克,北五味15克。


上方又服至2015-04-18复诊,诸症缓解,转氨酶已降。


按语:

        甲午年中运为太宫,司天少阴君火。就诊时三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但实际气候夏季气温偏低,火气受郁;火寒湿土同现,升降枢机不利,故予柴胡桂枝干姜汤调升降枢机,合四逆重用参附以扶正祛寒,加用小承气取六腑以通为补之义。至2015乙未年春,少阳本应春气,一之气的主客气皆为厥阴,按标本中气理论,“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虚则厥阴,实则少阳”,故临床上厥阴、少阳病证常见,兼见太阴病者,柴桂干姜汤为应时之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