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汝州地名之由来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16-09-27
 
1:汝州瓦头街的由来
    汝州城东南15里处有个村子叫瓦头街,以前还叫过仙虎寨,虎摇头街,现在叫虎头村。明代崇德年间知州开通了聚民渠,使旱潦皆庆有备,百室则稌积陈陈,丰凶悉觉无虞,使此地从明至今鹤立鸡群,富贾一方!
    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路过虎头后,只剩3家人崔没鼻子刘没耳张一刀。现在的虎头人都是在清朝康熙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入虎头的。清朝乾隆年间虎头出了个马天官,在虎头修建豪华园林〈转圈楼〉设立家塾,延清名师。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督工创修培风塔一座,在三山中峰。在当时很多百姓住的是草房,盖不起瓦房,马家转圈楼是用琉璃瓦盖的很有名,在州内无人不知,慢慢的瓦头街就替带了虎摇头街了!
 
汝州焦古山的由来
汝州市蟒川乡境内有一景区,叫蒋姑山风景区。蒋姑山属于伏牛山系,主峰海拔787.4米。这里奇峰林立,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洞深石怪,植被茂密,云蒸霞蔚,有罗圈冰碛地层(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亲临此处考察冰碛遗址)、鸡冠山、月牙湖、五朵山、石人沟、千层梯田、千亩果园、罗圈寺、擂鼓、蒋姑神庙、蒋姑烟云等人文与自然景观。      蒋姑山因主峰顶建有蒋姑神庙而得名。清道光《直隶汝州志》载:“蒋姑山(又名焦古山),形如翠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郁,有水环抱。山巅座蒋姑庙,山角藏罗圈寺。”蒋姑奶奶的历史无从查考,只是传说她曾在此山巅居住,信仰她的弟子达数万人,分散居住在方圆300里内,每逢有事,通知十分不便。于是,蒋姑奶奶就在此山上建了一个擂鼓台,一旦有事,只要一击鼓,弟子们就能听到鼓声,很快赶来。千百年后,擂鼓台就成了现在的形状:上方一块大圆石,状如鼓;下面有几根巨大的石柱支撑此石。似鼓声震天,气冲霄汉。到此观光的游人对其奇特的造型和动人的传说赞叹不已。      另据传,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到蒋姑山,眼看要被追上,刘秀就让人放火点燃了茂密的山林,阻挡王莽,自己继续往前跑。烈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刘秀终于甩掉了王莽,保住了性命,而蒋姑山被烧成了一片焦土。因此,蒋姑山又称焦古山。
 
 汝州严和店的由来
    汝州市城南15公里,风光秀美的蟒河中游有个村庄名叫严和店。这里因产汝瓷而驰名中外,那么它为啥叫严和店呢?这还得从汝瓷的渊源说起。    
    汝瓷,始于唐朝中期,盛于北宋徽宗年间,绝于金,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汝州境内有两处古窑址,一处为南窑严和店,一处是北窑大峪店。宋朝徽宗年间,因汝州汝瓷胎质细腻,造型古朴,其声如磐,釉色如玉,清澈明润,底有芝麻花细小支钉,深得皇帝喜爱,因而被御选为宫廷用瓷。徽宗皇帝亲派内臣肖服前来汝州专为宫廷监制烧造瓷器。顿时,汝河南北两岸,尤其是蟒川严和店一带热闹起来,窑群林立,烟雾缭绕,形成“七十二座窑”之说,尽管往严和店山陡坡长,路途难走,但还是天天车来人往,络绎不绝,大量的汝瓷精品如奁、炉、尊、洗等要送往京师汴梁,同时,也远销东南亚、朝鲜、泰国及阿拉伯等国家。相传汝州还特为徽宗皇帝烧制了一窑“汝瓷龙床”,有九九八十一条龙,栩栩如生,豪华富贵。而今汝瓷龙床何在?正史、野史并没有记载,只是传说。那时,汝瓷御用品及出口的上乘产品,是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的,严和店就是当时宋代验收货物的地方,当时并没有村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客栈、饭店等越来越多,在此聚集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就叫这里为“验货”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村落,由于“验货”和“严和”同音,时间长了,人们就喊转了音,变成严和店了。   
     严和店窑址面积8800平方米,1963年被河南省确定为全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1983年、1985年省文物研究所两次对窑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45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米,发现宋代窑炉4座、澄泥池作坊1座、元代窑炉2座。严和店窑址的北部生产印花、刻花青瓷,器形为折沿碗、斗笠碗等,花纹图案有海水游鱼、泼纹海螺、团菊等,胎质薄,质地紧密,施釉均匀,器形灵巧。南部是生产黑白粗糙瓷器之地,产品有萝卜尊、罐和侈口碗等。西部生产天蓝釉瓷器,器型笨拙,做工粗糙,有敛口碗和炉等。
 汝州夏店的由来
    汝州市夏店乡的夏店村,位于夏店乡政府北约2公里,是汝州市西北方仅次于陵头的大村。     
      夏店这个地方,古时候是鲁山至登封、偃师古道上的一个山口,过往行人和客商络绎不绝,有人就在这里开设旅店。过去山口5公里处,也有人开设旅店,因为往北进山渐深,地势愈来愈高,人们为了区别这两个旅店,把位于山口南的旅店,习惯上叫做“下店”,把位于山口北的旅店叫做“上店”。正巧,山口南开设旅店的主人又姓夏,“夏”、“下”同音,所以,山口南的旅店也叫“夏店”。时间长了,开旅店的地方居住的人家渐渐多起来,形成了村庄,人们就把这个村庄命名为“夏店”了。
 
汝州培风塔的由来!
 
           --------摘自汝州时空论坛
汝州东南30里的三台山,又名三堆山,湖浪山,三山寨,塔橛山,凤凰山,莲花山。
 
         三山北峰顶上有座七层砖塔,民间也有个故事。说是三山北边虎摇头村有姓马的,家庭很富有,主人弟兄几个又仗义疏财,不仅帮贫济富,还出资延师建学校。全村不论穷富,其小孩都免费去学校读书识字。马家主人对教书先生也非常尊重,除工资不低外,临年傍节还给他们发慰劳金。
 
     后来来了个南蛮子,自荐当老师,马家一试,果然很有学问。马家兄弟很高兴,就接连三天大鱼大肉加好酒地招待他。三天以后,当然就和其他老师一样照常生活标准在伙房就餐了。谁知这个南蛮子虽有学问,但心性高傲,心胸狭窄,又好吃好喝。他看马家人对他只三天的高规格招待,三天后把他与其他老师一样看待,就心生不满。南方蛮子鬼点子多,由不满生坏主意,想败坏马家的风水气脉,他对易经八卦、相生相克之学也很有研究。便装作很近乎的样子给马家出主意,说马家已经出了好几个举人,将来还会出挂印封候之人,但风水气脉很紧,虽然日子红火,但距水近距山远,气脉不能久存,要想富贵长久必须在三山寨北峰建一高塔,以求永固。瓦头街(虎头)是船型,南北街开不通,船没有赵不行,船没有高不行。
 
马家人听了他的话,花巨资请高氏赵氏入住虎头。真的拿出重金交给他由他负责建了一座七层砖塔。谁知建塔之时,南蛮子又使了镇物符咒,这塔就等于拴马桩,马被拴住再也跑不动了,于是马家慢慢就败落了。至今只出教师不出官了。
 
    这个故事在三山周围十里八村流传经久,好多老人耳熟能详。传说情节可信,但这座塔是虎头村马家人建的,却有史料根据。
 
清道光《汝州志》,〈长子县志〉:马云翼,字汉飞,马云翼监生,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举,县丞职,住虎摇头街。丰于财,设立家塾,延清名师,凡来学者假以资斧毫不吝惜,所成就者甚多,如廪生魏越、唐儒华其尤著者也。
 
“马冠群,字魁多,住虎摇头街,于嘉庆二十三年督工创修培风塔一座,在三山中峰,后被雷火损坏,其孙监生冬鸣〈鸣字辈,现在雷鸣绍鸣后代居多〉独力重修之。”
 
“马金瀛,字砥洲,住虎摇头街,少习举业,不售援例,捐礼部司务。行走三年,奏留本部兼精膳,司事补缺。后奉讳旋里,即优游林下不乐仕进。为人疏财仗义,凡州有义举,无不踊跃争先。如补筑城垣、续修文庙,创建节孝坊、刘猛将军庙等工,皆捐重资以倡首,而又身肩其任者也。现修州乘刻汝帖赖其力犹多焉。年七十余精神矍铄,前州牧杨赠以匾式曰:‘修德永年。’并叙其生平义举以示奖励云。”
 
       志书上记载的三个虎头村马家三义士的情况证实了传说中的大部分内容。只是关于南蛮子之事无从考据了。清朝嘉庆年间马家人为何要投资在三山寨建塔也无处问讯,看来只有相信传说了。
 
     此塔命运多舛,刚建成就被雷电击倒,马家后代复又重建,这次建的质量肯定比先建的结实。无怪乎1949年夏天的又一次雷击,只是把底部洞穿一个大口子,顶部震松裂。据山下魏楼村老人讲,那天好多人都看到一条火龙从塔底北门钻进去,从塔顶东了望窗钻出来,然后,龙尾巴一甩,咔喳喳一声炸雷,把塔底炸开一个大洞。碎砖头飞崩到山下和坡上。炸雷过后,村人都望山上跑。把山坡上雷击过的碎砖碴拾回家避邪。
 
2018年是虎头马氏建造的培风塔落成200周年!
 
汝州马庙的由来
  
汝州黄龙山下,洗耳河之滨,有一新村名曰“马庙”。这村因建有“马庙”而得名。      这里的“马庙”供奉的既不是有三只眼的马王爷,也不是哪位姓马的神仙,而是一匹神仙宝马。民间的“东汉铁牛扶刘主,南宋泥马渡康王”中的“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北宋末年朝政昏庸,金兵入侵,汴京失陷,康王赵构随徽钦二帝被掳北国。康王赵构年长后逃亡,金兀术率兵追杀。追至汝河边,河水波浪滔天,挡住了康王的逃路,前面河宽浪大,后面追兵杀急,康王仰天长叹“孤王休矣!”在这危急关头,神人救驾,宝马嘶鸣。康王跨上宝马,勒紧嚼口,抓紧马鬃,神马四蹄腾空,披波斩浪,踏波渡河。岸上金兵乱箭齐发,众矢落河,康王逢凶化吉。当神马驮着康王趟过河,整匹马全身都是黄汤泥浆。康王扶住宝马气喘吁吁无限感叹地说:“多亏你这匹泥马呀!”      这一说,一语道破天机。这匹神人赐的宝马就是庙里泥塑麻扎的泥马。神马一下子瘫倒在地,成了一堆烂泥。      康王低头沉思,发誓要重整旗鼓建立南宋,要在此修建庙宇,为神马重塑金身。      岳家军与金兀术抗衡,金军始终没有占领汝水之南。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后在此修建庙宇,奉祀神马。当地香客也在庙内金塑康王爷,以示纪念。      土改前后,原马庙被拆盖成学堂。      1959年兴修水利,在黄龙山下修筑马庙水库,库容7625万立方米,坝高35.8米,马庙村从库区河湾迁移出来。
 
 
 
 汝州魔冢营的由来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汝河南岸有个大集镇,这里住一个称霸一方的武人,外人给他送号称“魔王”。这位魔王身高八尸,黄头发,红脸膛,走路带风,话音如铜钟,外貌有点古怪,练得一身好武艺,战术变幻莫测,英勇善战,勤政爱民。此外,他还好杂耍、投镖、舞蹈、变戏法,多才多艺,特别拿手的是他能双手发弓,箭箭击中,双手接箭,支支不漏。传说他从15岁起练接箭,自己当靶子,先让一个人射,后到增加到两个人射箭,最后增加到十人一齐向他射,他都能敏捷地接住,一支不漏。有次敌人来攻寨,七八个箭手向他射箭,他能应付自如,眼看箭已射完,敌人心惊了,魔王就趁机反攻,一箭射倒一个敌人,一会功夫,敌人就死伤大半。敌人拔箭一看,认出原来是自己刚射出的箭。敌人大惊,急急退去。从此,一提起“魔王”,人人害怕,敌人再也不敢来骚扰了。     后来村人感激魔王的功德,在他死后,把他的灵柩埋在寨东南的地里,称为魔王冢,树碑立传。明朝时候,分兵驻屯此地,就把村名改称为魔冢营。
 
 风穴寺名称由来
       千年古刹风穴寺,位于中岳嵩山少室南麓,汝州市东北9公里处。北靠玉皇山,南望汝水,东倚龙山,西偎黄虎山。这里群山环抱,苍柏叠翠,清泉侧流,宝塔高耸,殿阁巍峨,碑碣林立。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是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    
       据后汉乾佑三年(公元 950年)《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碑载,寺院创建于北魏,原名香积寺,隋代改为千峰寺,唐朝扩建为白云寺,距今已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风穴寺之称在唐已有,据《汝州风穴沼禅师》,“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至汝水。见草屋数椽依山,如逃亡人家。问田父,此何所。田父曰:古风穴寺。”风穴寺在明代万历年间香火最盛,曾有僧众1000余人,房舍300多间,土地2000余亩,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为风穴寺,有两种说法。一据民间传说,唐初扩建寺院,院址初选龙山东南山下,待料物备齐,将要破土动工时,突然一阵大风将砖木石料一卷而起,到现在寺院上空,风停料落,因以“风”点穴,故名“风穴寺”。一是因风穴山得名,《风穴志略》载,龙山阳侧有大小二风穴洞,洞深数十里,天变时,洞内出风,猛不可挡,故名风穴山,寺因山而取名“风穴寺”。但风是否从穴中出,又有不同的记载,据《河南通志》,“风穴山在州城东北二十里,上有穴,风将作,穴中先有声……与诸山异。宋代吴几复曾隐于此,旧有吴公洞、读书庵、雅才亭,俱废”。而据《梦溪笔谈》,在宋时风穴已平,“汝南亦多大风,虽不及盐南之厉,然亦甚于他处,不知缘何如此?或云:自城北风穴山中出。今所谓风穴者已夷矣,而汝南自若,了知非有穴也。方谚云,汝州风、许州葱,其来素矣。”
 汝州广成路的由来
 
   传说上古时期的广成子在汝州市的崆峒山修道成仙。崆峒山位于临汝镇,海拔320.1米。明正德元年(1506年)纂修而成、正德五年正式刻印发行的《汝州志》载“山有丹霞院,即广成子修道之处”。
 
     轩辕黄帝曾亲驾崆峒山向广成子询问养生之道,《庄子》、《黄帝内经》和《史记
·五帝本纪》中都有记载。《庄子》的记载比较详细:“黄帝立为太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问广成子于崆峒山,故往见之……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后人为了纪念广成子在养生文化上的贡献,便把他居住过的崆峒山周围的泽地称为“广成泽”。广成泽始于何时?不可得知,郦道元的《水经注》载有“汝水又东于广成泽水合……其水自泽东南流,迳温泉南,与温泉水合……其水东南流,注广成泽水,泽水又东南入于汝水”。
 
     据《汉书》、《后汉书》和新旧《唐书》记载,汉、唐两代将广成泽辟为狩猎游乐的“皇家禁地”,定名为“广成苑”。班固在《东都赋》中写道:“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都城之外,因原野以作苑,顺流泉而为沼。”“苑”即指广成苑,“沼”为汝州温泉。东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汉安帝下诏把广成游猎地借给贫民垦种度荒,后又下令将广成泽能垦之地给贫民;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大文学家马融献《广成颂》与汉安帝,盛赞广成泽的山、水、林、竹、鸟、兽、虫、鱼,堪称天然猎场;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十一月,汉顺帝赴广成苑打猎;延熹元年(公元158年)和六年,汉桓帝两次赴广成泽狩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汉灵帝狩猎广成苑。隋初修黄坡大型水利工程于广成泽;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一月三日,太宗狩猎沐浴广成泽,后唐高宗、唐玄宗等都几番驾临,并先后有10名皇后来此游乐洗浴。
 
     1958年3月,临汝县在广成泽周围修建水库,1960年6月主体工程完工,1963年开通临时泄洪道,时称广成泽水库,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改为涧山口水库,中断了历史的连续性。
 
     1986年,汝州市进行城市建设,修建东西大道——广成路,直至崆峒山方向,把历史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以广成命名的地名得以延续下去。
 
     广成子修道于崆峒山有史可寻,纪念一位修道养生的高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所在地,历经千年而不衰,在我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汝州洗耳河的由来
   自北向南纵贯汝州城的洗耳河,发源于嵩山腹地,注入汝河,全长36公里。洗耳河的得名,来源于上古高士许由在河中洗耳的传说。    
   相传五帝之一的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君,爱民如子,自己过着粗衣淡饭、艰苦朴素的生活。尧选拔官吏,择优录取,量才而用,并不计较出身门第。晚年的尧考虑接班人选,不愿把天下让给不肖的儿子丹朱。他听说阳城(今登封)有个叫许由的人,是大贤之士,就亲自登门拜访,想把帝位禅让给他。许由听了尧的来意后,连夜逃到箕山,在箕山南麓的小河边,与隐居在那里的好友巢父过起了农耕生活。尧知道许由的下落,派使者邀请他任九州长。许由听了很讨厌,认为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颖水边洗耳朵。   
   历史记载确有其事。据《通典》记载:“洗耳河源出箕山,在汝州北五十里(汝州与登封交界处)。许由避尧之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洗耳。”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汝州知州王雄在河西岸立了一座石碑,上刻“许由洗耳处”五个大字。晋代皇甫谧所著的《高士传》中又说:“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起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闻恶其声,是故洗耳。’”   
   巢父和许由是同一时代的大贤,山居不营世利。为避野兽侵袭,他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许由洗耳时,巢父牵牛饮水,深恐洗过耳朵的水污染牛口,将牛牵往上游饮水。后人为纪念许由,在洗耳河旁建起许由庙,并在庙旁凿一水井,命名为“巢父井”。汝州西城门外洗耳河桥头,旧时还有“许由洗耳处”石碑,可惜今已毁弃。
 
 汝州妻贤庄的由来
      汝州市寄料镇有个齐庄村,位于汝州市区到寄料镇的公路边上,据说这个村原来叫妻贤庄,后来因嫌“妻”字不雅改成了齐贤庄,又为了写起来省事说起来方便简化成了齐庄。那么为什么叫妻贤庄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传说有一年,大清国皇帝康熙微服到民间私访,他跋山涉水一路走来,有一天就来到了这里。当时正是盛夏季节,天气非常炎热,一丝风也没有,只有天上的太阳在发威,树上的知了在鸣叫。康熙走到这里时正是中午,他汗流浃背,饥渴难耐,但一路寻来连个饭铺也找不到,无奈只好到路旁的一棵树下暂时休息。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村妇提着一个罐子走来。康熙喜出望外,上前施了一礼问道:“大嫂,你那罐子里提的是水还是饭呀?”      村妇看那问话的人,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穿得不华丽但却讲究,虽猜不透他的身份,但觉得也决非一般农夫,于是说:“你问这干啥?是渴了想喝水呀,还是饥了想吃饭?”      康熙又施一礼,说:“大嫂,我是从汝州去鲁山的,到这里错过了饭点,天气又热,我是又饥又渴,你那罐子里要是水就让我喝几口,要是饭就让我吃几口,我给你钱,行吗?”      村妇把罐轻轻放下说:“这罐里是麦仁汤,是给我在地里锄地的男人送的,它是又解渴又解饥。你一个行路人,在这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找点吃的喝的也不容易,谁没个难处,你就喝吧,我不要钱。”   
       康熙没想到这个乡下大嫂会这么懂事,对人这么好,他打心眼里佩服。但又一转念,人家是给锄地的丈夫喝的,我要是给喝了,人家男人喝什么?于是又说:“大嫂,你这是给锄地的男人喝的,我喝了你家男人怎么办?”“我家里还剩着一些,是我和孩子们喝的,我再回去盛出来给他送去就是了。”“那你和孩子喝什么?”康熙又问。      “我和孩子在家不干重活,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他是俺家的顶梁柱,地里活儿重,天又热,不能叫他渴着饥着呀!”村妇回答。      康熙听了这话着实感动,心里说难得有这样体贴丈夫的妻子。人家既然是君子,我怎么能做小人,只顾自己而不顾人家呢?于是面带微笑地说:“大嫂,你真是个贤惠的妻子,这汤我不能喝,喝了你和孩子要挨饿的,你还是把它送到地里去吧!”说罢就转过身去。   
       村妇看这位饥渴难忍的行路人这么知理,心有不忍,把坐在罐口上的碗取下来放到地上,抱起罐子倒了一碗,递到康熙面前说:“这位大哥,出门难啊,天这么热,不喝一点走路会晕倒的。我们家粮食不多,水总还是有的,喝吧,咱都将就着过去,过去这一会儿咱再想办法。”    
         康熙看着手捧饭碗站在面前的村妇,心潮翻滚,宫廷里那么多嫔妃,整日里勾心斗角,哪个能像这个村妇纯朴善良!他接过饭碗说:“大嫂,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女人,我——”他想说我回京后一定要下道圣旨表彰你,但他现在不是在朝堂,而是一个行路人,又怎么能这样说呢?于是改口道:“谢谢你,我喝我喝。”   
        康熙喝着这麦仁汤,不知是口太渴肚太饥,还是村妇的品德太感人,他觉得那味道特别鲜美,就像是琼浆玉液,里边的麦仁就像是粒粒珍珠,使他终生难忘。    
        喝罢一碗麦仁汤,康熙饥渴暂解,谢过村妇就向前赶路了。待他回到京城,大谈村妇美德,并诏告汝州对这个村妇进行慰问和表彰,又把她居住的村庄命名为“妻贤庄”。据说后来还又召她进京做过麦仁汤呢。
 
 
 
汝州蟒川的由来
 
    南出汝州城,过王寨,便是蟒川乡。
蟒川,原本不叫蟒川,因一段神话般的传说,才得名“蟒川”。
蟒川,原名“杜店镇”,以产“杜店大曲”而闻名左近,我很小的时候,依稀记得蟒河北岸就有一村办酒厂,便产此酒,后来酒厂就解散了,这种酒就再也没有生产过。上小学时,姐姐家的阁楼上仍存有十几箱杜店大曲,可谓绝世陈酿,十里飘香。姐夫的朋友常常去蹭酒喝,倒不是那几个朋友欠酒喝,实在是因为那酒是实实在在用粮食酿的酒,味道地道,再不爱喝酒的人,喝上一次保证能记住它。一来二去,十几箱酒只剩下两三箱。不爱喝酒的姐夫突然就心疼了,说:我的把它藏起来,喝完就再也没了。的确,那也许是世上仅剩的两箱杜店大曲了,也许会酿造它的人早已作古,真的算是宝贝了。于是,姐夫思考了一夜,选了三个地方,最终把他们都藏到了大门口过道的墙橱h里。姐夫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接下来的一年多,那些朋友也不去蹭酒了,也再没有提起杜店大曲的事。后来姐姐家搬入新居,姐夫为答谢那几个朋友的帮忙,决定请朋友们共饮这硕果仅存的两箱酒,那几个朋友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算了,算了,恁主贵的酒,不喝了。朋友越是不要取,实心的姐夫越是觉得必须取,结果,打开墙橱,里面早已是空空如也。原来,朋友们早已提前享用了。虽说不爱喝酒的姐夫一笑了之,但接下来的几天,嘴里一直念道一句话:给我剩一口也中,咋一口都不剩来?直到现在,和姐夫提起此事,姐夫仍是说:可惜啊,早知道,我一天喝它一瓶了,现在想喝也木有了。
     我之所以讲这一段酒的故事,是因为蟒川的由来和这酒大有渊源。前边讲过这杜店大曲乃纯粮秘制,绝世陈酿,酒味浓纯,十里飘香。爱饮之人,为它可翻墙越脊,不善饮之人,也为它神魂颠倒,念念不忘,足见其魅力之大,酒力之足。下面切入正题,一同聆听那段神话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汝州城南三十里地,有一大镇,叫做杜店镇,该镇生产一种酒叫“杜店酒”,此酒酒味浓纯,过往商客,必畅饮之后方才离开此镇。杜店镇北往汝州城,需经过一人烟稀少、蛇虫出没之地,此地地势险要,人称瓦石角(今蟒川乡长岭坡林场东北深凹,现附近有该乡新建的碑坊,碑坊上书“蒋姑山”,关于蒋姑山,另有传说),过往商客,经过此地,需要白天结伴通行,夜间或独身时,决不敢只往,皆因此处盘踞着百年大蟒蛇,红芯一出,吸人于半里之外,煞是惊人。
     话说一日,杜店镇王员外家佣人王小二,按员外之命,进城进货归来,因路上耽搁,天色已晚,不由加快了脚步,将至瓦石角,天已完全黑了。王小二想起那大蟒,十分害怕,脚下更快了,行之瓦石角,王小二想,如果能飞起来多好,说时迟那时快,王小二真的如发疯一般,飞了起来。这一飞,顿觉身轻如燕,别提心里那个美啊。远远地,王小二便看到了远处王员外家门口的两盏灯笼,渐飞渐近,归心似箭。突然,王小二发现那两盏灯笼竟自己会一闪一闪的,仿佛眼睛一般。想到此,不由得心里一惊:“完了!难道那是大蟒的眼睛?”。慌忙之中,便想转身回撤,这那里还回的去,那大蟒已经好几天没吃人了,好不容易遇见个敢走夜路的,一顿美餐啊,岂能放过,一收蛇腹,猛吸一口,但见那王小二如一片树叶,依然飞进了那蟒蛇的大口,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此被一条大蟒生吞了。
 
此事已出,全镇大惊:“大蟒又吃人了,这可怎么办?”。于是全镇百姓齐出祭品,燃起香火,希望上天能够派出神仙,收伏大蟒,以保地方平安。百姓的虔诚没有感动玉帝,但却感动了隐居杜店镇南山的树仙。此树仙乃一千年青冈树修炼变成,自成仙以来,常年受当地百姓敬拜,看到地方百姓受难,决定施展仙术,收伏大蟒,以报百姓平日之爱戴。于是,树仙化作一白发老者,手持青冈枝,来到杜店镇的酒肆,叫了一壶“杜店酒”,自顾喝了起来,刚喝了两口,树仙大声说道:“酒保,换酒”。酒保道“这是本镇最好的酒,还换什么?”。树仙道:“这不是地道的杜店酒”。酒保笑了:“先生,您没喝两口杂酒醉了,这是地道的杜店酒,如假包换!”“不是,不是!真正的杜店酒不是这种口味”“笑话,我家主人酿了几代人,我也卖了半辈子的杜店酒,这还是第一回听说,你倒说说,真的啥味”。树仙一捋白须道:“真的?真的杜店酒那是起封香十里,一口醉百年。杜康不曾酿,刘伶不敢饮”。一旁的店主听到此处,知道遇见高人了,急忙请老者入正堂,恭敬一拜:“请仙人赐我秘籍”。树仙哈哈一笑,拿一青冈树叶,掷入杯中:“哪里有什么秘籍,用心!用心!用心足已”。话毕,化作一缕清风,悠然飘去。那店主方知此乃神仙指点,再次倒头三拜。于是,杜店酒从此又加入了新的配料,酒味果然是“起封香十里”,饮者一口即醉,酒香盈口月余不断,杜店酒自此名声大振。
   回头再说那大蟒,此吃了王小二后,由于人们防备,再也没有吃到人,郁闷非常。这一日,实在烦闷,又出洞口寻人吃,突被一阵香气所吸饮,愈闻愈香,不能自制,竟爬出洞来,直奔杜店酒肆而去。
 
     这大蟒一进镇,吓的人们四散奔逃,刹时无了人踪。而这大蟒只顾被那香气吸引,哪里顾得着寻人吃,爬进酒肆,蛇首一探,竟把那几缸好酒吸了个精光。这一喝不要紧,那酒是什么酒啊?!那是神仙酿的酒,常人喝一口醉百年,连刘伶都不敢喝的酒,你一个大蟒竟敢喝了几缸,乖乖,这会了得。只见那大蟒摇摇晃晃,刚走到门口,一个踉跄,碰倒了几缸尚未酿成的酒,差点摔倒。出得门来,竟不辨东南西北,径直向瓦石角的相反方向,奔东南而去。
 
     那被大蟒碰到的几缸酒,虽说是没有完全酿制成功,但也毕竟是经神仙指点酿造的,自然不同凡响,一经入地,化作一条大河,向东流去,后人称此河为“蟒河”。小时候,每逢夏季,河水暴涨,黄浪滔天,两岸阻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今,乡政府在此修建了六孔大桥,称之为“蟒川桥”,从此再无水患所扰。
 
      再说那喝醉了的大蟒,摇摇晃晃爬到杜店镇的镇东下坡处,实在忍不住,“哇”的一声吐了一口,这一口不要紧,竟在此地吐了一个大水坑,后人称该水坑为“东大坑”,由于是大蟒所吐,故千百年过去,该大坑仍浑浊不堪,常年不清。我小的时候,大人常常交代不让在此玩耍,因为坑里水蛇颇多,伤人无数。现在那大坑已经被填平建成了新房,但依旧有很多人记得它(好像曾经有人说在那建房不吉利,还出过事)。
 
     这大蟒吐完酒后,神志依旧不清,继续向南爬去,爬了整整一天,爬到一个大山窝里,实在爬不动了,这时候,酒劲也彻底上来了,再也支持不住,于是,盘作一团,醉死过去(这也许是有史记载的首例因喝酒过量造成的酒精中毒)。后人就把此地叫做“蟒窝”,现在的蟒窝村隶属蟒川乡管辖,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一条水泥路蜿蜒而出,直达乡政府所在地。
人们听说大蟒醉死的消息后,举镇欢腾,纷纷制作祭品,赶往蒋姑山,找到山顶的那颗千年老树,祭拜为民除害的青冈树仙。
直到现在,每逢踏青季节,附近的村民仍会不辞辛苦,成群结队登上青冈岭,拜祭这位为民除害的树仙。那棵树附近的村民叫她“青冈树”,那树现在依旧枝叶繁茂,香火不断。而那杜店酒,也被当地村民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杜店大曲”。
      杜店大曲现在没了,但这段故事留下的遗迹还保护得很好,您如果有兴趣,不仿走走看看,也许真能找到一瓶半瓶好酒喝呢!
 
 
 
汝州陵头梅庄的由来
 
汝州市陵头乡荆水之畔、牛头峰下的梅庄行政村不是因入住的人姓梅而得名,而是传说这里出了一位梅娘娘。     
     据民间相传,在古时乱世为王的年代,人杰地灵的汝州大地同时期出现了几个乱世英雄:力大无比、牛腰大的石头能扛下山垒墙的胡大墙,能掐会算、占卜吉凶的淡阴阳,能治国安邦的谋士毛可建。据推算八里王村将出现朝廷天子。这些君臣佐使要在民间访出姓梅的娘娘千岁。    
       善用阴阳八卦的淡阴阳掐指推算:娘娘就住在有活兽头的草屋院内。这可难坏了这些保国将。草屋哪有兽头,即便有兽头也是死的。一日他们来到牛头峰下的一个小村,中午时分,只听喔的一声鸡叫,只见房脊上有一只大红公鸡,扇着双翅,引颈高歌。这下唤醒了梦中人,这不就是草屋上的活兽头吗?  
         访娘娘的人推开柴扉,院内只有姑嫂二人生活。站在他们面前的黄毛少女,怎可能是要访的娘娘千岁呀?只见她生得丑陋,满头秃疮流着黄水,满脸麻子流着黄脓,个子矮小。嫂嫂是个刁横泼妇,常常催逼小姑到西山沟放驴割草。小姑总将驴子圈在山沟里,再去玩耍。访娘娘的一干人听说有一次她和嫂子打赌:将来要让嫂嫂做她的上马石。   
         访娘娘的人正要回去,被小女子厉声呵住道:“我就是你们要访的梅娘娘。”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位黄毛丫头用手紧紧抓住发壳,用力一拽,戴在她头上的发壳在她手里变成了大银碗,头上露出了乌黑的云鬓,用手往脸上一抹,满脸的麻子变成了金豆,攥在她的手里,柳眉杏眼樱桃嘴,真乃是嫦娥临凡界,仙子落凡尘。      
          找到了,找到了。”来者拍手叫好,这正是他们踏破铁鞋要找的梅娘娘。      几位保国将在大门前顺好高头大马,让娘娘千岁乘坐,只见她把攥在手里的金豆狠狠往地下一掷,金灿灿的金豆满地乱蹦,这可喜坏了贪财的嫂嫂。只见她弯下腰像鸡啄米似的慌着拾金豆。梅娘娘趁机踏着她的肩跨上了马鞍,牵马人把缰绳往她手里一撩,鞭子在马背上一甩,千里马便驮着梅娘娘撒开蹄子奔向前方。  
        梅娘娘常放牧的驴子叫起来,为她送行。圈驴子的山沟现在人们还叫它驴圈沟。当行至牛头山中银洞沟时,这里荆棘丛生,酸枣枝上的刺挂住了娘娘的裙子,娘娘拉开,用手一捋,酸枣枝上的刺全变直了。    
      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梅娘娘,便把她曾住过的小山村称作“梅庄”了。
 
 
 
汝州陵头的由来
     帝王之墓谓陵。汝州市陵头乡政府所在地陵头村因位于脾山之阴、宋魏王陵的西侧而得名。      据《直隶汝州全志》记载:“脾山下有宋魏王墓,在州西北二十里。”此墓即宋太祖赵匡胤三弟赵廷美之墓也。      赵廷美历任军政要职,是显赫一时的人物。死后为什么会葬在汝州。这是封建王朝宫廷斗争的结果,是历史留给人们的千古之谜,民间与正史有不同的说法。 
       据当地村民口耳相传,宋太祖黄袍加身后,宫廷斗争使其连同胞三弟也不放过。赵廷美封魏王后还没上任,便带兵到西南边陲平叛。赵廷美部下谋士多,将才广,马到成功,在班师回朝途经脾山官道口时,赵匡胤派重兵埋伏在这里,挖坑道,设陷阱。兵临道口,众弩齐发,人仰马翻,激战三天三夜全军覆没。宋太祖为掩人耳目,说是赵廷美为国捐躯,以帝王的葬礼将其安葬在“发脉于玉羊山,蜿蜒而南,曲折起伏,奔三十里结白云的脾山之下”,大兴土木建造陵园名曰“魏哀园”。并派从山西随军而来的杨家将的后代看守陵园。直到现在陵头村的杨姓还以忠臣良将杨家将之后而自豪,他们喜看杨家将戏,但不许上演《出幽州》。   
       但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据《宋史》记载,“太宗尝以传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能再误邪?”于是赵廷美遂得罪。凡赵廷美所以得罪,普之为也。后诏降赵廷美为涪陵县公,房产安置。雍熙元年(984)赵廷美至房州。因忧悸成疾而卒,年38岁。太宗闻之,遂下诏封赵廷美为涪王,谥曰悼。   
    真宗即位,追封皇叔赵廷美为秦王,咸平二年(999)闰三月,改葬梁县新丰乡(即现在的陵头乡)。徽宗即位改封魏王。      魏哀园又建静音寺,寺内苍松翠柏,碑石林立,和少林、峨嵋同时代的十八罗汉雕塑随美轮美奂的宫殿拆迁已荡然无存。神道上的珍贵宋代石刻也被毁,所剩无几。
 
 
汝州骑岭王得楼的由来!
 
        王得楼是汝州市骑岭乡东坡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因洪洞县一王姓的移民迁到此地,在一个栖身的窑洞得到一张耩地的木耧而得名。
       据王得楼村王氏后裔退休教师王孟申讲述:相传明朝初年,河南因灾荒战乱人烟稀少,山西洪洞县大量移民迁入河南。有一个叫王三成的携儿带女、一担两筐来到汝州洗耳河之滨,为避官府盘剥,想在此寻一个世外桃源。他看到洗耳河东坡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个理想的地方,就想在这里安家落户。经过寻找,王三成发现一个窑洞,并意外发现一张布满蛛网的耩地木耧。他高兴得拍手叫好,把两个儿子叫到木耧前说:“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这就是前人留给咱的最好的礼物。”   
       此后王三成带领两个儿子漫山遍野开垦荒地,用前人留下的木耧耩麦种谷、播豆植菽。利用农闲植树栽竹,美化庄园,繁衍生息,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从此有了生气。    
       这里人杰地灵,王氏家族香火旺盛,现已有900余人。当地群众把“王得楼”的“得”念转为“滴”,人们也把“耧”字改写为“楼”了。
 
 
 
汝州丹阳路的由来
 
汝州市区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叫丹阳路,东起环城东路,西至环城西路。其中八团以东至环城东路称为丹阳东路,洗耳河桥以东至八团称为丹阳中路,洗耳河桥以西至环城西路称为丹阳西路,丹阳路是为了纪念著名历史人物马丹阳,1987年6月由原临汝县人民政府在城市扩建中命名的。 
     马丹阳(1122~1183),初名从义,宋陕西扶风人,后迁往山东登州宁海县。金贞元年间(1153~1156)进士及第后,在一个县里任职。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来到汝州。金大定(1161~1189)年间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遂与妻孙氏同时出家,改名钰,号丹阳,曾长期寓居汝州北街。明清《河南通志》云:“相传丹阳遇童子食瓜自蒂,怪而问之。答曰:香从鼻里出,甜自苦中来。豁然惊悟,遂于此修道成真。今城北街有丹阳观。”后在山东莱阳游仙宫羽化。      马丹阳不但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医术,善针灸,创“马丹阳十二神针”,并编成歌诀,易学易记,疗效显著。明陈继洲在其所著《针灸大成》中载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称其“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明正德《汝州志》载,马丹阳在汝州行医时,有一少妇猝死于路上,马丹阳一见,急俯身口对口吮吸,路人以为轻薄。少顷,马丹阳吐出吮吸痰,少妇立时苏醒,原来少妇患了“痰厥”。观者解除了误会,齐称神奇。      另据传,有一年,汝州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马丹阳从山上采挖很多草药,熬成汤让老百姓喝,救治了不少人。      马丹阳修道行医、治病救人的故事很多,他死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把他在大红寨山上修道的窑洞叫做马天官窑,在汝州城里他的行医处修建一座丹阳观。那条街因此称为丹阳观街,即今天的丹阳东路。
 
 
 
汝州小屯季寨的由来!
 
     季寨是汝州市小屯镇的一个行政村,这个“季”字上本不是一撇,而是一横。因字典里和电脑里没有这个字,于是在有关印刷文字里甚至地图上只能以“季”代之,但读音决不应读“季”而应读“归”。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边有个故事。
          谁也记不清是哪朝哪代,有一个清廉耿直的朝廷大臣,因遭奸臣陷害要被满门抄斩。好心人给他透了这个消息,为保全自己和全家性命,他决定逃离京城,隐姓埋名,远走高飞。  
          一天,他逃到了汝州与宝丰交界的地方,看这里土地虽不甚肥沃,但还可以耕种。这里远离京城,又是两县交界之处,向西南不远便是深山老林,地僻人稀,官府疏于管理,他便决定在此定居。他们选定地方后便修房盖屋,开垦荒地,播种庄稼,开始了新的生活。      奸臣对他的陷害没有达到目的,不肯罢休,便向朝廷继续进谗,说要不将他缉拿归案,必将后患无穷。朝廷便画影图形,下令全国搜查。汝州自然不敢怠慢,派人对近来迁居的外来户一一排查。      一天,地保领着上面派来的人到了这个新的外来户家里查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迁到这里?”      外来户主答道:“从山东来的。山东连年荒旱,日子过不下去,来这里寻条活路。”      上面派来的人又问:“你姓什么?”  
           这句话问到了要害。他本姓李,又不敢说姓李,但又实在不愿改了祖宗的姓氏。他思想很乱,没有直接回答,只在桌子上用手指蘸了口水写了一个“李”字。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样会引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于是很快又在“李”上加了一横,说:“我就姓这,认得吗?”      被派来的人往桌子上一看,问:“你姓季?”      外来户主笑了笑说:“不,‘季’字是‘李’字上加一撇,这是一横。”      “那这个姓读什么?”被派来的人问。      读什么?他也不知道,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个字,是他在情急之下造出来的。那么这个既不是李,又不是季的怪字读什么呢?他真不愧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朝廷大臣,灵机一动,心里说怪就怪吧,于是声音宏亮地说:“读怪。”      “没听说《百家姓》里有这个姓呀?”来人提出了质疑。    
        外来户主一笑说:“我听先人说,姓氏不只一百,《百家姓》只收了常用的,还有不少稀有姓氏没有收录进去,所以咱这个姓就不在《百家姓》里。”      来人一听,说得有理,而且也听说要缉拿的朝廷逃犯是被奸臣陷害的,不想深究,所以就向上面报告说:“查无此人”。从此,这家人就在这里居住了下来。后来又有其他人家迁来,为了防匪防盗他们又筑起了寨墙,这个寨就叫作“怪”寨,再后来又转了音叫“归”寨。      几年后奸臣被除,这家的冤案得到昭雪,姓李的大臣又回京上任了。但这个季寨留了下来,直到今天。
 
 
 
                     门楼庄村名的由来
                                   
        在通往风穴寺公路的北侧有一个大约600人口的村子,名曰门楼庄。当你看到“门楼庄”的站牌时,你可能认为门楼庄里门楼多而高大。其实,村名是由传说的“城门楼”所得。
       相传,在嵩山和伏牛山之间还是汝阳江时,黄帝在江北选中一片地要建城池。诏令一下,建设工作就开始了。第一项工程是城南门。城门楼建得高大雄伟,豪华气派。站在城楼上,隔江相望,伏牛山尽收眼底。
规划城池布局时,设计者在该地找不到“聋地”,也就是没有设置监狱的地方。此事请示黄帝,黄帝略一思忖,说道:“若无汝阳江,有城带粮仓。”城建官员茫然退下,随令工程停建。
        不久,龙门山决口,汝阳江向北注入黄河。这就是传说的“打开龙门口,撤干汝阳江”。汝阳江干涸,呈现出平坦肥沃的川地。这样,黄帝就在原来的江底选地建起了城池。汝州一带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老城停建之后,只有城门楼巍然屹立,成为一个标志性建筑。远近乡民不断前来观瞻,煞是热闹。很快就有人在门楼附近建起家园,狩猎耕田,桑蚕织帛。庄子形成,人们就称之为“门楼庄”。
 
 
 
汝州虎头村的由来
       汝州市汝南街道有个虎头村,它位于汝州市城东南15里的汝河南岸,有15个生产队4000多口人。虎头村缘何而得名呢?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撵刘秀到现在虎头村的地方时,看到村口卧着一只猛虎。因慑于虎威,王莽不敢前行,又怕别人耻笑而不敢后退,只好故作镇静地对老虎说:“如果刘秀经过这里,你就点点头;如果没有,你就摇摇头。”结果,猛虎摇了摇头。王莽趁机借此后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刘秀进行的是正义之举,就连猛虎也帮助他,这给了刘秀以喘息休整的机会,也为他在州西连战连胜奠定了基础。汝州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此事,就给该村起名叫“虎摇头”,后来人们简称“虎头”
 
 
 
魏楼村离县城有30多里,离外婆家虎头有十来里。魏楼村属虎狼爬岭边缘村,归小屯镇辖,南为三山寨,离培风塔很近,小时候经常上山去培风塔完,北与杨集地搭界,如今被焦枝铁路、洛平漯高速公路阻隔。东与王庄村之魏庄自然村相邻,西与史庄村之小刘庄紧邻。全村共有人口1500口左右,土地2000亩,由魏楼、丁堂、董沟三个自然村组成,分9个村民组。村中以魏(魏楼)、苏(丁堂)为大姓,其他孙、张、何、焦等多居董沟,而董沟自然村却只一户董氏。旧社会山僻人穷,男丁娶不来媳妇,人丁不旺,后其他姓氏陆续迁来,才形成小村。丁堂自然村据说原来是丁姓人先居,后丁姓人逃荒未归,由此如今全村皆苏姓。此苏姓系清朝末年因汝河泛滥冲毁汝河北苏范庄、苏楼后,从苏楼迁来。据说他们与时屯村苏姓系一支,且共同认苏明旺为始祖。
         魏楼村位于三山寨北峰塔山偏东山脚下,有山根三股山泉,常年流淌,山中野兽常下山喝水,村西小刘庄旧名野狐泉即因狐狸常聚此喝水而名。泉水可供浇地栽稻。现村西南角仍有一塘,旱年不涸,村人洗衣饮牛方便。
虽是虎狼爬边缘村,但旧时山水秀美,也有人物秀出。如今人们走至魏楼村,除山上外,田野里不见石头,以为魏楼与虎狼爬岭扯不到一块儿,岂不知这是人为造成的良田。
 
 
 
--------摘自汝州时空论坛
 
 
 
 
汝州寄料街的由来
                                                                  
     汝州市寄料镇政府所在地寄料街,上点岁数的人都叫圪料街,有人说这是因为过去街道不直,所以土话就叫圪料。
 
还有一种说法此地得名与“王莽撵刘秀”有关。公元22年秋,已经随兄长在南阳起义的刘秀带一随从到伊阙(现龙门)观察敌情,熟悉地形,被王莽的守将发现,王莽亲自带兵一路追杀。刘秀从龙门东冲西撞,左冲右突,且战且退。天将黑时,人困马乏,跑到寄料这个地方。当时这里人烟稀少,自南阳到洛阳的驿道从这里通过,山脚拐弯处有一家路边旅店,平时生意比较好,店家人也忠诚老实。刘秀和随从来到这里,看天色已晚,听听后边也没有追兵的声音,座下的马也是四蹄无力,陪着主人呼呼喘气。刘秀就勒马下蹬,让随从上前求店家赊一顿饭,给马赊一顿草料,为啥说赊呢?因为身上的盘缠早跑丢了。
       店家一看刘秀主仆二人,虽然因疲乏显得憔悴,但眉宇不失英雄之气,料也不是等闲之辈,这种人要不是有十分的难处,是不会装穷求人施舍的。
       过去凡是在驿道或官道开店经商的人无不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眼灵活,善解人意。这店家既然看出刘秀不是等闲之辈,当然格外殷勤周到。一边连声说着:“甭提钱,客官能光临小店,就是小店的福气造化,谁出门没个闪失?到店如到家,到家甭客气,人吃马喂管足管够!”一边忙吩咐小二端草料喂马,自己亲自张罗盛饭端菜。
     谁知刘秀主仆二人一个蒸馍没嚼完,两匹马一筐草料没吞完,就隐约听出从北方传来乱嘈嘈的马声响,知道是王莽的追兵快到了,丢下碗筷赶忙牵马谢过店主,朝南而去。
      两年以后,刘秀的起义军在河北发展壮大,被当时的临时皇帝刘玄封为萧王,回南阳探亲又路过这里,为了感谢这家店主当年施舍草料之情分,专门拐到店里歇息叙旧,临走时又命留给店家马料两袋。
刘秀走后,店主觉得自己荣耀;也为自己当年慧眼识人的义举感到自豪,就把自己的小旅店取名“给料店”。
汝州方言“给gei”念成“供给”的“ji”,所以后来官场不仅把“圪料”说成“寄料”,还逐渐把“给”字写成“寄”字,也就成现在的寄料街了。
 
 
 
 
汝州焦村有由来
 
     汝州市焦村乡政府所在地焦村,从前不叫焦村,叫左村,说起来这事还有一段故事哩。
相传,李自成头一次打汝州时,在纸坊乡长阜街和明军大将靳於忠对阵。靳於忠曾任工部尚书,为官清廉正直,后来受奸臣排斥,把他贬到汝州带兵。靳於忠很会带兵打仗,和李自成交战时,按兵不动。李自成急于攻寨,夜里亲自带人化装到寨前侦察地形,靳於忠出了伏兵,一下子活捉了李自成。靳於忠见李自成是个少有的人才,有心把他放了,又摸不透手下人的心思,就心生一计,召集手下人说:“我昨天晌午头歇晌儿,刚迷糊一会儿,梦见绑李自成的柱子上盘了一条龙。”手下人一听,都愣住了,议论纷纷说:“龙是贵相,随着李自成,莫非那李自成是真龙天子下凡?赶快把他放了吧!”靳於忠借坡下驴,就把李自成放了。这事儿后来被朝廷知道了,就派钦差到汝州,来捉拿靳於忠回朝问罪。勒於忠见事不妙,就把手下人全部发盘缠遣散回乡,自己单身进了焦村北边的紫云山仙人堂隐居了。
    李自成被靳於忠救了命,老想着报答靳於忠,可是又不知道靳於忠在啥地方。第二次李自成带兵打到汝州时,为了报答靳於忠,他提前派人到焦村被救的地方,捎话给老百姓,说大兵所到之处,只要谁家到时门插红旗,可保家不被烧,人不被杀。因此李自成兵到,谁家插了红旗,都平安无事,活了不少老百姓。但是当时在汝州驻兵的将领是左良玉,这人也很会带兵,和李自成交战时,左良玉站在左村的寨墙上,说是要和李自成亲自见面说话,其实暗地里布置了弓箭手,站在黑影里。李自成不知是计,骑马来到了左村寨墙外边。寨墙上的左良玉一见李自成,二话不说,手往后一摆,那些弓箭手乱箭齐发,李自成没有防备,被一箭射中了面门,把一只眼给射伤了。
    李自成手下见大帅受伤,慌忙救下李自成往左村北边的紫云山里撤兵。李自成在紫云山中养伤,这天,来了一个穿道袍的道士,说是手中有奇妙的药草,可尽快治好李自成的伤眼。手下人把那道士带到大帐,李自成一见说:“这不是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的恩人靳大将军吗?”靳於忠一见李自成,说:“别叫我大将军了,我已是世外之人,法号云山真人。前世和将军有缘,让咱们又见面了。”说着,拿出身上的疗伤草药,交给了李自成,对李自成说:“此药连敷三天,伤可痊愈。”李自成说:“先生救命之恩,不知如何报答。”靳於忠说:“听说将军让汝州百姓们插红旗,即可免遭涂炭,这已给了老夫很大面子了,恳请将军今日手下留情,不要让无辜百姓受苦受难,就是报答了老夫。”李自成说:“救这一方百姓,也是自成的心愿,只是那左村官兵,暗箭伤人,我要血洗左村,刀劈左良玉,报这一箭之仇。”
     靳於忠听了这话,心中不安,心想左良玉在左村射伤了李自成,李自成心中恼怒,必定不听自己劝告,那左村的百姓要跟着受累了。百想无法,他就对李自成说:“左村中有一焦姓大族,是老夫的至近人,将军一旦打破左村,望能保全我这焦姓至近亲人,也算看得起老夫了。”李自成两次被靳於忠救命,这点面子还是要看的,就满口答应了。靳於忠告辞出了李自成的大营,连夜把这消息托人告诉了左村百姓。左村左氏家族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连夜聚在一起商议,村中的左姓人一律改姓为村中另一大姓焦姓了。李自成后来果然破了左村,派人一问,村中人差不多都姓焦,只好收刀没有大开杀戒。
左村从此改为焦村,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焦村南边四里外的泰山庙里,有一座碑文上边还写着焦村原来叫左村的事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