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中旬,高考在即,学生做了考前的最后一次作文热身训练,学生坦宜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 人有七情六欲,诗有七言绝句; 人有喜怒哀乐,诗有王杨卢骆; 人有荣辱进退,诗有黄钟牧笛。 文章先不用往下看,仅开头这几句,已让人有种云山雾罩的感觉,作文成绩自然不会理想。马上就要进考场了,坦宜为此忧心如焚,我也替他捏着一把汗…… 是想写好作文的愿望太过强烈了吗?是太想把背下的古诗词展示一番吗?是太想在同学们面前证明一下自己吗?是太想刷新一下从没出过范文的人生纪录吗?生活常识告诉人们,不管干什么,心理压力过大,都会事与愿违——赛场上,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过大,动作就会变形;歌唱演员的压力过大,唱歌就会跑调。作文也一样,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绷紧每根神经,整个思维打结。在这种状态下写出的作文,难免逻辑混乱,语无伦次。坦宜的问题莫非出在这儿? 课下和他一聊,果然如此。摸清原因之后,我趁势做了一番心理疏导,并随手给他写下了这样几句小诗: 坦宜坦则宜,平易最相宜。 刻意雕词句,心中堵荆棘。 顺理说开去,自然见崛奇。 “坦宜”二字讲作文的道理:作文时要把心态放平一些,从容一些,不要想得太多,期望过高;否则就会压力过大,思路堵塞,笔下纠结,言语乱码。写作文贵在自然,顺理则成章。我还告诉他,你有丰富的诗文积淀,表达能力也不错,定能写出富于个性美的漂亮文章。我提醒他:晚上如果有空可以再看看同学们的范文;来得及的话,顺便把自己的作文修改一下,明天给我看看。 第二天上午语文课前,坦宜主动递上一篇作文,我浏览之后眼前一亮,当即让他在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作文。他简直不敢相信,激动得满脸涨红,声音打颤。朗读的声音一落,全班同学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次准确点穴,为坦宜同学带来巨大的成功。高三一年作文成绩一直在36分(及格分)左右转悠的他,在半个月后的高考中,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58分的好成绩。
以写作导航、题目、解题引领、立意角度示例、立意训练、范文和借鉴指津七个环节为基本架构,每章10个小节,指向具体,引领到位,实用性、示范性和实效性很强。 期待在作文提升的路上苦苦求索的同学读到它后能够精神一振:噢!原来好作文是这样写出来的,我也行!开窍之后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借鉴,进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你不仅能看到一篇篇出色的范文,而且能从一篇篇生动的写作心得故事中看到范文产生的过程,宝贵的经验体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同学的写作心得的寥寥数语,便是有说服力的证明: “要写有灵魂、有灵性的文章”(王哲《和马同学的对话》写作心得)。 “理解是你手中最锐利的武器”(修若阳《人物专题类文章浅谈》)。 “文章要言之有物,或呼吁,或鞭挞,或赞美…… ”(胡轩《和毛笔的对话》)。 “兴趣浓厚了,理解就深刻了;理解深刻了,就能发掘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有了感情,文章就充实了一半”(李珏然《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在高中作文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独特的值得用一生时间去理解、去品味、去学习、去思考的材料,这也是高中作文的价值所在”(王彤《乱世佳人亦如诗》)。 “写好作文最重要的一点是:积累和思考。牢牢掌握自己为之触动的事物,让自己有一种很个性化的积累,并把写作当作一种生命的释放,展开心灵的翅膀,这样写出的文章就能与众不同”(梁珊《和网瘾少年的对话》)。 同学们用朴实真挚的言辞道出了作文的真谛。 人面仅一尺,竟无一相肖。 人心亦如面,意匠独创造。 ——好一个“各有天在窍”。 每一个心灵都是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 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不可复制的精彩, 每一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视野、生活积淀。 作文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引导他们写出属于自己的“风景”,写出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的“精彩”,展示个性之美,让生命绽放绚丽。实际正是这样。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当他们的写作激情被点燃之后,便释放出巨大的生命能量,“展开心灵的翅膀”,去写“有灵魂、有灵性的文章”。 于是,写作从痛苦变成了享受,从搜索枯肠变成了畅快挥洒,从千人一面、索然无味变成了个性独具、色彩纷呈,于是,成批立意高远、内容鲜活、见解独到的好作文涌现出来,最终取得高考作文的成功。相对于人大附中的整个高考作文成绩来说,本书所展现的不过是“尺幅”、“滴水”,但是透过它,你或许能感受到巨卷的丰富和江海的波澜。 最后,为书中精彩范文的小作者喝采,向坦陈宝贵写作经验的同学们致敬,并对写下精彩后记的王艳老师表示谢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