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太原:永祚寺

 璇琮坑 2016-09-28

永祚寺 <wbr>上

 

    我得承认,我们今年暑期的这趟自驾游,实在太过随意。太原是临出发前夜确定的,只是因为大家都没去过晋祠,晋城的皇城相府是在出发后半道上添加的,蒙山大佛是在出了晋祠后临时起意的。接下来要去的永祚寺则是在太原住下的那个晚上计划第二天的行程时,我在马蜂窝翻看太原景点介绍的时候发现的,以前还真不知道太原的城市标志是永祚寺的双塔。

    永祚寺,原名“永明寺”,建于明代万历中叶,约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间(1597-1602年)。“永祚”二字应是取自《诗经·大雅·既醉》中“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句,“永”意“长”、“远”,“祚”意“传”、“福”,永祚寺的寺名就是“长远传福”的意思吧。因寺内有两座明代古塔,故俗名“双塔寺”。据说太原本地人更愿意称其为双塔寺,在当地问路时,若是问永祚寺怎么走,估计好多人会茫然不知,但问双塔寺怎么走,那就没问题了。

    永祚寺周边正在修路,交通混乱,导航完全晕菜,靠着我这个对地图特别有感觉的人的感觉,七绕八弯后我们终于到了山门之前。照例,我们请了个导游,接待处的两位小姑娘可能是没想到门可罗雀的庙里来了老猫几只,居然还要请导游。两位小姑娘谦让了好一会,才有一位红着脸不甚连贯地给我们讲解起来。

    网上介绍说永祚寺依山而建,我看就是建在一座高岗之上,门前的几十级台阶就是证明。网上还有说永祚寺前揽汾水,背倚太行,更多是一种大写意吧,就像《滕王阁序》中的“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其实太行山远着呢,还在山西的最东边,汾水倒是比较近,跟永祚寺就隔了个迎泽区。也许古代的空气好,站在地势较高的永祚寺,再登上高塔,是能看见远方的太行山。至于汾水,如果不是市区建了那么多高房子,现在也能看见,当然雾霾天除外。

    永祚寺与一般庙宇不同,是坐南朝北的,由寺院、塔院和墨园(碑廊)三部分组成。寺院里头的核心建筑是大雄宝殿以及其上的三圣阁。大雄宝殿,面阔五间,为结构精巧的两檐楼阁式建筑。整座建筑用青砖磨砌成柱、檐、枓栱、雀替、垂花柱及图案等,仿木结构筑砌。殿门为拱券门,殿内施拱券顶,全殿不用一钉一木。大雄宝殿顶上建有三圣阁,仿木结构砖砌单檐歇山顶建筑,顶部用砖雕枓栱,层层出挑,叠涩而上,形成套拱,筑成下大上小的砖砌藻井,是中国古建筑无量式殿阁中的珍品。下面的大雄宝殿和上面的三圣阁虽然都是砖砌,但砖的颜色存在差异,下青上黄,估计是上次修缮时用砖不同的缘故吧。

    寺内空闲处遍植牡丹,在导游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大雄宝殿前花坛内的明代牡丹“紫霞仙”,说是一共有七株,盛开时花团锦簇,喷芳吐艳。可惜季节不对,大夏天的只能看见密密的绿叶。

    墨园(碑廊)在寺院的东面,有红墙相隔、月门相通,雕梁画栋的碑廊内嵌有两套晋阳名帖《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的碑刻。《宝贤堂集古法帖》俗称“大宝贤堂法帖”,由明代晋藩王世子奇源于弘治二年(1489年)始刻,于弘治九年(1496年)刻成,1980年由傅公祠迁入永祚寺,镶嵌入廊。其间荟萃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十余个朝代、120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翰,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应有尽有,可谓历代书法之全璧、书林之瑰宝。《古宝贤堂法帖》俗称“小宝贤堂法帖”,刻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时任太原知府李清钥,选取唐褚遂良,宋苏东坡、黄庭坚、朱熹,元赵孟,明唐寅、文征明及清初董其昌、王铎、傅山等名家墨宝摹勒上石,共39块。碑廊最北处有一套苏东坡醉笔所书《赤壁怀古》碣石三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鄂弼按家藏旧拓复钩摹勒上石而成,是苏东坡草书的传世之作,笔势奇伟,淋漓尽致,与词之豪放雄健相得益彰。此外,寺院内还收藏有清中叶以来著名书法大家,曾位列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阁老的祁隽藻所书的“子史粹言”石刻四通,以及明万历年间曾任山西提刑按察使的吕坤之家训碑一通。(此段摘自网络)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上 

永祚寺 <wbr>下

 

    我喜欢塔,喜欢那种孤立高耸的伟岸,喜欢那种纤巧清瘦的俊秀,喜欢攀登时的急迫期待,喜欢据顶时的空阔豪迈。只是近年来随着身材的横向发展,体重的不断增加,对于可登之塔,我已经不再逢塔必登了。今年端午去南京,灵谷塔前我望而却步,实在是明孝陵石像路一个来回走得够累了;八月去湖州,飞英塔我未能登顶,只因为越往上那楼梯越窄陡;倒是七月在西安,我犹豫再三后,咬牙登上了小雁塔,犹记得最后一级出塔顶的时候,就像从井口中爬出,很是狼狈,但很激动。

    长这么大,塔见了不少,当然比起因爱塔而专门访塔的博友就差得远了。双塔见得不多,以前在苏州专门去看过罗汉院的双塔,年初去泉州看到了开元寺的东西塔,这次在太原永祚寺又见凌霄双塔。

    永祚寺双塔中,坐落在寺院东南的砖塔“文峰塔”落成较早,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文峰塔的建造无关佛教,而是依据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为弥补太原风水缺陷而建。当时人们认为太原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在古籍中被称作“左痹不胜右”“文明不开”“其民挚悍”。为提高太原的文气,兴盛太原的文运,就有了文峰塔。并依塔建寺,这就是永明寺,永祚寺的前身。其实国内叫文峰塔的很多,记得我在南通就见过一座文峰塔,建造这些冠以“文峰”名的塔,应该都是聚文气祈文运之目的。倒是我们常州的文笔塔,虽冠有“文笔”之名,却是佛塔的底子。文笔塔原名“太平讲寺塔”,因北宋大观年间,常州一地中进士53名,占全国二成多,于是皇帝下令改太平讲寺塔为文笔塔。

    文峰塔建成的数年之后,明万历年间,国家繁荣,天下太平,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崇仰佛法,在全国范围大兴修建寺庙佛塔。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时任晋藩第十一代王的晋穆王朱敏淳考虑到原先文峰塔和永明寺过于简陋,决定扩建寺庙,邀请了当时鼎鼎有名的建筑家,五台山显通寺的住持,被万历皇帝封为“妙峰真正佛子”的福登和尚主持工程。因其时建成不久的文峰塔已微微向北倾斜,福登向晋穆王建议在文峰塔的左侧再建一座高塔,估计是为平衡地面沉降吧。于是一塔变双塔,新塔用李太后的尊号“宣文”为名,寺名则更改为永祚寺,沿用至今。

    双塔外形类似,均为十三层八角楼阁结构砖塔。双塔高度相近,文峰塔高54.76米,宣文塔高54.78米。双塔斗拱的结构、造形,檐、椽、柱、枋的砍磨、砌筑大同小异。但堪称姊妹塔的双塔在细节上却有许多不同。首先是性质不同,文峰塔是借用佛塔形制的风水塔;而宣文塔又名“舍利塔”,相传建造之初,福登和尚曾募舍利藏于地宫。在塔的第一层撩檐枋下,斗拱与斗拱之间的空处,嵌刻有砖字“阿弥陀佛”。东门内设有佛龛,所以宣文塔是一座地地道道的佛塔。其次是塔身收分不同,文峰塔收分不明显,上下几乎同粗,呈直线状;宣文塔整体造型成流线型,由一至七层塔身直径逐渐缩小,斗拱距离变短,八层至十三层明显内收。最后是装饰程度不同,文峰塔整体简洁、素雅,无太多装饰;宣文塔则较华丽,十三层塔檐都用孔雀蓝色琉璃瓦砌出晶莹美丽的边沿。   

    双塔所在的塔院,位于寺院大雄宝殿东南方,是永祚寺地势最高处,地平面基本与的大雄宝殿一层顶齐平。塔院与碑廊之间有塔廊相连,层层叠叠、雕梁画栋的塔廊很是漂亮。与寺院内建筑的南北走向不同,塔院内的双塔以及过殿、后殿,是东南-西北走向的。导游将我们带到塔下,稍加讲解,就收工离去。宣文塔对游客开放可登塔,文峰塔则关闭。赵老师和秦公子兴致颇高,爬楼去了,我因畏惧塔内楼梯狭窄陡峭,甘于塔下为二人加油。(塔内照片由赵老师拍摄)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永祚寺 <wbr>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