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笈|《米芾书法真趣论》——节选四

 陇上撷英斋 2016-09-28



米芾关于书艺创造最富有独创性的审美经验有三条。这三条或含义较深,或令人费解,下面试图对此作一初步的阐发。


▼《珊瑚复官二帖》,前为《珊瑚帖》,《复官帖》附之后,纸本。




第一条,见于姜夔《续书谱》的一段记述:翟伯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故也。

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八字,被董其昌誉为书家“无等等咒”。这是不为过分的。这八字不但总结了古代书家用笔精妙的艺术经验,不但总结了米芾自己用笔至精至熟的艺术经验,而且还把这类经验提高到哲理的高度。古代哲学著作《周易》早有“无往不复”这一关于辩证法的著名观点,米芾又据此概括、锤炼出“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这两句著名的书法美学格言来.使后人受用不尽。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对这八字不能作机械的理解,不能因此而以藏锋来否定露锋。从本质上说,这八字也适用于收笔的出锋,它不但能使用笔处处留得笔住,而且能使出锋之尖末同样地笔透力强,而无虚尖轻浮之弊。米芾正是按照这八字来用笔的,因而下笔既痛快,又沉着,笔画处处皆圆,浑然天成如莼菜丝。这是天资加学力的硕果。


▼米芾《盛制帖》



第二条,《宣和书谱》说米芾“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不只如此,米芾还常有“八面”之说。如: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海岳名言》)

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海岳名言》)

又慕段季(展),转折肥美,八面皆全。(《自叙帖》)

如何理解这“四面”说或“八面”说呢?首先,这应看作是他对自己“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说的进一步发挥。我曾结合米书做过这样的解释:“从米芾的书法创作实践看……每一下笔,无往而不复,无垂而不缩,都把力送到画的末梢,送到画的四面八方,极意纵去,竭力腾挪,有回互流转之势,这是力的表现,力的舞蹈。于是,他笔下的点画,形象丰富,意态万千,神奇变化,无处不到,所以被人们誉为“八面生姿”。于是,他也就进而自炫其我独有四面了。一笔(或一字)而能四面兼到,八面具备,这一美学特色不仅能体现在侧锋上,不仅能体现在藏锋上,而且能体现在露锋上,不仅能体现在用笔点画上,而且能体现在字的结构上。就米书的用笔来看,其行留、提按、转折、后翻,都能注意八面皆全,从而使笔意丰富,多姿多态,更不用说米书结体的意态万千了。这是米芾对历史上的书法艺术美的一大新贡献。至于梁   说米芾“落笔过细,勾剔过粗”,这不但应看作是米芾的“真趣”说和“得笔”说的一个具体表现,而且应看作是“四面八面”说在艺术上的一个生动表现。


米芾《三帖卷》 计《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





第三条,见于《海岳名言》: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对于米芾的所谓“刷字”,各家解释不一。其实,“刷字”二字的来源,可于米芾《自叙帖》中探其消息。他说到自己“悟竹简以竹聿行漆”,并欣赏其笔意妙古,他可能由此而悟出“刷字”一语。就“刷字”的艺术效果来看,它确实能生发出形象生动、笔意丰富的境界来。邓散木在《临池偶得》中对米书作了如下评析:叶有正背偏侧,竹枝有长短粗细,一丛竹子,从枝到叶,绝不相同。所以画家画竹,也运用不同笔法来画出它的不同姿态。米南宫的字就跟画家画竹一样,用正锋、侧锋、藏锋、露锋等不同笔法,使整幅字里呈现正背偏侧、长短粗细,姿态万千,各得其宜。这样就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的“刷字”。这一点,在他著名的墨迹本《蜀素帖》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出来。


▼米芾《蜀素帖》(局部)



苏黄米蔡四家,都是学颜的……只有米则大刀阔斧,独往独来,看似不守法度而不觉得犷野,看似跳脱放纵而不流于油滑。……就他的书法造诣、书法意境而言,宋四家的第一把交椅无疑的应该由他来坐。


▼米芾《秋暑憩多景楼帖》



总的来说,米芾书法艺术美的特色是:既有古味,又有新意,既见天资,又见学力,字里行间洋溢着一派烂漫的真趣。米芾凭着他的美学理想和书艺功力,手应于心,人化于书,“随手落笔,皆成自然”(《海岳名言》),“振迅天真,出于意外”(《自叙帖》)。这“意外”之趣,也是米书的重要特色。书艺贵在熟后求生,书家笔下的每一作品,理应具有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独特风貌和审美个性,即所谓“前手后手,亦不相师”。米芾的这一特色,比起其他大书家来,是更为显著的。


▼米芾《公议帖》(又称《长至帖》) 



米芾无愧于有宋一代书家的杰出代表。赵构《翰墨志》说:“苏黄米蔡,笔势澜翻,各有趣向。”“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景自然超逸也。”赵构还联系米芾的诗文来谈米书,指出其诗文毫不蹈袭,出风烟之上,有凌云之气,而书亦如之。从某种意义上说,米芾的书艺风格和他的为人、品格一样,带有浪漫的色彩,甚至有类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宋濂《评书》写道:“余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侧,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也说:“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唯米痴能会其趣耳。”米芾这种书艺风格,首先是一种美,一种类似于“五色文”的美。这种美以“姿态”胜,以“趣”胜,它表现一种“不拘礼法”之“态”和“不主故常”之“趣”。项穆《书法雅言》说米芾“不过啸傲风骚之流”,这话不妨当作褒语来读。对于书家米芾来说,“啸傲风骚”能使书法艺术美表现出一种诗的韵致,一种超逸的风骨,一种带有浪漫个性的情趣,一种“俊人不可以礼法拘”的天真活泼的意境。正是这些,汇成一种“真趣”。而这种书艺的“真趣”,正是米芾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米芾包括书艺本领在内的书艺实践所追求、所表现的理想的境界。


▼米芾《韩马帖》


注释:

①米芾《自叙帖》作“段季”。沈曾植谓“季”下脱“展”字,见《海日楼札丛》。沈云:“《群玉堂帖》载米老书,自称学段季,谓段季展也。季下脱一字。翁氏跋以段全纬当之,非是。季展所书有《禹庙碑》见《集古录》,《宣和书谱》称戎昱书学段季展。盖季展亦沈传师之流。”(全篇完结)

 

欲知前文,戳此链接!>>>

《米芾书法真趣论》——节选一

《米芾书法真趣论》——节选二

《米芾书法真趣论》——节选三

晒出个性 传承国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