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首先得分清阴阳,遣方用药才有思路, 疗效也才会显著。而真正领悟阴阳真谛的中医却越来越少,以致中医沦落为慢郎中,甚是可悲。 下面就通过举例来具体说明: 从患者的症状上看,貌似有明显的阴虚火旺症状:很容易上火,经常口腔溃疡,咽喉干痛,尿黄,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大便干结。患者自己也认为是阴虚火旺,服用了多年的滋阴降火药,导致脾胃更败。 综上所述,此患者并非阴虚,而是上热下寒,上热是标,下寒是本,实则脾肾阳虚。肝随脾升,胆随胃降,之所以肝陷胆逆,上热下寒因于脾胃之湿,而脾胃之湿,则源于肾水之寒,而肾水之寒,则源于手淫损精败阳。罪魁祸首找到了,思路就清晰了,治病也就不难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并没有手淫、纵欲过度,为什么也会上热下寒,那很可能就是平时饮食寒凉或是脾胃虚寒 导致温气亏败,中气沦陷,四维皆乱,阴阳颠倒。 自医理失传,很多上热下寒之症,多被误诊为阴虚,滥用滋阴清热苦寒之药,如知母、黄连、黄柏、栀子、连翘、龙胆草、熟地、龟板等,枉杀生灵,遗害无穷。 阴阳之理,阳贵阴贱,阳主阴从,阳旺阴自生。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百无一二,知之者甚少,更有庸工下士,自以为是,固执已见,批判扶阳理论。医之真理,若能群医知晓,那必是医门幸事。 扶阳抑阴,泻水补火,医之真理! 更多医学养生知识欢迎关注我的V信:zwh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