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祛火的中成药,把体内的胃火都清出去!

 咸鱼片 2023-07-07 发布于广东
这个中成药名叫白虎汤。
所谓胃火,即胃热,就是胃里有热气,热邪。
其实,胃热就是体质阴阳不平衡。我们都知道中医以阴阳为根本,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阴阳失调。在人体内,阴阳好比一座天平,正常情况下,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占了优势,阳气必然受到损害,反过来,阳气占了优势,阴气也必然受到损害。阳气偏重就会生热病,阴气偏重就会生寒症。寒到极限,又会出现热病的现象;热到极限,又会出现寒病的现象。故《黄帝内经·素问》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意思是说,人体生病的原因,就是因为阴阳失衡。如《灵宝毕法·聚散水火第二》云:“人之致病者,惟阴阳不和,阳微阴多,故病多”。

中医还认为,不仅人体有阴阳,脏腑也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如《素问·五脏》曰:“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里,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表,故为阳”。同时,五脏也分阴阳,其中心肺居于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脏;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居于下属阴:其中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除此,中医还认为,心、肝、脾、肺、肾、胃等脏腑各处都有阴阳。故人体内任意一个脏腑出现病机,都是因为该脏腑内部阴阳失衡所致。
由此可见,胃热应是胃腑内阴阳生,阳有余而阴不足,胃中阳气偏胜,阴津不足,濡养滋润功能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亢奋从而出现虚热之症。故《黄帝内经·素问》曰:”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行气,这里指脾的阴气。脾主运化,以升为常;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胃的转运既靠阳气的推动,又赖阴气之滋润。若劳倦过度,损伤脾阴,胃阴,则中焦运化减弱,水谷精气不足,如此脾不升则上焦无以宣发,胃不降则下脘不能疏通。清浊相干,气机阻滞,胃气郁而为热,热气上熏于胸中,产生内热。由于此内热为脾胃阴虚而致,故曰:“阴虚生内热”。

什么叫阴虚生内热呢?中医认为水的性质为阴,火的性质为阳,当身体阴虚到极点时,体内的水没有了,那么火相对地就旺了,内热就产生了。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热邪是怎么形成的。
从人体的角度来说,阳为人体无形的气,而阴为有形的味。人饮食五味滋养了身体,身体的生长又形成气化活动。这种气化滋养了人体的阴精,阴精又生成气的化生。身体依靠五味营养而成形,食物转化形成阴精,阴精之气又转而滋养形体。故《黄帝内经·素问》曰:“阳为气,阴为味。味为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意思是说,饮食不节制,营养也能伤害人之形体。
由此可见,人之所有会生病。大多是吃出来的,即”病从口入“。
胃热也如此,大多数的胃热都是吃出来的。比如,经常吃辣椒,烧烤、就容易滋生内火,如果胃总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运转,就会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食物没能很好的腐熟,加上胃气向下推动入肠的气力不足,就会在胃里长时期停留,食物在胃里的停留,就会阻碍气机的流通,气机不流通,郁阻胃中不腐熟饮食物,久而久之,饮食物就会瘀积化热,进而出现口渴、口苦、口臭、牙疼、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故清代张志聪云:“此言阴虚生内热者,因中土之受伤也。夫饮食劳倦则伤脾,脾主肌肉,故行气衰少也,水谷入胃,由脾气之转输,脾不运行,则谷气不盛矣。上焦不能宣五谷味,下焦不能受水谷之精,胃为阳热之腑,气留而不行,则热行熏于胸中,而为内热矣”。意思是,胃热是因为食物没有很好地被腐熟,积滞停留在胃中,淤积化热,就称为热邪。
食物淤积之所以化热,是因为我们吃进去地饮食水谷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是生命体就有阴阳二气,生命体有阳气在不透气的状态下,日久就会腐败,腐败就会生热。这就好比在大自然中,一堆落叶、枯草、一碗剩饭、在不透气的状态下,日久会腐败生霉,而这些腐败都是生热;而一堆石头、砖块,如山的沙砾,不论堆积多久,多么密不透风,永远都不会腐烂生霉菌,这是因为,落叶、枯草、剩饭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体内还有阳气;而石头、砖头、沙砾是没有生命体的无阳气的无机体。
食物在胃腑中瘀积化热究其最根本的原因,除了我们吃进去的饮食水谷都是生命体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胃自身生成阴津不足所致,这个阴津,包括胃酸和胃液。胃阴津生成不足,胃阴亏虚,好比水库里的水,如果是久旱不雨,水库里的水都开闸放下去了,上游河干涸,水库里水的来源没有了,这就是胃阴不足。如果是因于连绵的季节,为了泄洪,把水库里的水都放干,马上大雨滂沱,上游河道里水流汹涌,虽然水库内暂时没存水,但很快就会充盈起来,者就就不是胃阴不足。
可见胃阴不足的重点是上游的水源枯竭。上由水源枯竭的原因,有大热伤阴,整个机体为邪热蒸腾,阴津大亏;也有久病,胃气虚弱,不能化生津液。常见有的病人口渴的厉害,喝水不解渴,水喝了不少,放下水杯,马上口渴。这是脾胃气虚,不能化生津液,这个时候,胃是气阴两虚。
胃有个生理特点,叫“喜润恶燥”。就是胃在阴津充足的时候,功能正常,会很好的受纳、腐熟水谷。如果机体阴津不足,胃中燥热,就会影响到它的受纳,腐熟。摄入的水谷不能腐熟,胃也就不想再继续摄入食物,就会出现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口干舌燥,舌质红绛,无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镜面舌,像镜子一样的光净无苔,像猪肝一样的颜色红绛无泽。胃阴不足,功能下降,通降失宜,腹胀,嗳气等必然出现。
当胃里面的热邪越聚越多,等到郁积到一定的程度,它就要想办法往外走,往口腔发,这时候塞满了口腔,口臭就这样来了。胃中热邪郁结到一定程度,太久也不去清理,它就会想办法往皮肤发,这时我们面上的脾胃反射区,就会冒痘、长粉刺。
那么中医有什么办法搞定胃热体质吗?当然有了,并且完全可以根治。按照物理的简单思维。那就是有热清热,有湿祛湿,胃热体质,主要由阴津生成不足,濡养滋润功能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亢奋所致,那么我们养胃津,祛胃热就可以了。
这种热,当遵从《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温(益)之的原则,应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由知母六两、石膏一斤、梗米六合、炙甘草二两组成。是祖国医学中经典的阳明病方,传统的清热分热方,具有清热、解肌、除烦、止渴、止汗的功效。经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适用于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邪传入气分,或热邪在经,在气,在肺胃。
前面我们说过,胃热口渴、口苦、口干、口臭,饮食不振、不思饮食,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即中医中的“口不仁”,是因为胃中饮食水谷瘀积化热上蒸于口所致,脾胃开窍于口,胃热上蒸于口,会导致口不仁的感觉,因此,治疗上我们首先需要以辛寒清热泻火。
方中石膏是大寒之物,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石膏的清热作用无与伦比,尤其是治疗外感发烧,更是药到病除,因为石膏不仅寒凉,而且具有辛味,是辛寒药,辛味药都具有能行、能散的特点,所以石膏能将体内的热邪郁闭于内,不能外达。故白虎汤重用石膏为君,此方中,石膏是入肺胃二经,辛能透解皮肤之郁热,寒能清解阳明之火热,甘寒能生津止咳,一药三用,逐热外出并有生津上渴之效。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使用石膏主要在于清热:①治外感发热,有表寒的,与麻黄配伍,无表寒的,与知母配伍;②用于热病后期的余热不尽,低热不除,与益气养阴药同用,如人参、麦冬。
石膏的清热作用迅速,用于发热类疾病比较得心应手,因此受到后世许多医家的推举,最著名的就是近代的张锡纯先生,善用石膏治发热疾病,最高一个方用石膏达数斤之多,人送绰号“张石膏”。他还善于中西药结合在一起使用,如退外感高烧用石膏加上西药阿司匹林,名为“石膏阿斯匹林汤”,很有意思。
知母苦甘寒质润,与石膏同入肺胃,性苦能降肺胃之火,寒能清解阳明热盛,质润能生津润燥,清热泻火又能生津,为臣药。
知母与石膏相须为用,不光可以阳明热,以助石膏,增强清热透肌之效,还具有生津除烦、滋胃阴、肺阴、肾阴、护少阴之效,即清阳明,又护少阴,功效倍增。
那为什么这里要配伍一个保护肾阴的药呢?
因为在大热的过程中,就容易伤气耗阴,尤其是肾阴,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阳明胃热,最容易跑到下焦伤肾阴了,为什么?因为“胃肾相关”。《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就是肾是胃的关口,为胃把关的。无论胃是吃的还是喝的,到最后是肾说了算,对吧?所以肾又主二便嘛,那么这就说明胃肾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糖尿病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开始肺胃燥热口渴,发展下去必伤肾阴,多尿,甚至导致糖尿病肾病,可以说肾病是糖尿病的一个必然结局。所以,治疗胃热时,要时时刻刻注意保护肾阴。
咱们要注意,中医讲整体观念的思想,一定要讲脏腑之间的这样一种联系。比如说我们讲过心肾之间的关系——心肾相交。如果心肾不交,会引发多种病症。在《伤寒论》里面就(提到)心肾不交会引起好多疾病,像我们前面说的奔豚病。还有我们讲的痞证,热痞,实际上也是心肾不交,心火下不来了,肾阳得不到补助,从而造成上热下寒的局面。《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里讲“肝升于左,肺藏于右”,肝从左升,肺从右降,形成一个气机的小周天,还有像脾胃,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等等,这个方面的例子就很多了。
那么在这里,我们看白虎汤里面,用知母实际上是考虑到“胃肾相关”的这样一种关系了,这个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治疗某一个脏器疾病的时候,要想到这个脏器和周围脏器之间的一种关系,就是时刻要以我们中医的整体观念思想为指导,所以白虎汤里用知母护肾阴,以防止阳明中热下劫。
还有甘草和粳米,益气养阴,保护胃中气阴,制约石膏、知母的寒凉伤脾胃的弊病,白虎汤中石膏、知母是寒药,恐伤脾胃,就借炙甘草、粳米来缓和其寒性为佐使药,大热最易伤阴耗气,炙甘草和粳米益胃护津、使攻不伤正,补不留邪,用大寒之药无伤胃气之虑。故《伤寒来苏集》云:“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归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寒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泻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像,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其性,亦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梗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性,为后天养生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防损脾胃之虑也。煮汤人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在治疗大热时一定注意保护气阴,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中医的精髓。
我们从白虎汤的药物组成可以看到古人组方思路,就是祛邪的药物往往跟上扶正的药物,以保护正气。一个白虎汤用石膏大清阳明热的同时,配上知母保护阴津、保护肾阴、保护胃阴。同时我们看,又配合甘草、粳米益气生津,以防止气阴两伤。就像打排球,前排进攻的同时,要有后排防守,咱们开方子,在祛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当然加什么样的保护正气的药物,要看邪气的致病特点,热邪容易伤阴,容易耗气,所以护正的药物要跟上益气和生津的。白虎汤一方中,诸药合用,清热泻火又能生津除烦,泻实火不苦燥,且顾护胃气,保存津液。这是白虎汤组成的临床意义,用来治疗胃热最合适不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