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六气解方剂(三)——白虎汤

 品茗堂 2019-04-06

原文

1、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2、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3、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中医认为“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白虎汤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一书。历代中医奉它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

1、白虎汤解说

本方主治阳明气分热盛之证。凡伤寒化热传入阳明,或温病邪传气分,皆可致此。用于发热性疾病,有解渴、止汗的功效,适用于以恶热、自汗、大渴、脉滑而厥为特征的疾病。君药石膏,辛甘大寒,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知母苦寒质润,一能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二能润燥以滋阴;甘草、梗米,既能益胃护津,又可防大寒伤中之弊,共为佐使。本方在《伤寒论》是用治阳明热证的主方,在温病学范围是用治气分证的代表方,两类疾病均属里热证,对石膏用量皆宜偏重,方能生效。

2、五运六气解方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云:“白虎、西方之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喝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为之,谓能止热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或云“阳明之上,燥气治之。”可知阳明是以燥为本气,而燥气是由肺和大肠系统所主。阳明肺系本气为凉燥,主阴气,其性肃降,肃降则胃肠通下。风热伤肺,变为热燥,失其肃降之性而逆上,胃肠也失降而出现大小便不调,故治法多用辛苦通降法,辛凉宣肺恢复其肃降功能。

《伤寒论类方》云:白虎汤,石膏清金而退热,知母润燥而泄火,甘草、粳米补中而化气,生津而解渴也。胃阳素盛之人,阴虚火旺,一被感伤,经热内蒸,津液消烁,则成阳明下证,而胃火未盛,肺津先伤,是以一见渴证,先以白虎凉金泄热,滋水涤烦,膈热肃清,则不至入胃,而致烦热亡阴之害矣。白虎证,即将来之大承气证,而里热未实,从前之大青龙证,而表寒已解者也,表寒已解,故不用麻黄,里热未实,故不用硝黄。

由此可知,《伤寒论》白虎汤所解之热,乃金不及,火热流行,内外俱热之火热。白虎汤乃金不及之年,即六乙年燥金不及之年可用。如乙丑、乙未年上为太阴湿土司天;中为少商金运不及;下为太阳寒水在泉。乙乃阴干,岁金不及,金不及,火来乘,水来复,木来侮,故心肺燥热,肝风偏胜,肾阳虚寒。综合乙丑、乙未年的五运与六气,对于其体质特征可以总结为:易病脏腑为肺肝心肾脾,病性在上为心肺燥热,肝风偏胜,在下为脾肾阳虚寒湿,简言之为上燥火风中湿下寒。

3、煎服法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4、药物c1

1石膏

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喘,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2知母

知母为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味苦,性寒。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3甘草

性甘,味平。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4粳米

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用于呕吐、泻痢或温热病所致的脾胃阴伤、胃气不足,口干渴等。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您的点赞和收藏是对我们的认同和动力,

您的转发和评论能够让更多人学习、进步。

中医老铁们所载方药、中医感悟,虽非神妙圣法,却也是笔者临床亲试,或名师经验,不敢妄言。

抛砖引玉,图阅读者有所收获,也希望老铁们不吝赐教。

如您对中医有所体悟,想要分享,也欢迎您加入我们,有老铁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