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路江:伤寒经方(二)清热三大经方】

 昊晟堂 2020-10-06
01
白虎汤

组成: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知母味苦寒,《内经》中“热淫所胜,佐以苦味”、“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正好解释了知母清热之用。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善能清热,以制阳明内盛之热,并能消渴除烦。

粳米甘草和中益胃,并可防知母、石膏大寒伤中之弊。 

诸药配伍,共成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之剂,由邪热内盛所致之诸证自解

《伤寒明理论》中云:“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明之,谓能止热也。”可见白虎汤在前世医家心中地位之高。

清代名医张锡纯称白虎汤为“千古不祧之良方”。凡病邪入里,阳明热实,“先论伤寒、风湿,皆宜治以白虎汤。”,“凡遇阳明应下证,亦先投以大剂白虎汤一两剂,大便往往得通,病亦即急。”并称其为“避难就易之法”。他认为生石膏性是微寒,只要对症是可以大量使用,非常安全,这也为后世医家扩大了白虎汤的应用范围。


02
麻杏甘石汤

组成: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

麻黄疏泄表邪以消除病因,宣降肺气以恢复功能,并调以疏通腠理,使邪去而肺功可复,气宣而水津得布,气降而水道通调,津行而肺无所滞。

石膏性寒,可解因肺失宣降所致气郁化热。

杏仁辛开苦泄,助麻黄宣降肺气,增强平喘之功。

佐以甘草之甘以缓急,且助于平喘。

柯韵伯称麻杏甘石汤是“大青龙汤之变局,白虎汤之先着”,麻杏甘石汤与大青龙汤主治同为表寒里热证,而由两方中麻黄与石膏用量的不同,可以看出大青龙汤主治表寒较重之证,而麻杏甘石汤主治里热较重之证。至于白虎汤则纯属阳明里热之证,已无表寒可言。

从麻黄汤到到大青龙汤,从麻杏甘石汤再到白虎汤,是病邪由表入里,病性由寒化热,即以表寒到里热的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其先后次序十分清楚。


03
葛根芩连汤

组成: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葛根芩连汤证多由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方中葛根辛甘而凉,入脾胃经,既可解表退热,又能升阳脾胃清阳之气而下利。

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利。

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尤在泾云:“无汗而喘,为寒在表;喘而汗出,为热在里也。是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而解之法。”可见葛根芩连汤善于应对此类表寒里热而里热大于表寒的病症。看到这里,大家或许有些疑问,葛根芩连汤与我们上面所介绍的麻杏甘石汤在治疗的病症上多少有些相似,那我们应该如何应用这两方呢,伤寒论中描述麻杏甘石汤证的原文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由此可见麻杏甘石汤证为太阳症汗后表邪未彻,热迫于肺,或下后,热陷于里所致。而描述葛根芩连汤证则为热陷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热陷的机理相同,但部位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