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特绚丽的织锦——土家锦

 掌染草2012 2016-09-29

土家锦是土家族特有的织锦,是土家族标志性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传统织锦多作为铺盖,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其作为土家历史文化的沉淀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鲜明的民族特点。


通过史料考证和有关文字资料可知,土家织锦起始于西周,初雏在秦汉,基本成型于西晋,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后汉书·西南蛮夷传》所说哀牢夷'织文革绫锦'的'兰干细布',就是西兰卡普的前身,称'武陵蛮'有着'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的习尚。具有悠久历史的土家锦经历了从土家先人的原始纺织物到圈布、賨(cóng)布、兰干细布、斑布、溪峒布、土锦、土家锦的历史发展过程。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有土家、苗、瑶、壮、傣等多个民族的织锦藏品。在此,我馆首次选取五件具有代表性的土家锦藏品进行展示,读者可以欣赏到土家锦独特的视觉美感——大胆精巧的构图、对比强烈的色彩、突出的主题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了解到土家人通过物化的艺术手法表达土家先人在生产生活中建立的对美好事物的认知。

土家族万字八勾纹锦

 MFB009294

187cm*110.5cm

织锦正面

织锦背面

此幅土家族万字八勾纹锦,长187厘米,宽110.5厘米,两端由黑色棉布镶边,中段由三块宽度约为37厘米的窄幅织锦拼接而成。织锦主体纹样为古老的八勾纹,单八勾纹斜向反复连续构图,在棕黄底色的衬托下,纹样显得明快清晰,繁而不乱,具有深沉古朴之美,中心面为斜织,边饰有“卍”字纹。织锦两端挡头为猴子手纹,平织而成。因生活在大山的猴子与依山而居的土家人相对亲近,因此将其作为一种民族的象征来表现,天然自成,富有意趣。

织锦正面细节图


织锦背面细节图

织锦细节显微图


土家族梭罗花纹锦 

 MFB009312   

131cm*105.5cm

织锦正面

织锦背面

此幅土家族梭罗花纹锦,长131厘米,宽105.5厘米,由三块宽度约为37.5厘米的窄幅织锦拼接而成。织锦的主体纹样为梭罗花,传说梭罗花是月亮中梭罗树开的花,在菱形连续排列的框架中,以金黄色丝线加绿、蓝色棉线织成花形,其中小菱形内淡绿色织出太阳花的造型,表达了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与敬仰,织锦上下两端的挡头为猴子手纹。因生活在大山的猴子与依山而居的土家人相对亲近,因此将其作为一种民族的象征来表现,天然自成,富有意趣。织锦抽象性的纹样与强烈对比的色彩显示出手工纬花换色的灵巧和艺术性。

织锦正面细节图 

织锦背面细节图

织锦细节显微图


 

土家族椅子花纹锦 

MFB009308 

106cm*113cm

织锦正面

织锦背面

此幅土家族椅子花纹锦,长106厘米,宽113厘米,两端由黑色棉布镶边,中段由三块宽度约为37.5厘米的窄幅织锦拼接而成。织锦主体纹样为椅子花,各种不同形态的小花嵌装填空。在土家锦出现的大量用具纹饰中,椅子花是最难织造的,据说因其形近似民间木雕镂空的椅子背形态而得名。在织锦两端头织以几何山形纹,与中端紧密细腻的椅子花纹样相对比,整体松紧有度,配色柔和,层次丰富。

织锦正面细节图

织锦背面细节图

织锦细节显微图


 

土家族福禄寿喜纹锦 

 MFB009297  

168cm*110.5cm

织锦正面

织锦背面

此幅土家族福禄寿喜纹锦,长168厘米,宽110.5厘米,由三块宽度约为36.5厘米的窄幅织锦拼接而成。织锦主体以汉字作图案,这是清代改土归流后,在没有文字的土家族出现的织品,体现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和渗透,锦中织有福、禄、寿、喜、王、卍字等,因其以字为图,故无正反颠倒之说,只取其形以及吉祥的喻意。其用色和构图都与传统的土家锦格式一致。整体设色古艳厚重,斑斓多彩,对比中显调和,素雅中见多彩,华而不俗。

织锦正面细节图

织锦背面细节图

织锦细节显微图


 

土家族凤穿牡丹纹锦 

MFB009295 

176cm*116cm
织锦正面

织锦背面

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的打花铺盖作嫁妆。此幅土家族凤穿牡丹纹锦,是土家女子出嫁时所用的被面,长176厘米,宽116厘米,由三块宽度约为38.5厘米的窄幅织锦拼接而成。主体纹样为凤穿牡丹,凤为男子的象征,牡丹为女子的象征,整体色彩明快鲜艳,意在祝福吉祥如意、生活幸福。

织锦正面细节图

织锦背面细节图

织锦细节显微图

土家锦的艺术特色十分显著,其艳丽厚重的色彩、变化无穷的图纹、意象的装饰美都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感观效果。而制作工艺上的限制性和制造者随意的不确定性,形成了“工”而不“匠”、“艺”而不“俗”的特点,为土家锦的艺术魅力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在全国众多的民族织锦系列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钱小萍主编,《中国织锦大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版。

【2】沈从文 著;高雅洁 编,《沈从文说文物:织锦篇》,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研究,服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A座3层

电 话:010-64288067/010-64288261

网    址:http://www./

邮 件:bwg@bift.edu.cn

邮 编:100029

传 真:010-84250852

微信号:biftbw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