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未来军事技术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工农商学兵 2016-09-30

本文由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授权转载,来源:日本防卫装备厅网站/图片来自报告原文,编译:任玮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8月31日,日本防卫省发布《中长期技术评估》报告(下称“技术评估”)。该文件明确了日本防卫装备厅未来20年的技术发展重点和具体方向,旨在引导日本防务科研部门发展“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沿技术,确保日本防务领域的技术优势。

一、提出日本未来军事技术
发展的四大方向

根据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日本现有优势技术领域,“技术评估”明确了日本未来军事技术发展的四个重点方向。

一是无人技术。重点发展自主化技术、编队控制技术和电源技术等。

二是智能化、网络化技术。重点发展具有高度自主性、智能化,且可快速处理海量情报信息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可抵御网络攻击的广域分散情报通信系统技术。

三是定向能技术。重点发展高功率激光、微波等定向能武器以及电磁脉冲弹等。

四是现有装备功能及性能升级。发展武器系统小型化、轻量化能力,以及能提高装备隐身性能和情报收集能力的技术等。

▲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的对应关系

二、明确日本未来重点发展的
18个装备技术领域

“技术评估”提出,日本未来20年应在以下18个装备技术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并明确了每个领域的技术发展重点。


地面移动机器人技术  重点发展体系构造、自主规避及自主任务规划、无人传感器、水下移动等技术领域。其中,体系构造主要瞄准研制多足机器人和类昆虫微型机器人。



无人机技术  重点发展自主化、机型构造、推进系统等技术,重点提升无人机的长航时、编队控制、不依赖卫星导航、自主飞行与作战、战场评估、有人无人协同等能力。



无人舰艇技术  重点发展大型长航时无人潜航器、无人攻击潜航器、协作控制技术、作战人员辅助技术等。其中,无人潜航器重点提升水下自主化、长航时、目标识别、远程侦察、任务协调等能力;无人水面艇重点关注远程操控、自主化、高速航行、辅助作战人员等能力。



单兵装备技术  重点发展助力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可穿戴技术等。其中,助力技术旨在帮助作战士兵减负,维持士兵行进中平衡性以及保护士兵等;人机交互技术重点发展脑机接口技术,以及评估操作者决策能力的训练模拟技术。



核生化爆防护技术  重点发展核生化爆的检测、预测、评估、防护和消除污染等技术。




医疗相关技术  重点发展远程治疗和战术战伤治疗技术。其中,战术战伤治疗技术重点包括3D图像模拟技术和触觉传导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技术  重点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定向能、电磁脉冲弹、电磁导轨炮等技术。其中,导弹技术重点关注与其他装备系统的结合、多目标识别与打击、快速响应、远程打击、广域覆盖、高精度制导、弹体小型化、增强反导覆盖等问题。



未来车辆技术  重点发展车辆系统、车体、动力系统、防弹防爆技术、水陆两栖技术等,解决远程操控、高性能悬架、轻型履带、电力驱动、隐身性能、水陆两栖、车辆和人员防护等问题。



未来舰船技术  重点发展先进舰体技术、综合电力推进技术,解决高隐身性、高生存性、能源供给以及防空等问题。



战斗机技术  重点发展机型设计、推进系统、航空电子设备、隐身技术等,解决高隐身性、机体结构轻型化、大功率发动机、耐热复合材料等问题。



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  重点发展复合尾桨直升机、倾转旋翼直升机等相关技术,实现长航程、高航速、耐冲击、高机动等目标。



情报搜集和侦察技术  重点发展新型雷达、声纳、光电传感器、复合传感器、电磁信号监测等相关技术。



电子战防御技术  重点发展电磁隐身技术以及电磁脉冲防护技术等。



网络空间技术  重点发展网络靶场技术、网络弹性技术、装备系统网络防御技术、自主网络防御技术、网络脆弱性分析、公开情报收集和分析技术等。



指挥与控制、通信、电子攻击技术  重点发展指挥通信技术、辅助决策技术、电子攻击技术、水下网络技术等。其中,辅助决策技术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得的情报,辅助指挥官适时作出正确判断的相关技术;水下网络技术主要指水声数据链技术。



综合评估技术  重点发展综合模拟技术、电子战模拟评估技术等。其中,综合模拟技术主要指在武器系统研发初期使用的作战模拟系统、装备系统性能定量分析模拟系统等。



太空技术  重点发展星载红外传感器技术、太空监视技术、机载空中发射技术、在轨操控技术以及航天器抗毁伤技术。



后勤保障技术  重点发展具有自主制导降落及抗冲击能力的空投技术,以及快速桥梁搭建和码头建设技术。



三、未来重点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为了支撑上述装备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技术评估”认为,日本应重点发展以下具有重大军事应用前景的基础前沿技术:储能技术、太赫兹技术、电磁超导推进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新材料、水下声纳成像技术、量子加密技术、量子测量和量子传感器超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微机电系统、超燃冲压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能量无线传输技术、变形飞行器、触觉传感器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