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涛声阵阵唤起美好记忆

 抹云阁 2016-09-30


“这座洋房以前就是疗养所呀!”“这边原来就是仓库的位置,再过去是三车间,梳毛车间……”前天上午,董德娥和凌妹两位老姐妹结伴来到杨浦滨江示范段,对着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两人感慨万千。身为上海第一毛条厂的老职工,她们曾在这里工作了多年,一辈子最好的岁月都留在这里了。


1975年3月29日,是董德娥和凌妹进厂的日子,身为“74届毕业生”的两人至今记得非常清楚。董德娥是仓库管理员,而凌妹则被分到医务室工作。1992年,凌妹调到中纺机工作。董德娥则在毛条一厂干到1999年,企业减员,她办理了协保回家。之后,董德娥当上了一名居委干部,直到2012年才退休。


在栏杆与防汛墙之间处,有一大片亲水平台。平台设计得很独特,以金属格栅板覆盖,可以透过镂空的格栅板看到下面的江水,江水拍打驳岸的声音也通过这些格栅板传递上来,让人感受到“涛声依旧”。“这个以前都没有的,防汛墙外就是一个烂泥滩,退潮的时候有人下去捉螃蟹……”凌妹说。


“那你们以前上班就能看到黄浦江的风景啊?”记者问。“是啊,不过对面没有这么多房子,就是一些粮食仓库。我儿子也是在厂里托儿所长大的,有时他不肯吃饭,我就抱他到江边看大轮船。”往日的时光,仿佛就在凌妹眼前。“这个码头倒是老样子。”董德娥指着西边紧邻杨树浦水厂的一个货船码头说,码头是外单位的,由于跟毛条厂仓库关系密切,职工经常来往,有一些人后来就谈恋爱结婚了。


看到示范段码头工人扛大包的雕塑,董德娥也很有感触。“这个厂最早是英国人开的,那时候,羊毛都是中国工人一包一包从船上背下来的,很苦的。后来我们进厂的时候就有输送带了,不用人力背了。我那时候还开过吊车,把一大包一大包的羊毛堆起来。”


毛条一厂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建筑是那座老洋房,凌妹曾经常进出。这座英国乡村别墅式建筑,早年是英国老板住宅,解放后曾经做过厂里的“疗养所”,有的职工生病,需要短期观察,就在里面休息。据正在做整修工作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后这里将成为杨浦滨江空间的文化展示馆和游客中心。围绕着老洋房有一个“雨水花园”。这是一片长满了芦苇的湿地,中间有一个池塘,开满了睡莲。这里是一个雨水收集、滞留的场所,收集的雨水可以满足绿地浇灌用水量,雨量过大可以就地消纳和吸收,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而最让两位女士激动的,是花园、池塘上铺着红褐色的金属格栅板。这些金属板上,每隔一段就镌刻着镂空的字样:“1966年,怡和纱厂改名为上海第五毛纺织厂,新怡和纱厂改名为上海第一毛条厂。”“1989年,国家统配原毛计划减少,出现建厂以来首次亏损。”“1991年销售市场开始启动,产量迅速回升,利税相比去年增长十二倍。”“2009年,东方渔人码头二期启动,怡和纱厂历史落幕。”她们拿着相机在这里留影。看着这一个个年份,两人仿佛回到了过去。凌妹指着“1991年”那块板说:“那时厂里效益很好的,给阿拉发羊毛衫、毛毯、绒线……”


杨浦南段滨江的规划设计理念是历史感、智慧型、生态型、生活化。从怡和纱厂到上海第一毛条厂,再到如今的滨江公共空间,这一“历史感”,在两位老职工眼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是的,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而杨树浦路上大工业时代机器的轰鸣声,同样是上海历史的一部分。唤起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人们的记忆,让历史告诉未来,也是滨江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意义。


“没想到现在变得这么漂亮。”董德娥由衷地赞叹,走在富有弹性的健身步道上,望着周边开阔的空间,凌妹说:“今后,肯定会有很多人来跳广场舞的!”


是啊,来到这个滨江公共空间,伴着黄浦江的涛声,在浦江两岸璀璨的灯光映照下,跳上一圈广场舞,该是多么惬意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