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乌赋》全解读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水墨清欢555 2016-09-30
?渔樵江渚,英雄尚义;秋月春风,美女多情。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三国演义】,一壶浊酒,相待知音!


《灵乌赋》,梅尧臣对范仲淹的劝慰之文。


范仲淹生性耿直,看到朝政过失都要理直气壮的批评,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被吕夷简蛊惑君主贬为饶州知州,后又几乎贬死岭南。


范仲淹妻子李氏病死在饶州,他自己也得了重病,在附近做县令的梅尧臣,写了一首《啄木》诗和一首《灵乌赋》给他,劝范仲淹学报喜之鸟,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从此拴紧舌头,不要多事。


范仲淹立即回写了同题《灵乌赋》给梅尧臣,斩钉截铁的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为世人所千古传颂。



《灵乌赋》

梅尧臣

乌之谓灵者何?噫,岂独是乌也。夫人之灵,大者贤,小者智。兽之灵, 大者麟,小者驹。虫之灵,大者龙,小者龟。鸟之灵,大者凤,小者乌。


贤不时而用智给给兮,为世所趍;麟不时而出驹流汗兮,扰扰于修途。


龙不时而见龟七十二鑚兮,宁自保其坚躯。凤不时而鸣乌鵶鵶兮,招唾骂於邑闾。


乌兮,事将兆而献忠,人反谓尔多凶。凶不本于尔,尔又安能凶。凶人自凶,尔告之凶,是以为凶。尔之不告兮,凶岂能吉?告而先知兮,谓凶从尔出。


胡不若凤之时鸣,人不怪兮不惊。龟自神而刳壳,驹负骏而死行,智骛能而日役,体劬劬 兮丧精。


乌兮尔灵,吾今语汝,庶或汝听:结尔舌兮钤尔喙,尔饮喙兮尔自遂。同翱翔兮八九子,勿噪啼兮勿睥睨,往来城头无尔累。


【译文】


乌鸦说的灵是什么?唉,难道是黑色的。人的灵,大的比,小的智慧。野兽的灵魂,大的麒麟,小的马驹。动物的灵魂,大的龙,小的龟。鸟的灵,大的风,小的乌。


贤不及时而用智慧提供给啊,为世人所趍;麟不及时而出马驹流汗啊,纷纷扰扰在修行路上。


龙不及时而见龟七十二鑚啊,宁自保其坚硬躯体。凤凰不及时而鸣乌鸦鸦啊,招致唾骂城镇间。


乌啊,事情将兆而献忠,人反而对你多凶。凶不本到你,你又怎能凶。凶恶的人从凶,你告诉他凶,因此是凶。你不告诉他啊,难道能吉凶?报告而先知啊,对凶从你出来。


为什么不能像凤的时候叫,人不奇怪啊,不惊。龟从神而剖壳,小马背着骏马而死亡行,智慧追求能,每天役使,身体劳累辛苦啊丧精。


乌啊你灵,我现在告诉你,或许你听:结你舌头啊铃你嘴,你喝嘴啊你自己就。同翱翔啊九岁儿子,不要呼喊哭啊不要傲视,往来城头不要连累你们。



《灵乌赋》

范仲淹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


“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诉,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


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


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虽死而告,为凶之防。


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


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兮,驽骀泰于刍养。


宁鹓鹐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


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译文】


梅君圣俞(对梅圣俞的尊称)所作《灵乌赋》,是因对我没有成见没有鄙视,因而做赋给我为劝慰我,我也因此篇文章而勉强回作一片作为应和吧,我们俩对这个因物而发的感慨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的。


“灵乌(有灵性的乌鸦,简称乌鸦吧)灵乌,你就是一个飞禽而已,为什么不高高的远远的飞走?为什么对众人叫来叫去,告诉大家吉凶,却惹人愤怒,进而把你的翅膀折断,把你烹煮?直到死才徒自后悔?”


你的哑哑的声音如同在讲诉,妄加对你的心意揣测:“我之所以有生命有这幅身体,是仰赖天地阴阳的滋养。我生长在慈母所筑的巢穴,依托主人家所栽种的树木。


在母亲艰辛的照顾和主人家宽仁的对待下,一年过去,我羽翼丰满,可以远飞了,但是想要离开,却又眷恋生我养我的地方,想起主人家的宽仁,想对主人有所报答,虽然我的叫声不好听,但是能警示于无形,防范于未然。


了解我的人说看到我会带来好运,不了解我的说看到我会带来厄运。所以我告诉大家反而会被大家加害误解。但不告诉大家灾难的到来会害大家陷于灾祸。主人的恩典不敢忘,我虽然被大家说好说坏,为了防止灾祸的降临,即便是因此而死,也要奔走呼告。


任由桑妖,稚怪在朝堂招摇卖弄,大家都因为害怕而不敢说不好,让王者误认为是兴邦兴国的好事,王者得到真实的消息越来越少,如果有人说出这个真实情况反而会觉得这个人有问题。比如神鸟凤凰和瑞兽麒麟,也被楚人所讥讽,被鲁人所中伤。


但凤凰和麒麟难道会因为楚人的讥讽和鲁人的中伤而不灵验而不给大家带来祥瑞吗?所以说,一旦切割东西就会卷刃的刀剑怎么可以成为神兵利器,一旦被焚烧就会变化的石头,怎么可以称作是宝玉?宁可大声告诉世人并因此被误解而死,也不能沉默偷生。


为什么不学仓鼠,干嘛要仁慈,只管自己丰衣足食就是了?但是想想,如果粮仓都吃光吃净没有了,还能去哪里呢?为什么不学荒城的狐狸,干嘛要讲仁义,深挖洞穴居住就是了,可是城墙倒塌,又能以什么作为依附呢?宁可像千里马因一直到处奔驰而疲累,也不要像一匹被圈养安逸而变成废物的无用的马。


宁可像鹓鹐鸟一样飞翔于云霄却为吃不饱发愁,也不要像鸱鸢一样因为小利而只在草一样高的地方徘徊。你难道没有看到孔子话吗,虽然没有多少,但是四海没有达不到的,你难道没有看到孟子的志向吗,浩然的志向,谁敢说不行呢?


这就是从自己私利的角度考虑事情,和从大局的角度考虑事情的不同。我乌鸦孝敬母亲是天性,爱护我的主人也是天性,人对我有没有评论我还是要那样去做。”


创作背景


叶梦得《石林燕语》云:“范文正始以献‘百官图’讥切吕相,坐贬饶州。梅圣俞时官旁郡,作〈灵乌赋〉以寄,公以作赋报之。”梅赋以乌鸦为喻劝范仲淹不必直言以取祸;范赋遂答之,借乌鸦之言以言志。


范仲淹曾担任北宋京城开封的知府,他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仅仅几个月,开封就“肃然称治”,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政绩。


只要他不再得罪什么朝廷的大人物,本可凭此政绩逐渐获得进一步提升,然而他却生性耿直,不仅不会阿谀奉承,看到朝政上的过失不管是不是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他都要理直气壮的提出批评。


范仲淹发现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便根据自己的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佑三年(西元1036年)呈给宋仁宗。


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吕夷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不仅如此,范仲淹还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的狡诈。


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蛊惑君主将范仲淹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在岭南。


饶州在鄱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对此毫不介意,反而作诗道:“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不久,范仲淹的妻子李氏病死在饶州,他自己也得了重病。在附近做县令的友人梅尧臣,写了一首《啄木》诗和一首《灵乌赋》给他。


梅尧臣在《啄木》诗中劝他不要象啄木鸟一样,啄了林中虫,却招来杀身之祸,面对贪官污吏不要过于耿直;


《灵乌赋》中也是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劝范仲淹应学报喜之鸟,而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外,不要多事。


范仲淹立即也回写了一首同样题目的《灵乌赋》给梅尧臣,他在赋中斩钉截铁的写道,无论如何他都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他始终都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后范仲淹贬谪饶州两年,党项叛乱,西陲吃紧。范仲淹被朝廷重新起用。在平定边患与庆历新政中,范仲淹发挥了柱石作用,并官拜枢密副使(副宰相)。


宋仁宗曾有手诏,要范仲淹等人“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忌”。范一仍其乌鸦作风,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指出:“我国家……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然而,这只直言无忌、真话无忌的乌鸦,即使在尚为开明的宋仁宗治下,只因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的领地,再次遭遇贬谪,庆历新政中辍,社会痼弊依旧。


后来的王安石无力救拔危局,82年后,在外族的进攻面前,北宋王朝轰然坍塌。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资治通鉴,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