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知觉的理解性和整体性 今天的知识点是关于心理学上知觉特性的两个常考点,即如何快速的区分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整体性。这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但又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下面的讲解从知觉的理解性和整体性概念本身及考试做题两个角度去分析,相信能够帮助大家理解更加透彻。 知觉的规律又叫知觉的特征或基本特性,主要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在招教考试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很多人都能区分清楚知觉的选择性和恒常性,但总在知觉的理解性和整体性之间徘徊、纠结,不确定该选择哪一个。今天小编就为你解答。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并且一个人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这句话看起来很抽象,但我们不妨把它分解开来看,”以知识经验为基础”这句话就暗示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看到同一事物得到的结果就不同,更侧重以往的知识经验。比如:氵,有人看到这个偏旁想到的是河,有人想到的是江,还有人想到的是汗,有人想到的是鸿等等,当出示同一事物时,大家看到的结果不一致,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知觉的整体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更侧重整体性。比如:国,这个字最后一笔横被东西挡住了,但是只要是认识这个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国字。并没有什么异议,大家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了。 总结一下:面对同一事物,大家得到的结论不一样,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大家得到的结论一样,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
|
来自: 糖t8hy762h8b2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