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泉这些村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有你们村吗?

 崔素梅 2016-09-30
郄庄
明代永乐年间,郄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到此,去村名为郄家庄。兄弟二人芬前后居住。以后又有其他姓氏迁来,村落自然形成两片。很长时间统称郄家庄,后演化成郄庄 。
枣林
枣林原于郄家庄为一个行政村,即郄氏兄弟中次者居住之地,当时有大片枣林。称为自然村的名称。1961年从郄庄分出,自成行政村。正式定名为枣林。 
南胡庄、北胡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移民,胡姓人家来此定居,取名胡家庄。因人口增加分两片居住。居南者称南胡家庄,居北者称北胡家庄。后演化为南胡庄、北胡庄。
北庄
据查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曾有碑文记载:“洪洞县北庄戎姓迁至……平山县北庄”,北庄之名系山西移民带来的故乡之名。
北降壁
明代《获鹿县志》记载降壁乡有二,即今北、南两降壁,查其村名来历众说不一,其中一说系山西洪洞移民带过来的。
南李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通县李氏来此定居。恰在这时,郭姓人家在唐山(今隆尧一代)避难者回到故乡。李姓移民人数众多,将村名改为李家庄,郭家提出异议,遂经官调解,定名李家庄。
东良政、西良政
原村中有古庙——清正观。金、元时香火旺盛,道士们宣扬温良清高的思想,将所在地名称为良政。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为和睦相处,因袭旧名,仍称良政。
平南、平北
居民系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来。村落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两片。以后人口增加,占地面积扩大,分城两个行政村,居南的称人口增加,占地面积扩大,分成两个行政村,居南的称为平南,居北的称为平北。
山尹村
该村原名三家店,至明代初年已荒无人烟,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到此立庄,因驻封龙山下,取名山下尹村,以后简化为山尹村。
灰壁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立庄,经阴阳先生看风水,在村东和村西各修一座大影壁。用石灰抹成白色,又取名灰壁,曾一度改为灰北,在设地名标志时,由村委会决定县政府同意恢复灰壁名称。
邓村
燕王扫北定都北京后,邓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庄,即以姓氏命名曰邓村,多年后本村邓氏家族自然消失村名仍未改变。
纸房头
纸房头,原名织纺头,系山西洪洞县移民到来后,多以纺织为业,后由谐音演化为纸房头。
东焦
明代洪武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一带部分移民到东焦安居。
南铜冶
明洪武21年——永乐14年,南铜冶部分村民由山西洪洞县移居。
 
编辑制作:宣传部  王进
新闻爆料
电话:0311-820121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