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艺术家画下了自己的案头文玩,它们有个美好的名字叫“清供”

 昵称974066 2016-09-30


原创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长 物 之 志

清供主题绘画邀请展



前几天,“长物之志——清供主题绘画邀请展”在杭州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开幕。

 

早在展讯刚发出时,这场展览就已经很引人关注了,有观众形容说:“这次的作品好可爱啊”。

 

为什么会说这些作品可爱,大概是因为画中的“物”让人有亲切感吧。画中桌案上的砚台、毛笔、鲜花、果蔬、盆栽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

 

在古代文人的家中,这些放置在案头可供观赏的物件,被称为“清供”,是文人雅士们把玩的对象,“清供图”也是中国绘画中常见的主题。

 

这次展览邀请了老圃、尉晓榕、郑力、张铨、李桐、章燕紫、花俊、李金国、姚媛、罗颖、杨东鹰、王颖等12位艺术家,以“长物之至”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清供相关作品。



长物   之志
从一本《长物志》开始



这场展览的源起是一本书,《长物志》。书名可别念错了,“长”念zhang,第四声,“长物”意为身外之物。

 

早在唐宋之际,文人们就热衷于赏鉴笔墨纸砚和古器物,宋代时清玩被认作风雅的标志之一。后来,清玩的范围越来越大,文房四宝、古琴、怪石、石刻、古书画、钟鼎彝器等都算其中。

 


尉晓榕 心供 2016



李桐 醍醐 2016


而明末文人文震亨所著的这本《长物志》,更是“教你怎么玩”的集大成之作。

 

书中分门别类地列举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及香茗的“玩法”,几乎涵盖生活中的一切器物。


“玩物”并不一定会“丧志”。相反地,高雅的玩物寄托了文人的自得其乐的志趣,器物反映了主人的品格和意志,展览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老圃 黑白无二相  2016



老圃 蒜花 2016



长物   之志
艺术家们的身外之物



在展览筹备时,每位艺术家都只拿到了“清供”这一题目,接下来,就是画一画他们常把玩的物件了。

 

罗颖的“清供”系列,画面的主角是太湖石。清逸的笔触下,太湖石坚硬又仿佛会流动,再细细勾勒一丛颜色淡雅的植物穿插其中。

 

罗颖 清供 之一  2016



罗颖 清供 之三  2016


“但凡放在案头的清供小石,都是完美,符合文人的情操。”艺术家自己是这样理解的,“此次我只选择“石”和“植物”,是文人悠闲、自然山水的留恋,更是在掌心把玩山水的感觉。”

 

“药”是章燕紫画中最长出现的元素,这次展览也不意外。她的画很有意思,洒落的药丸、邦迪创口贴,还有摊开的春宫画,看起来有点浮世绘的意思,背后好似隐藏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

 

但其实,这些画作的诞生很偶然。章燕紫说:“胶囊系列是我很早创造的素材,我案头上没有所提到‘高雅’之物,只有颜料器材,所以我想了下我的案头有什么就画什么吧,于是画了卷帘、字帖、逍遥丸。清供都是文人把玩的,所以男性艺术家来我工作室时爱把玩的都是‘清宫’书,于是就全画下来了。没有过多的深刻思考,就是案前小物。取名下午茶,因为创作时轻松、舒服。”


章燕紫 《下午茶》之二 2016



章燕紫 《下午茶》之三 2016

 

老圃的清供,或许是画展中最接地气的。荸荠、藕段、胡瓜、蒜花、葵、梨,都是蔬菜瓜果。这或许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老圃年少时居住的老屋,有一个很大的菜园,种满了花和果蔬。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曾多次打动他,笔下的蔬菜瓜果,在安安静静地讲述“生命是平等的”。



长物   之志
展 品 精 赏



姚媛 山水清供之二  2014



姚媛 并蒂花开 2015



郑力 凝露 2016



郑力 如是 2016



张铨 露华浓 2016



张铨 香似玉人清 2016


王颖 奉花系列之一  2016



王颖 奉花系列之五 2016



李金国 沉鱼 2016



李金国 疏影


花俊 盛世5-1  2016



花俊 盛世5-3  2016


杨东鹰 云栖  2016



杨东鹰 听香 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