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自原始初民的一祖三皇两氏之后,氏族联盟部族此消彼长。先后历经轩辕女娲氏、炎帝魁隗氏、炎帝神农氏、史皇仓颉氏、九黎蚩尤氏、黄帝轩辕氏6大政权。 黄帝轩辕氏政权历经大约461年之后,进入了氏族联盟时代少昊金天氏政权、颛顼高阳氏政权......... 要清晰掌握了解氏族联盟时代自黄帝轩辕氏的政权,不妨先来看看黄帝轩辕氏世系。 按照《史记》及所谓正史记载,黄帝轩辕成为了单独的一个人(与事实上的黄帝轩辕氏政权15世不否)。《史记》中记载说,黄帝之后是他的孙子高阳(帝颛顼)接位,颛顼之后是颛顼侄子高辛(帝喾)接位,帝喾之后是他儿子放勋(帝尧)接位,帝尧之后是堂兄弟夏禹即位。 实际上是存在很大误区的,司马公遵循孔子的《帝系德》导致的是把所有都归于黄帝万世一系,把本是几千年的政权,缩放为某几个所谓的“五帝”,显然不科学。 那么,自黄帝轩辕氏政权历15世,近461年之后的氏族联盟时代又是如何呢? [少昊金天氏政权] 黄帝轩辕氏政权之后,接位的并不是黄帝轩辕氏的孙子高阳(帝颛顼),而是风姓伏羲氏的后代少昊金天氏。 少昊金天氏,来源于风姓伏羲氏。昔日风姓伏羲氏的伏羲有孙辈唤太昊伏羲,他有次子叫该的做了当时的金正,是为金天氏。该与女娲氏族首领皇娥(书戚)有子叫做挚,此子便是伏羲女娲氏政权时代的少昊,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七任帝。 少昊死后,他的族人称少昊金天氏,世世代代居住在穷桑之地,后来氏族发展扩大,不断对外扩张。尤其在风姓伏羲氏迁徙到古黄河下游之后,少昊金天氏成了东夷集团势力最为强大的部族。 当然,一切并非空穴来风。山东泰安大汶口和江苏邳县少昊族聚居区,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鸟夷、岛夷大山纪历陶文图和八卦太阳历图等,这些出土文物有力地戳穿了历代儒家所炮制的“三皇五帝”伪史。 少昊金天氏能成为氏族联盟时代一大政权,得从黄帝轩辕氏政权说起。在黄帝轩辕氏政权初期,少昊青阳玄枵(又名鸷)被黄帝轩辕氏政权封为东夷鸟师大司马,赐姓为己,所以当时的少昊青阳也称作己鸷。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风姓少昊氏改姓为己。 少昊一族的崛起与己鸷有着莫大关系。他曾带领他的族人发扬太昊创立的天文学成就、领导了三苗九黎族的复德复国斗争、与防风氏(方夷)共同开拓了自山东半岛渤海湾向北至东北平原和山地的大片疆域,成为后世的东北九夷、还开拓了大小兴安岭、日本三千群岛至阿留申群岛的广阔地区。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后世为何尊称己鸷为帝鸷、帝俊。 帝俊少昊族传百余世,到了黄帝轩辕氏政权末期,整个帝俊少昊族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二十五个分支的氏族集团,称作东夷少昊集团。直至,黄帝轩辕氏政权末任号次执政时期。少昊族后裔,东夷少昊集团的大酋长清喾率领他们本部二十五族,联合了炎帝后裔共工、祝融、夸父族和蚩尤默氏的九黎三苗族,大举进攻黄帝轩辕氏政权。 最终的结果是黄帝轩辕氏政权,退位称臣。大约公元前4052年左右,己清喾建立起了历经7任,虚纪约264年的少昊金天氏政权。大约 [颛顼高阳氏政权] 少昊金天氏政权,传至大约公元前3790年,末任帝清阳(匠敬)禅位给外甥颛聆,少昊金天氏政权宣告结束,颛顼高阳氏政权开始。 要说颛顼高阳氏政权,得从颛顼高阳氏的先祖黄帝轩辕氏政权首任黄帝姬芒说起。 在黄帝姬芒建立了黄帝轩辕氏政权后,他曾经封少昊氏于西部的若水地区(今甘肃、青海、四川境内),把他的其中一个儿子昌意降封到若水,赐姓为妘,以监视少昊族的活动。颛顼高阳氏最直接先祖,都从黄帝姬芒之子昌意说起。 昌意封到若水,赐姓为妘后,入赘于方雷氏族,发展为强大的氏族,世居于潼关以西北洛河的宜川、宜君一带。传了不知多少代,昌意的后人又入赘于朝云司彘国,生了妘莽。而这位妘莽便是颛顼高阳氏的一世祖。 妘莽其人,先是执掌朝云司彘国,一传数代。直至妘韩流时,入赘于少昊氏族,娶少昊帝清阳的姐姐昌仆为妻,并生子颛聆,也就是后来的颛顼,他是少昊政权七任帝清阳(匠敬)的外甥。 少昊金天氏政权末任帝匠敬时期,少昊金天氏政权已是江河日下。颛聆又天资聪颖,为此少昊金天氏帝匠敬禅位于外甥颛聆。颛聆即位后,改称颛顼,虚纪大约公元前3790年建立起了颛顼高阳氏政权,历任12位执政者,大约411年。 [帝喾高辛氏政权] 颛顼高阳氏政权,是为帝喾高辛氏政权。要论帝喾高辛氏政权,得从帝喾氏族说起。 作为兴起于中国西部的陕甘地区,父系先祖为黄帝氏族,母系先祖为炎帝氏族的帝喾氏族形成于少昊金天氏政权时期。 这个氏族共分为三大支脉,一支在今天的甘肃,一支在今天的湖北,一支在今天的河南。颛顼政权晚期,帝喾族自陈仓(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向东迁移,进入太行山以南的河洛地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且成为了颛顼政权的核心力量,也成为了帝喾氏族的主力军。 整个帝喾氏族,自首任大酋长名叫姜岌起,直至姜喾美,世代服务于颛顼政权。尤其姜喾美当大酋长时,因功劳巨大,被颛顼政权封在了高辛,号高辛氏,也就是帝喾。 姜喾美初期,多次率本部族东征反叛的共工氏族。但当时的颛顼政权已是日薄西山,为保障中原各大部落繁荣发展,有功劳、有实力的姜喾美一族便被推举执政,大约公元前3380年左右,正式建立帝喾高辛氏政权,传21位执政者,虚记大约582年。 [帝挚青阳氏政权] 帝喾高辛氏政权之后,是它的直系后代建立的帝挚青阳氏政权,大约于公元前2799年建立,历17任,虚记443年左右。 帝喾族的嫡传后世子裔曾经入赘于少昊清阳氏族,生子号称玄枵鸷,也作玄嚣挚,袭承了当年少昊“鸷”的名号,成为了挚氏族的大酋长。因此,可以说帝挚青阳氏的先祖为帝喾高辛氏,帝挚青阳氏政权实际上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延续。 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帝挚政权的先祖父系是帝喾氏,但母系血统却完全是少昊东夷族系。所以即便是延续,政权也是分开称。所以所谓帝挚青阳氏,解释的是帝挚代表帝喾父系的下传,青阳氏代表母系少昊族血统。 帝挚青阳氏的建立得从大约公元前2800年前后,海水在逐渐回落的情况下突然反弹,洪水遍地的自然灾害说起。帝挚青阳氏部落的大酋长姜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组织东夷各族抗洪救灾,有计划地向丘陵和山地转移,占领高地,重新划分每个氏族诸侯的领地,广受好评。也正因如此,各大氏族头领联合起来共同推举姜角为执政者,建立起了帝挚青阳氏政权。 [帝尧陶唐氏政权] 同帝挚青阳氏一样,帝尧陶唐氏远祖父系一脉,来自帝喾高辛氏,而帝挚青阳氏更是帝尧陶唐氏的先祖。 帝挚青阳氏政权16任帝姜斯遂(也称帝喾,与帝喾高辛氏的姜喾美不是同一人)曾经娶陈锋氏女庆都,生了一子,取名尧,并封庆都于丹陵(丹丘)。 尧十五岁时入帝都辅政,先封陶邑(今山东荷泽市南陶丘),后封唐邑(今河北保定市唐县西北),倍受帝挚青阳氏政权16任帝姜斯遂(也称帝喾)喜爱,让他辅助长兄鸷(姜匡二)共同协助他治理朝政。但这位长兄鸷,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执政后重用亲信,排斥异己,先后把尧及另外两位弟弟弃和契都赶回到封邑去,天灾人祸下,帝挚青阳氏政权江河日下。 尧内心当然不服,一方面积蓄力量,一方面顺应大势乘机领导北方的氏族联盟抗灾自救,赢得了民心。也正因为如此,最终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部落联盟一起起来,推翻了帝挚青阳氏鸷的统治,大约公元前2357年,尧改国号为唐,正式建立帝尧陶唐氏政权,传6任,大约230年。 [帝舜有虞氏政权] 帝舜有虞氏政权,大约公元前2127于正式建立,传2任,约57年。 讲帝舜有虞氏政权,得从帝舜有虞氏的先祖是东夷少昊*部水伯天吴裔族说起。 《山海经*海外东经》里面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据考证,朝阳之谷就是今山东聊城市的朝城和阳谷的合称,当时的天吴氏族就居住在这里,他们的大酋长叫水伯。 《山海经*大荒西经》里面又讲:“大荒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据考证,天虞即天吴,虞与吴古时常通用,因此天吴氏又称天虞氏。 帝舜有虞氏的发展,得从大约公元前5400年前后,全球处于特大洪水时期说起。 那时,四处被海水吞没。山东丘陵被分割为二,山东半岛已经成为水中孤岛,独立于渤海与黄海之中;今天山东丘陵的东平县西有东平湖,往南有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此四湖为当时山东丘陵的西界,当时东平湖北有朝阳谷、天吴(天虞)山、于集、东阿等皆在海中,是天吴氏族的居所,故称水伯天吴。 后来,大洪水退去后,朝阳谷重新裸露为大陆。各氏族征伐不断。 蚩尤三苗九黎族众被轩辕黄帝族追杀,逃亡至鲁西的东平、台前、黑虎庙等地居住下来,称邹氏; 邹氏与东夷屠比氏联姻,后代成了邹屠氏; 邹屠氏又与天吴氏联姻,后代成了驺虞氏。 到了帝尧陶唐氏早期的时候,唐尧族与羿族联合攻打邹屠天吴联盟所在的朝阳、东平和台前。最终结果是,邹屠天吴联盟惨败,邹氏(邹屠氏)向南逃亡,虞氏(天吴氏)归降唐尧氏族。 之后的虞氏(天吴氏)衰败落魄。再后来落魄子弟瞽叟娶了邹屠氏女子握登为妻,生舜于姚墟。 舜从小以孝闻名于世,能力出众,没多久被帝尧陶唐氏六任尧帝姜密用为主政大臣,还把两个女儿许配于他。舜主政后的数年,网络党羽,收买人心,威望远远超过了尧帝姜密。此一时彼一时,帝尧陶唐氏六任尧帝再也没有能力控制舜,舜成了权倾朝野的首脑人物。 与《史记》说的不一样的是,舜后期不再把尧帝放在眼中,完全把尧帝架空,独断专行。尧帝死后,舜另起炉灶建立起了帝舜有虞氏政权,改国号为虞。帝舜有虞氏政权并没有像舜想的那样,传世多久。没多久,自己被姒禹流放南巡,长孙姚美叔(商均之子)被控制架空。姒禹呢,也最终迫使荒唐的姚美叔禅位。自此,帝舜有虞氏政权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