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发利用史志资源促进东平湖文化与旅游事业融合发展

 黄河与泰山 2016-09-30

(东平湖管理局编志办公室副主任 张吉勇)

东平湖地处黄河与大汶河下游冲积扇区,是黄、运、汶河交汇枢纽和黄河下游重要滞洪区,涉及东平、梁山和汶上3县,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其中老湖区209平方公里,新湖区418平方公里。

东平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集济(古)、黄、运、汶等河流文化与水浒文化于一体,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多彩的东平湖文化。以《东平湖志》为代表的史志记载了东平湖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水系变化、工程建设、经济发展、文化融合、水运交通、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情况,具有很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目前,东平湖已具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汶、运而引江河”的优越战略地位,其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开发利用史志资源,促进东平湖文化与旅游事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东平湖史志为水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可信赖资源

东平湖是经过古大野泽、梁山泊、北五湖等历史演变而来的,史志记载了这一悠久历史的变迁过程。东平湖开发年代久远,根据对湖区青固堆文化遗址调查发掘共含有7个文化层,经科学院鉴定,1~3层属商代文化层,4~6层属于先商文化层,第7层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层,说明该地区在4500年前已开发利用。远古时期,东平湖的发展和变化,是受古济水、汶水的变化影响,特别是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最大。

最早形成东平湖史料的书籍是《尚书·禹贡》,有“大野既潴,东原平”的记载。所谓东原,即在济水之东,据清初胡渭《禹贡锥指》解释:“东原乃汶水下流,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流之患以纾,又竣东原之畎浍,注之汶济,然后其地致平,可发耕作也”。载明了大野泽是大禹治理水害的重要组成部分。济、汶汇于东原,据考证新湖区小安山南之安民亭为交汇处(现何官屯),东原当属大野泽下流;在大禹治水之前,东原是大野泽的一部分,治水后,水源补给减少,又开挖了一些排水沟渠,注入济汶,使水涸出,部分土地可以耕种,水患缓和。

据《史记》载: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入钜野,通于淮泗”,《元和郡县志》记有“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可见汉时大野泽称钜野泽,也包括东平湖一带。

《资治通鉴》记载:后周显德六年“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漕、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五代末,钜野泽就改称梁山泊了。《宋史·杨戬传》载:“梁山泊,古钜野泽,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元代于钦著《齐乘》载“泽即梁山泊也”。梁山泊在寿张县东南七十里,东平州西南五十里,东接汶上县界,汶水西南流与济水汇于山之东北,汇合而成泺,志云:“大野泽下流也,水常汇于此”。上述情景为《水浒传》“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梁山泊的景象描写提供了真实的历史背景。清初寿张县志载:“黄河环山夹流,巨浸远汇山足,即桃花之潭,因以泊名,险不在山而在水也”,是对水泊梁山险峻的真实写照。新编《辞海》梁山泊条目载:“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向北移,环梁山皆成巨浸”,始称梁山泊。从五代到北宋,多次被溃决的黄水灌入,面积渐大。熙宁以后,周围八百里。北宋以来,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以上史载为《水浒传》的构成提供了最可信赖的史料资源依托。

《金史·河渠志》记载了杜充决河以阻金兵,黄河“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金末元初是梁山泊由盛到衰的不稳定时期,水至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涸为平陆,安置屯田”。由于黄河不断决溢,梁山泊不断淤高北移,加之明代“遏黄保漕”策略的实施,梁山泊失去黄水补给涸退,使其分割为近代史上所称的北五湖。

清末蒋作锦《东原考古录》对水系、地名以及河患等进行了考证,“安山湖,原在安民山北,旧小洞庭湖也,明贯小洞庭湖开会通河,置湖岸南以济运,周围八十三里有奇。”与明初设置的安山、南旺、马场、昭阳湖称四大水柜。同时记载:“兰阳河决,湖淤益高,百里沮洳,变为膏壤”,真实记载了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后,湖区湿地变为能耕种的田地;又由于大清河河道深宽不及黄河三分之一,寻常大水,加之汶河来水受黄水顶托,洪水积聚安山湖,即现在的老湖区范围。《东原考古录》对明清时期山、水、闸、坝、地名变迁等进行了科学考证,澄清了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民国22年《黄淮段运河整理计划报告》中初次出现东平湖的记载。从明清到民国时期由于受黄河泛滥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东平湖成为梁山泊唯一遗存水域。1946年人民治黄以后,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理,从自然滞洪区到黄河下游重要蓄滞洪区,现已具有分滞黄汶洪水、调蓄江水供水、排涝灌溉、水产养殖、旅游航运等多种功能。

首届《东平湖志》于1993年出版,续志于2014年完成,该志涵盖区域特征、防洪工程、防汛、水资源开发利用、科技与信息化、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综合管理等。《东平湖志》出版发行是对东平湖文化的一种史料传播形式,它以治理开发与管理为主要内容,融科学性、真实性、资料性、时代性为一体,客观、全面记述了黄河东平湖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历程、主要成就和经验做法,反映了治黄事业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的发展脉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反映黄河东平湖特色和时代特点,充分显现了由传统治河向现代治河的转变。再次展现了从大野泽、梁山泊、北五湖到东平湖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从古至今“人水和谐”的成功典范和违背自然规律将遭到惩罚的沉痛教训之哲理。同时,也彰显了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黄方略,取得了半个多世纪岁岁安澜的辉煌业绩,勾勒了东平湖管理局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构建和谐东平湖管理目标的发展路径。随着南水北调东线的贯通,其防洪、兴利等综合效能的发挥将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东平湖志》的编纂和续修为单位领导、干部职工提供了黄河东平湖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工具书,为关心黄河东平湖的人士进一步认识了解黄河东平湖提供了近距离的窗口。

除《东平湖志》出版以外,东平湖管理局在治理与开发的实践中,先后编纂出版了《东平湖治理与运用》、《东平湖与黄河文化》、《东原问水录》等十几部史志书籍,为东平湖文化与旅游事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历史与地理、水工程与水文化、防洪与经济、人文与景观、环境与生态等历史性、可信赖资源。

二、史志成果开发利用显著,东平湖文化旅游开发资源丰富

以志为鉴,足可资治。东平湖的治理与开发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实施“人水和谐”综合治理与开发过程中无不参考史志资料,确定其工程建设规划和发展蓝图。规划和蓝图的实施,丰富了东平湖文化旅游开发的诸多资源。

1、综合治理工程获“大禹奖”,为旅游开发奠定工程基础。

《东平湖志》记载了淮河“75·8”大水后,推算黄河可能出现46000立方米每秒特大洪水的史料。黄委《关于防御黄河下游特大洪水意见的报告》报国务院批复,东平湖滞洪区是处理黄河下游特大洪水重要措施之一,并要求水库超标准运用,按蓄水位46.0米研究进一步加固措施。东平湖管理局依据史料记载1960年水库试蓄水时发生的险情和历年老湖蓄滞黄汶洪水的经验与教训,经调研提出了《提高东平湖水库蓄洪运用水位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意见》和《对东平湖水库工程超标准运用的规划意见》,为减少东平湖蓄水淹没损失,1990年编报了《关于东平湖水库扩大老湖调蓄能力规划的报告》获批复,2000年编报了《东平湖水库除险加固治理发展规划》,2004年编报了“十五”期间《黄河下游2001-2005年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含不同时期东平湖治理重点和新建续建东平湖退排水工程等。由于运用史志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编制的规划,得到上级的批复,从1976-2015年争取国家各类投资达15亿多元。经过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加高加固了堤防工程、改建了进出湖闸和八里湾闸、增建了司垓退水闸和庞口防倒灌闸、修复了戴村坝工程等。综合治理工程成效显著,八里湾闸改建获水利部“文明建设工地”称号,围坝除险加固截渗墙等3项工程获黄委“文明建设工地”称号,“水泥土搅拌桩高摆喷施工技术”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庞口防倒灌闸等5项工程先后获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2008年东平湖综合治理工程获“全国水利工程大禹奖”。通过综合治理,东平湖滞洪区工程抗洪强度大大增强,工程面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东平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水工程与水环境基础。

2、实施移民问题处理规划,为旅游开发培植移民文化资源。

《东平湖志》载:“东平湖移民外迁,渊源已久,远在30年代由于黄水侵扰即不断有部分群众外逃,50年代初为救灾和支边有移民外迁。1958年水库改建移民外迁,至1960年7月共迁出村庄527个,57405户,27.8万人。1963年国务院确定水库改变运用方式,大部分移民陆续返迁,至1985年返迁人口为27.1万人。1964年编报《东平湖水库移民安置规划的报告》,安排0.59亿元投资进行移民安置,但由于一迁一返给移民带来生产生活上的极大困难。1986年编报了《东平湖库区移民处理规划》,从1987年起,水电部开始安排专项资金1.18亿元用于移民问题处理。1999年第一期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基本完成,完成投资2.6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14亿元,地方自筹1.48亿元。该期项目完成了包括库区交通、饮水、用电、避水安全设施等,移民生产生活有了较大提高。人均占有粮食由1985年的172公斤提高到1999年的281公斤,人均收入由202元提高到602元,初步解决了移民温饱问题。二期规划(2002-2007年)于2001年编报,后期扶持规划及“十一五”(2006-2010年)和中长期规划(2011-2025年)于2006年编报,按照2006年为规划现状水平年,实现十一五期间湖区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经过二期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移民的生产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到2011年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36元。中长期目标的实现把湖区基本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人水和谐东平湖,开发东平湖文化旅游事业培植了移民文化资源。

3、众多人文景观得到开发利用,东平湖文化旅游经济繁荣。

东平湖旧时称“小洞庭”,自然景观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清水秀,烟波浩渺,运河贯通,千帆竟渡,风光旖旎,景色怡人,可见一斑。自古以来,这里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唐代李白、高适,宋代欧阳修、苏辙、文天祥,元代元好问,明代谢肇浙,清代王士祯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游览小憩,并留下无数赞美的诗句,为东平湖山水景观增加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滨湖3县和黄河工程管理部门寻踪历史古迹,对名胜古迹、景观景点、古水利工程等进行了有计划的修复和保护。对忠义堂进行了扩建、修复,改建了莲台寺、黑风亭等一批尽显梁山风貌的景观景点,形成了以大义为主的梁山景区;修复、新建、改建了腊山、六工山、聚义岛、戴村坝景区等一批东平湖水文化旅游项目,形成了以水韵为主的东平景区;黄河管理部门按照《东平湖文化发展规划》实施了一批黄河东平湖工程风景区建设项目,形成了以进出湖闸和八里湾工程群为主的水利工程风景区;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挖掘和修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形成了以漕运为主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景区。加之黄、汶、运三条河流的交融,为东平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吸引游客众多,文化旅游经济繁荣。

4、实施《东平湖文化发展规划》,为旅游开发增添姿色。

近年来,东平湖管理局按照上级要求确立了《东平湖文化发展规划》,在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黄河东平湖工程文化风景区建设,使独具特色的水工程给当地文化旅游事业增色添彩。

东平湖工程复杂,名目繁多,鸟瞰东平湖全貌,别具一格的水工程尽收眼底。方圆120平方公里的水面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环湖一道道高耸、蜿蜒、雄壮的堤防,有黄、湖、清、隔、金堤之分。在实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尊重工程的自然属性,致力于“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的建设,形成了一条绿色景观带或生态长廊,为沿河湖人民群众与游客提供了更加优美和谐的环境。沿河湖百余公里堤防上的20多座涵闸泵站,按其功能分为引、进、出、排、灌、泄、防、控、泵等,可谓应有尽有。一座座水闸泵站,在平原、河流和大堤间耸立,成为一道道别致风景,给乡野增添了些许现代气息。尊重水工程人文属性,修建了小憩凉亭、雕刻工程展示牌,将水文化和工程景观浑然一体,形成一闸一景一风格。现在黄河进出湖闸群、八里湾泄洪提水船闸群已成为游人观光、纳凉的好去处。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和老湖航道的开通,三大(八里湾泄洪闸、泵站、船闸)工程齐居八里湾,恢复旧时大安镇“商旅云集,店铺遍布,运道上下,白天舳舻蔽水,帆樯林立,夜晚桅灯高悬,渔火满天”的“会河帆景”即可重现,仅八里湾工程景点每年吸引游客1万多人。大清河上游的“北方都江堰”—戴村坝,经过2002-2003年的修复,旧貌换新颜,以雄伟英姿、崭新面貌和东平湖遥相辉映。每逢夏秋漫坝过水其情景妙不可言,听其声似如虎啸,雷声阵阵,响彻数里;观其景激流飞瀑,长龙卧波,蔚为壮观。引远近游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黄河东平湖一道道堤防、一座座闸坝,相互连接,星罗棋布,铸就了一道水上钢铁长城,保护着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承载着治水与兴水,兴利与避害,环境与生态,人水和谐的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丰富多彩、水景别致的黄河东平湖水工程及其文化内涵,为东平湖文化旅游事业打造了难得的水工程和水环境资源。

三、开发利用史志资源,融合东平湖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建议

1、注重古文化建设。古文化是人类古文明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深入挖掘史志古文化资源,展现东平湖古文明,对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东平湖文化既深厚又丰富,在景点古迹修复、恢复和移建中,采取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方式方法,从内容到形式多一些古文化、古文明的体现,增加寻踪问根,教化后人的文化展示。既要体现古济水、黄河、汶河、漕运、水浒、移民、商贸、生态等文化特色,又要突出其包容、多元、沟通、豪爽、开放、创新等精神内涵。把品赏水利工程风景和名胜古迹寓旅寓乐寓教之中。

2、与水和谐相处。东平湖的历史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性,既有古济水的传承,又有黄、汶、运水文化的融入,还有水浒文化的特色,其自身文化核心内涵就是包容性。东平湖的历史变迁诠释了它无私和包容,牺牲自己,接纳别人,无怨无悔的精神价值观。保护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是天降大任的神圣职责,接纳汶水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承担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江水是内在功能的永续提升,恢复漕运实现南北政治文化经济交融也是它固有的传统继承。东平湖最大贡献和无限价值均在于水,《列子·汤问》“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古人认为,水乃万物之源、水具有灵性,水有润万物的特性,蕴含着神奇的无限生命力。水工程体现了人与水的相处关系,旅游开发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保护水工程和开发旅游建设的同时必须做到水、水工程与景点景观和谐相处,相互包容,水才能把水工程润衬的美轮美奂,把自然景物润衬的美不胜收,达到吸引游人流连忘返的效果。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和旅游开发单位要秉承东平湖文化核心内涵,相互包容,联袂管控,融合开发。旅游开发单位以水为环境和生态为依托多做文化旅游开发文章;水管单位要发挥好水和水工程资源,为文化旅游开发事业营场造势。

3、尊重历史,适度创新。不管是挖掘和修复古水利工程,还是开发利用古遗迹、古遗址、古景点等,都要尊重历史,适度创新。因为东平湖一带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也有不少可歌可泣的,都值得挖掘开发利用。要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全面开发。做到旧景见新貌,揭示古代人类文明的历史风貌,以昭告后人。新景立新意,展示现代人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趋势,以启迪后人;新景就是新景,旧迹就是旧迹,要尊重历史,不能新旧混合,用新景掩盖旧景,贻误后人。

4、做好四个结合。一是点线结合,形成线通有景点,点多有线连的景观格局,使游人驱车、乘船、步游都能观赏。勾勒好路游线,将水泊梁山景区-京九铁路黄河特大桥-将军渡-黄河堤防绿色长廊-石洼进湖闸群-戴庙微子墓-桑园生态渔民村-八里湾工程群-大安山古运河遗迹-千年古城(州城)-戴村坝等为一线;东平白佛山-稻屯洼生态休闲区-宪王陵-须昌城遗址(老湖景区)-黄石崖-霸王墓-清河门出湖闸群-程公祠-仲子读书处-腊山-六公山-棘梁山-水泊梁山景区等为一线,跨地联合打造以线连点,点点必游的水浒文化旅游品牌,以增加旅游时段和整体观赏效果。勾勒好水游线,结合东平港区建设规划(银山、代屯、王台、流泽和戴村坝港区)开发建设完善各港区与腊山、聚义岛、大安山的水路文化旅游线,营造“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的意境。二是新旧结合,东平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沿河湖古景点、名胜古迹遍布,古工程、现代工程繁多,应做好新旧结合的文章,以实现历史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三是完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当前,有重游轻吃住玩购的现象,甚至各自独立,缺乏互相补充、联袂开发机制,形不成一体化服务,曾出现游客玩不乐、吃不好、住不下,时有被宰的现象。力倡以游为主,完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一条龙服务,管控或带动餐饮、宾馆、娱乐、购物等行业守规经营,相互协调、共同兴业,提高服务质量,把游客留的住,吃的好,游的乐,玩的兴、购物(特产)优,实现以游带动玩吃住购全面发展。四是山、水、路、水工程相结合,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形成“山衬水、水映山、水利工程绕水转,陆路相通,水路相连,相互交融”的一幅自然山水画卷。

5、戴村坝景区开发还有空间。戴村坝开发现在重北轻南,要适度重视南部开发建设,两岸要完善防汛和旅游交通道路,在要道口旁修建游玩吃住购设施,以增加旅游观赏时效和人气。博物馆要增设戴村坝模型,制造人工水流,保证在枯水期让游人有如临“戴坝虎啸”的感觉。在窦工堤南头重建龙神庙(乾隆37年移建一次),让后人和游客瞻仰。重修戴村坝纪念碑有8座,南裹头有近代4座。建议修建凉亭、石凳、观水阁及文化长廊,介绍重修戴坝的历史过程及意义等。可在小汶河堵口处以东建游艇码头和沙滩设施,供游客游泳和乘舟逆水而上体验浪遏飞舟的感受,同时在大水期间在上游由南自北乘艇观赏水景,在下游也可乘船观赏急流飞瀑景观;在南裹头栽植一些美化树种,增加一些生态景观和旅游服务设施。也可在滚水坝南引堤处建小型水力发电站,使其尽显古老面貌和现代气息。在南岸省级和黄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增加一些水利工程科学技术和人水和谐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展示戴坝卓绝的设计理念,传承和发扬传统治水文化、普及水利科学知识,大力宣扬古人一介平民-白英 “身处岩穴而心在天下,行在一时而功及万世”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境界,以此进行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6、重塑历史文化。开发文化旅游资源,重塑历史文化,具有深刻教义。东平是一个以水而生,以水而昌,与水有渊源的地方,曾为国(古)、省、地、县治地,旧时有八大景,古代文化遗存丰富,较为重要的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及革命纪念地500余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深入挖掘和重塑历史很有必要。

重塑历史文化必须真实可信。戴坝为明清漕运,利赖甚溥。在引用史料中发现有几处不可思议的地方。

(1)戴村坝博物馆有“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之说。这一话题一直在争论。第一,从地理分析,南旺是运河水脊,就水而言南多北少,保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应是北分七,南分三;第二,也有非汛期“北七南三”和汛期为保京都安全“北三南七”之说,如是这样,分水石坝的设计是非常复杂和巧妙的,有待科学考证;第三,从《东原考古录》“元明运河考”中“筑戴村坝遏汶尽出南旺,由龙王庙分水,四分南接徐沛,六分北接临清”的记载看,应该是“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说法有官家依据。毛泽东手书“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更是需要科学考证的事。

(2)碑文的收录,要认真研判,以免误传。有的史志收录光绪六年重修碑文有33处错误,把“衝”记为“衡”、“补苴”记为“补葺”、“统辖”记为“统师”。光绪十三年重修碑文有11处错误,把“抚东使者”记为“换东使者”,把“修葺”记为“修茸”,“详载”记为“祥戴”等。

(3)修复景点不能张冠李戴。窦工堤上的许公表颂碑,原未有二龙戏珠碑帽,现带上了碑帽。乾隆37年移建龙神庙从碑帽、坐、身看也不是一体。民国22年张鸿烈、孔令、史介繁3人立重修纪念碑实为两块,不知何故拼凑为四面,错位存放。

东平湖文化古老而源远流长,新颖而博大精深,史志资料内涵丰富,水利工程应有尽有,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利用史志资源,促进东平湖文化与旅游事业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