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年祭孔大典2016年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纪念先贤孔子诞辰2567年。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政府工作人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海外孔子学院代表、孔子后裔宗亲、国际友人、华人华侨、港澳台来宾代表及专家学者等组成的祭祀队伍佩戴黄色绶带,在古装礼生引导下,从孔庙外的神道上开始向孔庙缓缓行进。 上午9时许,护卫孔庙数百年的万仞宫墙大门徐徐打开。祭祀队伍沿中路缓步经万仞宫墙、棂星门行至圣时门,举行孔庙开庙仪式。由圣时门至璧水桥行进途中,古装礼生站立两侧,向祭祀队伍行揖礼,呈现孔子六艺之“礼”。 祭祀队伍随后经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来到大成门前,主祭人员整理衣冠,待大成门击鼓、鸣钟、启户仪式结束后,穿过大成门行至大成殿前的杏坛就位。 9时30分许,祭孔大典正式开始。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在大成殿前跳起公祭乐舞,祭祀代表先后向孔子像敬献花篮。 山东省政府副省长季缃绮主持祭孔大典。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恭读祭文,“天地氤氲,燮理阴阳。衮衮华胄,诞育东方。荜路蓝缕,野居草莽……”最后,祭祀现场所有嘉宾向孔子像三鞠躬。 今年祭孔大典增加了1200名学生、1000名群众代表齐声诵读论语,以增强大典神圣感和仪式感。曲阜还专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考据和论证,对现行祭孔大典的名称、时间、场地、主要程序、重要礼制、祭品祭器、乐舞祝文等加以规范,通过多方论证形成了《曲阜孔庙公祭孔子大典标准》。 祭孔大典上表演的乐舞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集乐、歌、舞、礼为一体,形象阐释孔子学说中“礼”的含意,又表达孔子“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 孔子诞生于曲阜。史料记载,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
![]() ![]() ![]() ![]() ![]() ![]()
丙申年祭孔大典祭文 ![]()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孙守刚恭读 维公元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八,岁在丙申,序在仲秋,值天高气爽、花果飘香时节,山东各界人士、世界各地炎黄子孙、五洲宾朋等齐聚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以至诚之心,崇敬之情,谨备蔬果,献以佾舞,敬祷于夫子及诸贤哲大儒神位。辞曰: 天地氤氲,燮理阴阳,衮衮华胄,诞育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