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止于至善

 乐道子真 2016-09-30
“止于至善”一词出于《大学》篇首开宗明义所说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要说清楚什么是止于至善,为何要止于至善,以及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就必须充分理解《大学》这部经典。

  古代贵族子弟十五岁入“大学”,学习如何融入统治阶级的生活。《大学》这部书是从儒家立场说明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思想、修养方法,以及从政目标。其中所论“修养方法”部分,可以摆脱时代及社会的限制,彰显普遍而永恒的启示,帮助每一个人走上生命的康庄大道。

  首先,为了明白“至善”,须先澄清什么是“善”。依儒家所说,“善”是一个人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譬如,身为父母,要教养子女;身为国君,要照顾百姓;身为公务员,要尽忠职守;身为朋友,要讲求信义。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是我们修养自己、成就人生的必经之路。以个人而言,至善是尽到自己在人际相处每一方面的职责;以社会而言,至善是最高领袖(天子)做到“修己以安百姓”、“博施而能济众”。孔子认为这个目标是连尧舜都觉得难以做到的。至于孔子本人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也正是“止于至善”的具体实现。

  其次,深入探索人为何要止于至善,答案则是因为“人性向善”。人只要真诚,就会由内而发,产生主动的力量,要求自己行善,使适当的人际关系得以实现。孔子所谓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课件行仁需要自己主动;孟子所谓的“人皆有不忍之心”,但须真诚自觉,才可付诸行动。孟子一贯地在“善”与“不善”前面,加一个“为”字,课件他认定“善是具体行为”,人性只是向善,而不是朱熹所想象的“本善”。《大学》第四章谈“诚意”时,有一句“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小人平日就做不善的事,没有什么坏事不做的)。读到这样的语句,谁还能一厢情愿地宣称人性“本善”?

  最后,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呢?《大学》对现代人最大的意义,就是为大众提供了一套修养方法。从天子到百姓,全都要以“修身”为本。在“八条目”中,修身之前的四个步骤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光是第一步“格物”,就形成难解之谜。朱熹认为它是指“穷究万物之力”,王阳明认为它是指“正其心于事物”。前者支离破碎,无人可以做到;后者简易空洞,全靠自由心证,我们的理解如下:格物是指辨别与我有关的人和事;致知是指由此得知相关的善恶判断与行为规范,然后才有可能进行“诚意”与“正心”的功夫。接着所谓的修身,是指修养言行,正是要以善恶及规范为其准绳。这样的理解,才可由前到后“一以贯之”。

  由修身开始,还有“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观念在今日应做些调整,比如“治国”的“国”是指个人的行业与职业范围;“平天下”的“天下”是指与个人生活相关的全部领域。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所以八条目也是永无止境的努力过程。

  《大学》在本书中只占三分之一的篇幅,我们谈的更多的是《中庸》。如果《大学》算是大学本科生的教材,《中庸》就是研究生的课本了。儒家思想发轫于孔子,完成于《孟子》,应用于《大学》,结晶于《中庸》。《中庸》开头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聚焦于人的生命原貌与人生正途。人之道是择善固执,人之性是向善,联系两者的是“明善”与“诚身”。《中庸》以此为出发点,进而把人类与天地万物融合成一个整体来思考,提出一系列让人“心向往之”的描述。人类在世间所能期望的最高境界无过于此,这明显也是另一种类型的“止于至善”。

  儒家有过这么美妙的观点,不论它能否实现,至少我们要尽力学习并认识它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