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孩子管理怒气

 我愿单属你 2016-09-3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10。如果非常愤怒,就数到100。

——美国第三任总统汤玛斯.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




孩子不需要人教他们体验愤怒,这种情绪自动就会出现。大人的任务是教他们管理自己的怒气。


当孩子生气时,千万别拿电动玩具或他们最爱的饼乾试图哄他。哄骗、暂缓或转移注意力,并无法协助孩子学会用健康的方式处理情绪。


由于亲子关系的本性,在培养孩子的怒气管理模式中,父母最有影响力。


这点应该可以激励父母,因为这项影响力给予我们机会去教孩子正向的怒气管理技巧。相对地,如果我们容易大声咆哮或冷战不说话,可能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所幸,大人可以学习改变破坏性的模式,建立更健全的新怒气处理模式。史考特和蒂蒂来到谘商室找我,原因是14岁的儿子麦特有相当严重的愤怒问题,常对父母大吼大叫。   


「我觉得不该容许他用这种口气对我们说话。」蒂蒂说:「我对麦特大吼,然后他一离开,我又对史考特咆哮说,你不该让麦特用这种方式跟我们说话。我整个人崩溃了。或许我才是需要帮助的那个人。」


蒂蒂从小生长在一个所有人都会对别人大吼大叫的义大利家庭,但等吼完时,也翻脸了。史考特则有个偶尔会发怒嘶吼的父亲,当父亲大声时,史考特就沉默。对于愤怒,蒂蒂的反应是吼叫,史考特的基本反应则是沉默。他们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特定反应,如今也把不良的怒气管理模式建立在儿子身上。






通常,大人不会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直到他们观察到自己儿女对怒气的反应。很多时候,孩子这面镜子会反射出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事。麦特在儿童期的时候,蒂蒂就是用大吼大叫来表达她对麦特的愤怒,现在麦特也用类似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怒气。


我和蒂蒂、史考特经过几次会谈,帮助他们在开放、爱与不指责的态度中分享彼此的愤怒。之后蒂蒂和史考特对麦特说,他们明白自己处理怒气的模式实在缺乏建设性,他们正在接受谘商辅导。


麦特听了似乎很高兴,虽然他当下没讲太多,然而这对父母知道儿子其实收到这项讯息了,因为有天晚上当蒂蒂让气氛开始有点紧张时,麦特就说:「妈妈,我觉得你必须拿小卡对著爸爸唸喽。」


蒂蒂说:「麦特,我想你说得没错。谢谢你。」


最让蒂蒂和史考特感到惊讶的是,两个月后的某天晚上,麦特拿著小卡走进房间,唸了以下一段话:「我现在觉得很生气,不过别担心??我没打算要攻击你们。但我真的需要你们帮助。这个时间合适吗?」夫妻两人放声笑了起来。


麦特说:「拜託,我是很认真的耶。我现在很生气,我需要和你们谈谈。」他们给予麦特全心的关怀。麦特正反映出他从父母身上看到的转变。蒂蒂和史考特正在学习用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怒气,他们的儿子也是。当身为父母的人学会以更健康的心态掌控自己的愤怒时,就有资格与能力指引孩子处理愤怒。



父母的开导很重要



孩子必须有人教,才会繫鞋带或骑脚踏车,也需要有人教他们如何掌控愤怒。孩子只会用两种方式表达怒气:言辞与行为。每一种方式都可能是正向或负向的。


以行为表达时,孩子或许是以推挤、敲打、丢东西、拔头髮,或以头撞牆来传达怒气。显然,这些都是负向的生气反应。相对地,离开房间、从1大声数到100,或者到外面散步等方法是因应生气的成熟行为反应,可以让孩子冷静下来,採取有建设性的心态处理愤怒。


就言辞方面,孩子可能会大声谴责,或者可能用脏话骂人,这些全是破坏性地使用言语呈现愤怒的方式。成熟的孩子或许会坦承自己正在生气,并且说出自己的烦忧。家长的任务就是引领他们,协助孩子在处理怒气时朝更有建设性的模式迈进。






如果孩子气愤地对你大吼大叫,这时聆听就好。冷静地询问问题,让他们的怒气表现出来。你询问的问题愈多,就愈能专注地聆听,孩子的声量也有可能减小。将焦点放在孩子生气的理由,而不是表达愤怒的方式。孩子一旦觉得自己受委屈,气愤就不会消失,直到他们感受到大人听到与明白他们的不满。


你可能会问:「我应该让孩子对我吼叫吗?」


吼叫显然不是应对愤怒的恰当方式,然而当下你必须听听孩子的焦虑,之后再来谈论分享烦忧的更健康方式。


有些家长会期盼家中十几岁的孩子要比大人更成熟一点。


我记得有个青少年在我的谘商室说:「我爸对我大吼大叫,要求我不准对他吼叫。」


当家长说:「以后不能用这样的口气对我说话,你现在闭嘴,回你的房间」时,孩子会因此埋下怒火。



如果父母不倾听孩子的不满,又不试图理解他们为何会有这种感受时,孩子的愤怒会深藏心底,之后就会在行为举止中展露出来。


心理学家称之为「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 aggressive behavior)。孩子外表看起来是消极、被动的,内心怒火逐渐增加,最后就会以负面行为表现出来,例如成绩退步、尝试毒品、性行为、「忘记」写功课,或者做出一些他们知道会让父母不高兴的行为。


如果父母了解这一点,就必须在孩子生气时尽全力聆听,仔细听出问题重点,试图理解,并找到解决方法。


这不表示父母必须对孩子要求的事一切照办。孩子的愤怒经常是曲解的,换句话说,它是出于认知错误,并非绝对错误。它是由失望、未满足的欲望、挫败的心情触发的,未必和真正的坏事相关。你可以协助孩子询问两个问题来决定愤怒的正确性:

1、「做错什么事?」

2、「我确定掌握真相吗?」


孩子生气时,大人可以提出的建议是,让他们从1数到10(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就算到100),直到怒火冷却下来为止。接著要求孩子完成以下的句子:


「我生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次的生气经历都给了父母一个机会,引导孩子度过生气历程、处理问题,以及找到解决方法。一旦做了这项从旁引导的任务,孩子会变得较能够成熟地以言辞表达自己的愤怒。


遗憾的是,随著亲子间的萤幕时间渐增,这类的教导机会愈来愈少。



网路上的怒火



你家孩子生气的原因或许不是由于他们将时间用在萤幕上,而是与大人相处的时间太少。

很多孩子会挫折、难过与生气,因为他们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必须和萤幕争宠。过去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场域,如今已变成大人的讲电话专区。有位妈妈无论在车内、公园或庆生会上,都是戴著免持听筒讲电话。虽然这个行为看似稀鬆平常,但对你的孩子传达出什么讯息呢?


如果孩子不时听到:「宝贝,等我1 分钟,我在讲电话。」可能会让孩子以为,妈妈花在我身上的时间,远不及电话裡的事情重要。


大人纵横线上人际关系的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习惯传递给孩子,这是活在数位时代的新挑战。


科技对儿童造成的问题之一就是:网路允许匿名者,这可以掩蔽使用者,让他们以为不必承受任何后果。孩子或许对其他人不会当面说憎恨与气愤的话,但他们可以登入电脑利用假名留下愤怒的贴文,或者传送不雅的电子邮件。因此,孩子会彼此在对方身上发洩怒气和挫折感。要伤害他人,比过去更简单容易,只要按下一个「传送」键。


孩子在迈入青少年阶段之前,可以开始教他们网路礼仪。当孩子已经有能力传简讯或电子邮件时,就该教他们在网路上适合与不适合谈论的内容。你可以传递的讯息是:「我们明天会在大门口找你」、「今晚我想吃披萨」或者「谢谢你今天倾听我的遭遇」、「我真的很喜欢你的衬衫」??但利用电子装置表达愤怒的事都不准做。你不会对当事人当面说的话,也不能在网路上发表。如果孩子学会利用社群媒体造谣辱骂,报复惹自己生气的人,长大成人时,会更难改掉这样的坏习惯。务必教好你家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处理怒气,別遺禍在萤幕上。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