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药量不同,药效相差千里

 ptzhangyh 2016-10-01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药量不同,药效相差千里

中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的,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为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中医衍生出了很多的学派和理论,例如补火派、滋阴派、扶土派等。但是无论何种学派,最终他们的治病所选用的方法大致都是相同的,依然以中药方剂为主要治疗手段。中医经历了这多年的发展,中药方剂如汗牛充栋,每种疾病都可以套用很多的方剂治疗,但是由于每个医生的水平见地不同,他们的治疗结果也是相差甚远。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药量不同,药效相差千里

中医的学术传承几千年来主要以师带徒的形式来维系,随着现在医学院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医学学府学习中医知识,但是人们也渐渐意识到,院校教育有很的局限性,更多的时候只是起到了传承中医文化,接触基本理论知识的作用,而无法真正的培养出像张仲景、孙思邈之类的大家。

其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有着中医文化的独到之处,很多时候人们即使通过了多年的学习也仅仅只是在中医门外徘徊,无法真正的深入进去,去了解中医的独到之处。就拿师带徒这一中国独特的医学传承方式来说,师傅与徒弟开的药物一样,效果也不尽相同,中医有一句话叫做“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中药的药量不同,效果也是截然相反的。今年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为大家介绍几种临床常用中药,不同的剂量在药效方面的差异。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药量不同,药效相差千里

桂枝,应该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可以治疗感冒、心悸、风湿、弊病等等,但是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药量不同,桂枝所起作用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在临床处方开药时,桂枝用到12g以下,可以用于治疗上半身的疾病,例如感冒、上臂酸痛、头痛等,而桂枝用到12g以上,药效可以下行,主要治疗下半身的疾病,例如下肢风寒湿痹证。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药量不同,药效相差千里

金钱草我们是治疗结石类疾病的常用药,可以起到化石、溶石、排石的作用,我们在临床多用三金排石汤,主要成分就是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临床效果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多医生反映,用了这个方子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们看了他开的处方,金钱草的用量都是30g以下。其实金钱草用到30g以下,仅仅会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而用到60g以上,则会起到溶石、排石的作用。现在很多临床医生药物用量这么少,怎么会起到作用呢。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药量不同,药效相差千里

所以笔者也想在这里说,我们在现在很多人喜欢用西医的方法来验证中药作用,其实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来证明中医的作用,对于中医中药的研究,不能仅仅着眼于它包含什么成分、含有何种物质。不同剂量的药物,在方剂的配伍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其疗效是截然不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