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做菜最好不要放味精?

 pgl147258 2016-10-01

“做菜最好不要放味精”这个说法本来就是胡扯,也就无所谓“为什么”。

味精是谷氨酸钠,蛋白质经过消化之后就会释放出来。最早的味精是日本人熬煮海带汤之后得到的,现代工业化生产则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来得到。这个过程跟酿酒、酿醋、酿制酱油没有本质区别。

对味精的恐慌来自于“中餐馆综合征”,但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确认这种现象的存在。目前,美国FDA和欧盟EFSA都把味精列为安全性最高的等级,不限制使用量。

各种伪科普中列出的“味精使用禁忌”也都是一知半解、以讹传讹。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比如高温),味精会失去鲜味,从而使得其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但也并不是变成了有害物质。

关于味精含钠,使用未经会增加高血压风险的说法更是想当然。人们做菜的时候,是通过加入各种调料获得理想的咸度。就像加了酱油,再加同样多的盐就会过咸,所以正常做菜的时候加了酱油就会减少加盐。而味精跟盐有“协同效应”,即加了味精之后,可以使相同量的钠(包括来自于盐的钠和味精的钠)产生更高的咸度。也就是说,在菜中加了味精,在获得相同咸度的前提下,实际上有助于降低钠的摄入量,从而有利于健康。

简而言之,做菜中放味精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放了之后的味道自己喜欢,就可以毫无顾虑地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