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飞侠:中药的煎服方法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16-10-01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自古代“神农尝百草”以来,人们用中草药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延用至今,经久不衰。而汤剂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熬中药”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汤剂的制作对煎药用具、用水、火候以及煎煮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历代医家对于汤剂的煎法很为重视。如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意思就是说治疗效果如何,药效发挥的好不好,中药煎的好不好是一个关键。

  目前大家煎中药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认为中药煎的时间越长越浓越好

  实际上中药煎煮时间的长短,火候的大小与你所煎煮中药的性能有关。并不是煎的时间越长越浓越好。比如你是治疗外感疾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感冒。因为这类中药通常属于气味芳香的药物,含有一些挥发性有效成分。时间煎的长久有效成分就容易挥发性,而影响疗效。所以解表药一般煎煮时间不宜过长,煮沸后5分钟就差不多了。而一些滋补药就应该文火久煎,时间宜长一点

  2、为节约时间,直接加水煎煮。

  这是错误的方法,中药在煎煮前应该有一个加冷水浸泡的过程。因为中草药大多以植物为主,内含许多组织细胞,纤维等。先加冷水浸泡,就能使水分充分进入组织细胞中,进行渗透、扩散、溶解过程。从而使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60分钟。切记不能加热水浸泡,因为许多中药富含淀粉、蛋白质等成分,加热水浸泡容易糊化使成分很难溶出。

  3、有些特殊中药需先煎,没有在该药先煎前把其他药先行浸泡。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先煎时,就把其它不用先煎的中药先浸泡。道理和前面一样,应该让其它中药有一个浸润的过程和防止淀粉糊化。

  一、汤剂正确的煎煮方法

  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3、煎药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4、煎药方法:第一步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2~3厘米为度。第二步加热煎煮。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也可煎一次服用一次。第三步掌握好煎煮的火候和时间。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先武火后文火,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用文火煎15-20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中间可用筷子搅拌1~2次,不可频频打开盖子,以防挥发。第四步过滤,取汁服用。

  5、特殊煎法: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主要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贝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生石膏、龙骨、牡蛎、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煮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香薷、砂仁、白豆蔻、沉香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大黄、钩藤、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主要指那些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青黛、旋复花、滑石、车前子、薄黄及灶心土等。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的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也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等。

  (5)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兑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物,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牛黄、麝香、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等也须冲服。

  二、服药的方法

   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2、服药温度:汤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性药宜热服,热证用寒性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现真热假寒者当寒性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性药冷服,此即《内经》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服用方法。

  三、忌口

  “忌口”是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中医非常强调这一点,民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由于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中医所讲的“忌口”也有一定道理。像湿热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品,而寒凉病症就应忌食生冷、寒凉的东西。如结肠炎属湿热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而狗肉性燥,不适合此时补养。民间服药忌口讲究更多。当然有些忌口不一定有科学依据。但有些忌口被专业人士认为有一定道理。如服人参时忌萝卜。另外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浓茶里含鞣酸很多,与中药同服会降低疗效,应以喝白开水为主。

   按照传统习惯,服用人参及同类制品期间,要忌吃萝卜,认为萝卜会消减人参补益作用。但是在各类古籍中又不乏人参与萝卜同用以治病的例子:如《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黄芪研末,红皮大萝卜蘸食,治阴虚血尿,亦可治沙淋、石淋(泌尿系结石)。”明代名医傅青主“以人参配萝卜,治倒饱中满与气虚,食不消化等病。”《本草新编》记载:“人参得萝卜,其功更神。”由此看来,服人参忌吃萝卜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两者同用,取其消补配合,扶正祛邪,相行不悖,相得益彰,对某些疾病还是特殊的治疗效果,萝卜不但没有影响人参的补益功效,反而能减少副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