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碑一千年

 徒步者的收藏 2016-10-01


《何君阁道碑》是一件与“道”有关的汉代刻石,它记载了汉代一次道路修筑的情况,头顶“汉隶第一碑”的名头。不过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离奇身世。


宋代大学士洪适撰述《隶释》,收录了258种汉代著名书法碑帖,洪适大赞其中的《何君阁道碑》拓片,曰:“东汉隶书,斯为之首,字法方劲,古意有余……使人起敬不暇……”后人同样深以为然,这块碑的书法随之被推崇到极高的地位。


吊诡的是,这些人其实都没有真正见过这块碑的真身。


原来,宋代兴起博古风,隶书专家晏褒到雅州(治今雅安雨城区)担任知府,结缘《何君阁道碑》,并将拓片传递给洪适。南宋末叶,蜀地战火连年,人烟荒芜,《何君阁道碑》就此神秘失踪。后世屡屡有人表示要寻找此碑,明代也曾短暂现身,但终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刘大建,四川雅安荥经县民建乡小学校校长,退休后在当地乡政府从事文案工作,就是他让世人再次见到阔别千年的《何君阁道碑》。


他一边引我前去参观,一边叙述起刻石的发现过程:“20039月初,同事牟建听说我喜爱书法,便告诉我荥河南岸钻山洞附近的岩壁上有古文字。国庆节的某天中午,我沿着河岸寻找至‘钻山洞’的山崖下,因树枝很多,视野受限,毫无收获。无奈,坐在一石头上抽烟休息,待起身离开时,隐约看见一处岩壁上有线条的痕迹。拔开树枝和青苔,刮去泥巴,终于找到了刻有古文字的红铜色岩壁。”


“钻山洞”是上世纪40年代修筑川康公路时所凿的山洞。1950年这条公路被整修为108国道,山洞被毁,但两端粗大的岩块尚存。如今靠河岸端的岩块上竖立了一尊战士塑像,《何君阁道碑》就在此塑像的下方。据说国道从岩壁的顶部通过,离《何君阁道碑》垂直落差仅四米,不禁使人流下一阵冷汗。


刘大建说:“当时我还不知道钻山洞的古文字意味着什么。后来带着工具再次来到这里,砍开一条小路,用河水洗净沾在古文字上的尘泥,印了两张拓片。回家后,将拓片中能识出的文字告诉了书法老师秦启华。专家又来考察,这才确定就是《何君阁道碑》。”专家认为,这方石刻的价值一在于书法,以篆作隶、削繁就简,是书体改变期的杰作;价值二在于证史,它见证了汉代统治者在西蜀地区兴建道路、开疆拓土的艰难历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