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瞿塘峡地区历史沿革

 陆安桥1871 2016-10-02

 

    瞿塘峡所在的奉节地区开发较早,先秦时期,这一带曾是巴庸的领地,西周初年,建有夔子国,属楚。周匡王二年(前611),庸人叛楚,秦人巴人从楚师灭庸,巴得庸鱼人之地,名曰鱼复。周慎王五年(前316),秦灭巴,奉节地区归秦。在周赧王元年(前314),秦置巴郡,建此地为鱼复县。或按《秦本纪》所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1]据《汉书.地理志》,西汉时此地为鱼复县,隶巴郡,有江关,设有江关都尉,桔官。[2]这一带自古盛产柑桔,《汉书.货殖传》曰:“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3]

    东汉初建武元年(25),公孙述在此处东山称帝,依山筑城,号为白帝,其山后世遂称白帝山,山城亦名白帝城。公孙述败,归汉。三国时此地归蜀,蜀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退军鱼复,改鱼复县为永安县。西晋初沿用永安县名,设三巴校尉,治所设于白帝城。太康元年(280),改永安为鱼复县。萧梁改为信州,鱼复县隶之。郦道元写《水经注.江水》中曾提到此处的永安城,但当时已经荒败。同时的赤甲城,也有记述。其曰:“江水又东,径永安宫南,刘备终于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其间平地可二十许里,江山迥阔,入峡所无。城周十余里,背山面江,颓墉四毁,荆棘成林,左右民居多垦其中。……江水又东,径赤甲城西,是公孙述所造,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千丈,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树木。”[4]西魏改鱼复县为人复县,属信州,后又改为阳口县。北周天和元年(566)时,县治自白帝城迁往瀼水之西,即今旧奉节城。至建德五年(576)复回迁府治于白帝城。唐武德三年,改信州为夔州。唐时设夔州总管府,辖十九州县,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夺,”的忠君爱国思想而改夔州为奉节,改人复县为奉节县。前蜀此地隶于夔州。宋于乾德二年攻占夔州,宋时置夔州路,上管渝州,下管施州等七州二十一县。宋咸平四年,迁县治于瀼西。至元十二年,元军攻破白帝城。十五年,恢复夔州路建置,辖川东北,鄂西三十二县。二十二年迁路、府、县治于瀼西(今永安镇)。明洪武四年,攻破夔州。成化十年,郡守李晟建砖石城墙,东南487丈五尺,西北487丈五尺。明在此地设有瞿塘卫千户所,明崇祯六年七年,张献忠二破夔州。十七年,张又自湖广入川破夔州。清顺治五年,明宗室朱容藩自称楚世子,天下兵马副元帅,建行台于夔州。康熙元年(1662)四川总督李国英军驻奉节。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部将王公良据夔州。康熙十九年,清军收复夔州。康熙四十一年(1708),二湖二广之民入川垦荒入籍者日多。光绪十四年九月,夔州知府汪鉴,主持修建瞿塘峡路,自白帝城起至状元堆止,约三十里,次年夏竣工。宣统三年,同盟会起义,清知府成昌降。民国二年,裁夔州府,县署入居府署。

    1949年12月,奉节县解放,隶于四川省万州地区。重庆设直辖市后,奉节划入重庆市辖县。2002年,奉节因三峡工程,将县城由永安镇西迁至三马山。

奉节不但是军事要隘,而且地处大山深峡,道路艰辛,历代都被目为贬官之地,《汉书.萧何传》:“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这一气风,至唐宋亦然,因此,许多杰出的人物都失意于此。

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梅尧臣等都到过此地,在艰险旅途之后,此地的如画江山,丰富历史与巴歌蛮舞,古朴民风,使他们深受感动,撰写了许多优美诗篇。后代文人墨客,面对峡江胜景,也作有大量诗歌,故夔州文风亦受浸润,号为诗城。

 

    巫山县处于奉节县东,先秦时期这里就生活着少数民族中的庸人巴人僰人等。传说中禹分九州,此地隶属于梁州。巴之立国亦早,夏后启的臣子孟涂“司神于巴”,主管巴人讼狱类的事务。《竹书纪年》中即记有:“帝(夏启)使孟涂如巴莅讼。”[5]《海内南经》也说:“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於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6]

     至汤灭夏后,巫山尚有其臣民,说明当时这一地域已经与中原文化有了密切的交流。至商末,武王灭商时此处有庸国,其中心大约在湖北,领域大致覆盖这一地区。庸国武士作为周人的重要部队参与了灭商战争。周初在宁河下游与长江一带则建有鱼复国,春秋时宁河流域先为庸国之邦,后为楚巴之地。《春秋》文公十四年:楚人、秦人、巴人联合灭庸。战国时此地先为楚国势力范围,《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前361),……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7]其后秦惠文王时,秦大举南扩领地,“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公子通封于蜀。……十三年,……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8]至秦昭襄王时,“二十六年……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9]到了秦始皇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10]。秦时,此地设有巫县,隶黔中郡。汉高祖元年更郡名为“临江”,五年复故,汉景帝二年再改郡名为临江,中二年复故。王莽时此地隶荆州。东汉设巫县。

    三国时期,至建安十五年(210),刘备据蜀,分巫县另立北井县,治于今巫溪县城。

    蜀章武二年(222),蜀失此地,复隶荆州宜都郡。吴景帝永安二年(260),巫县为建平郡治。晋武帝时并入巴东郡。东晋与宋、齐、梁,北朝西魏不变。隋开皇年间隶于信州,大业年间隶于巴东郡。唐时隶于夔州,清时县入奉节,清雍正时复设大宁县,隶于夔州府,民国初依旧,至民国三年改名巫溪。建国后,县隶万县地区。重庆设直辖市后 划为重庆属县。

    三峡地区由于处在深山巨壑之处,耕地稀少,历史上人口比之中原与四川盆地,长期处于人口稀少的状态,明清之后,人口方才剧增。明初曾有湖广、江西、陕西、江苏、浙江等省人口奉旨移民入川,人口有所增加。但当时人口总量亦不为多。据明正德《夔州府志》,奉节县“旧册计四百九十八户,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口。正德七年(1512)册计四百九十九户,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口。” 当时巫山县比奉节人口稍稠:“旧册计六百八十八户,共五千一百八十四口。正德七年(1512)册计六百九十六户,共五千二百五十二口。”[11]

 

    长江瞿塘、巫峡、西陵三峡中,据《水经注》,惟巫峡得名较早,西陵是吴黄武三年由夷陵改设,原系一地名,恐其峡名也是此时所得。

    瞿塘峡何时得名,目前还不太清楚,但可以断定,瞿塘峡并非这段峡谷最早的名字。据《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厥势殆交。北岸山上有神渊,渊北有白盐崖,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土人见其高白,故因名之。天旱,燃木岸上,推其灰烬,下秽渊中,寻即降雨。常璩曰:‘县有山泽神渊,旱时鸣鼓请雨,则必应嘉泽。《蜀都赋》曰:所谓应鸣鼓而兴雨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溯所忌。瞿塘滩上有神庙,龙至灵验。剌史二千石径过,皆不得鸣角伐鼓。商旅上水,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今则不能尔,犹飨荐不辍。……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12]从郦道元所述,广溪峡居于白帝山东,为三峡之首,峡北有白盐山,峡长三十里,都与瞿塘峡相合,则瞿塘曾名“广溪峡”。而瞿塘乃是峡中一滩之名,后世称其为瞿塘峡,盖因瞿塘滩而起。道光《夔州府志》引旧《府志》:“瞿,大也,塘,水所聚也。又秋冬水落为瞿,春夏水涨为塘。”[13]

    瞿塘峡亦名夔峡,夔本是一地名,先在今奉节县东,后移于奉节,奉节古名夔州,瞿塘之上口最险狭处即名夔门。瞿塘峡也曾名为西陵峡。《舆地览胜》夔州下:“瞿塘峡,在州东一里,旧名西陵峡。”[14]

    也有将瞿塘峡混称为三峡、巫峡者。晋人左思《蜀都赋》中也提到三峡:“经三峡之峥嵘”,注曰:“巴东永安县有高山相对,相去可二十丈左右,崖甚高,人谓之峡,江水过其中。”[15]从所描述的情况看,地在永安,即今奉节,所指就是夔门。古人有上峡之称,如上峡水,是一泉,其地就在瞿塘中,瞿塘在三峡之最上。宋人李石诗瞿塘峡诗曰:“我行江南上峡来。”中就说到上峡。明人诗中也有“上峡舟航风浪多”之句[16],上峡也许是瞿塘峡的又一称呼。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航运的咽喉地带,三峡航道是沟通巴蜀与楚湘吴越的水上大通道。瞿塘峡两山夹峙,扼大江航道,地形上易守难攻,一直是古今军事要地,号为巴蜀咽喉,历史上这里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争。战争的重点是争夺这处战略通道,尤其是瞿塘峡口的瞿塘关。可能自战国始,这里就设有关卡。秦汉时设江关,有军队驻守。以后多个朝代更是设铁链锁江,以为防御之具,白帝城就是最重要的江防基地,历代相沿不绝,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是不可轻视之地。如今此处存有许多古代军事遗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