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独摇芝先生提倡的“旧身不改”看传统道教的太阴炼形术

 鹰击彩霞 2016-10-02

独摇芝先生原文摘录:

葛洪对下的定义,抓住了最本质的一些外部特征,他是这样下定义的: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其有道,无以为难也。

注意旧身不改的用词,就是生命形态不发生转化或变异,始终为同一人,符合恒道亘古不变的特性,所以最接近道,最为难得及可贵。所以古之圣人,将长生之道,称为道之极也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处于变异之中,只有道,始终如一,自本自根,是造化之主,所以,道又有别名,老子称其为,后人称其为不二等等;

修道不离身,离身道不真。仙家之道,始终不离身,所以是至道,凡离身之道,都不是真道,都不符合道的本质属性

太乙小编查了道教经典,原来传统道教秉承这个观念如此坚定,甚至有一派神秘而令人有些恐怖的太阴炼形术,真是“死了都要活”,绝不向死神低头啊。

神秘太阴炼形术微探:

第一种是“说经十遍,枯骨更生”。

《度人经》记载,元始天尊“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又说:“大行梵炁,周回十方。中有度人不死之神,中有南极长生之君,中有度世司马大神,中有好生韩君丈人,中有南上司命、司箓、延寿、益算、度厄尊神,回骸起死,无量度人”。

《度人经》中记载的念道教宝经可以使人再生,以及掌管生死之神可以“回骸起死”,属于他力救济。如果很难让人信服的话,那么我们来看道教典籍中其他一些修炼使得再生的另一种自力救济方法。

第二种是太阴炼形:魂魄未散,真一内守,可待生机。

《真诰》云:“若其人蹔死适太阴,权过三官者,肉既灰烂,血沉脉散者,而犹五藏自生,白骨如玉,七魄营侍,三魂守宅,三元权息,太神内闭,或三十年二十年,或十年三年,随意而出,当生之时,即更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复质成形,乃胜于昔未死之容也。真人炼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谓也。天帝曰:太阴炼身形,胜服九转丹,形容端且严,面色似灵云,上登太极阙,受书为真人。赵成子死后五六年,后人晚山行见此死尸在石室中,肉朽骨在,又见腹中五藏自生如故,液血缠裹于内,紫包结络于外。夫得道之士暂游于太阴者,太乙守尸,三魂营骨,七魄卫肉,胎灵掾气”。

这段文字出自贞白先生陶弘景真人的《真诰》,其中还举例说:传说赵成子死后五六年,有人在山上看到赵的尸体在石室之中,肉体腐烂了,但是骨头还在。又看到赵成子的腹中,重新长出五脏,和各种人体组织、血液、经络等等。这是得道之人,暂时在太阴(阴间)游历一下而已(读到这里,太乙小编有些惊吓连连啊。想起陈撄宁临死前,也不想火化,希望土葬,大概也想最后搏一搏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