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31期:对话太极推手的 “听劲”问题

 文苑书店66 2016-10-03

2015-12-07 23:26

第431期:对话太极推手的 “听劲”问题

作者/陈雄 ⊙ 编辑/张宏婉

导读太极拳推手胜负的关键是听劲,听劲是懂劲的前提,不但手上要听,腰胯亦要听,更重要的是脚上要听,步法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胜负的关键。且听陈雄老师讲“听劲”。


对话太极推手的 “听劲”问题

问:太极推手中的“听劲”是什么意思?

答:“听劲”是太极拳对练推手的劲路术语,是指对劲力信息的感知和认识,辨知对方劲路和动作变化的感觉称为“听劲”。

问:“听劲”在太极推手中处于哪个地位?

答:前辈说:“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发。”把“听劲”放在“听、懂、走、化、发”之首,列在了前提的地位,足见先人对“听劲”的重视。

问:由什么决定听劲感知灵敏度的高低?

答:是由拳架和听劲基本功、推手功夫的深浅所决定的。走架时全身放松以外意要注于神,神要覆盖全身,观注全身各处细微的动静,这样经久练习全身触觉自然发达。听劲基本功由于没有应对他人攻防动作变化和输赢心理的影响,所以心静体松比较到位,练出听劲的质量也较高,对练推手时,不比劲力,专注于对手的劲路变化,来提高充实自己的听劲能力。

问:以闭眼推手提高听劲的练法,功效如何?

答:以闭上眼睛与人对练推手提高听劲的练法,这是完全依赖接触部位的触觉来探听对方的消息,这种练法的创意来源于盲人特好的触觉。我认为这样练法虽然注重于肌肤的触觉、耳的位听能力和心灵的感知,但还是缺失听劲的完整内涵,所以不大看好其功效。少了眼观的觉察,客观上是影响听劲的质量。比如说,推手时盯住对方的眼睛和肩膀,可以帮助判断对方较大动作的变化。再有闭眼的练法,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平衡,也影响了整体松沉。“听劲”是太极推手对他人劲力、劲路、动作变化的一种综合判断,要充分利用身体对“听劲”的功能和潜力。注意体悟这个“听劲”内涵哦!

问:“听劲”是用什么器官来“听”啊?

答:“听劲”是耳听、眼观及周身肌肤触觉,觉察和心灵、神经系统的感知。我恩师林墨根先生对此指出:“如何识别对方的来劲?以我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配合起来,对方的来劲是迟还是速,是刚还是柔,是沉还是浮,他的方向、企图、动机,都要把这些情况探察清楚,这就是知彼的功夫。”

问:推手时双方的两手至始至终都在接触,已有肌肤、肉骨触觉的劲力、劲路感知,此时“听劲”还需要用“耳”来“听”吗?

答:耳朵是接收声波及维持身体平衡与识别位置的器官,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从这个名称上可以看出,耳不光是听觉器官,它还是位觉和平衡感受器官。在推手训练中位觉和平衡感受器官的灵敏度会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而增强。从耳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可以看出,耳朵能够感受人体位置变动或直线变速运动以及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存在于人的内耳中,是个位觉感受器,所以太极拳的“听劲”的确还需要用“耳”来“听”。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到的是头部的位置变动或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而不是单个肢体的某个动作变化,换句话说,只有当整个人体以一个整体为单位发生位置变化或直线变速运动时,位觉和平衡感受器才能将正确的信息传入大脑。所以,只有头部的位置变化和全身的位置变化一致时,也就是只有把太极拳练到“周身一家”时,在太极推手中,位于人头部耳中的位觉感受器所感受到的人体方位和速度变化的信息才能成为支配全身的方位和速度变化的准绳。

问:用于听劲的身体部位只限于手臂和手掌吗?

答:在推平圆、推立圆、单推手、双推手、定步四正推手、活步四正四隅推手、大捋推手中,双方的两手至始至终都在接触,所以看见听劲的身体部位在大臂、肘、小臂、手腕、掌心、掌背、手指。如果对练推桩守桩与散推较技,用于听劲的身体部位则不限于手臂和手掌,原则是对方推按到我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听劲。胸、肩、腋窝、腹、肋、腿等部位都可以用来听劲。

问:听劲的运动规律要把握好哪些要素?

答:听劲的运动规律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五个要素,一是相互之间的触摸点(着力点),二是劲的大小。三是劲的刚柔变化。四是劲路的虚实转化。五是劲的运动方向和路线

问:什么是“听劲”的技术手段?

答:“沾粘连随”是 “听劲”的技术手段。

问:“听劲”有几个阶段?

答:听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骨感听之,二是皮感听之,三是毫感听之。何谓骨感?骨感是之初学者皮感不灵,待拿、挤、按受制时,才知自己已经被动,方才紧急应变。何谓皮感?皮感是指以心意为统率,以沾、粘、连、随为根本,以肌肤为主导,在推手时,以肌肤感触觉察彼之左旋右转、上起下落及轻重变化。带拳练到相当高级阶段时,内气非常充足,能体现出周身空灵,周身各处皮感相当灵敏。此时与人交手,定是先有毫感传至皮感,在毫感传到皮感的一瞬间,已能做出极端灵敏准确的反应。所谓毫感,就是工夫达到五阴五阳(阴阳相等)的境界时,周身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身心进入遗篇灵境、化境,那时毫毛皆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之劲初触我毫毛,我之劲以如彼之骨髓,到达了拳论所讲:“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地步。

问:练好听劲要具有什么功夫?

答:练好听劲要有心静、松软、轻灵的功夫。在与人推手时,听劲是用心去听的,用身体去感应的;肢体松软了,做到了屈伸自如的沾粘连随,就能进行全程听劲;只有手上轻了,所谓“伸手如把脉”,才能以较高灵敏度听到别人身上的劲。在与人推手时,这样就能敏锐地感觉到对方劲力的大小、动向、力点以及其虚实变化,而我自身的劲力大小、动向、力点以及其虚实变化,则不为对方察觉。

问:本门有哪些专练听劲的基本功?

答:主要是摸墙式听劲练法,亦有人称为“抹墙式听劲训练”,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听劲训练方法。在训练中,墙是一个参照物,是一个“尺子”,它是训练者为训练“不顶不丢”而制定的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训练者以墙为尺度,手不离墙,在墙面上做划圆和四正手的单操练习。手臂伸出后,既有向外的膨力,又有适度的弯曲而利于变化。用意体会手臂外侧、掌心、掌背、手指与墙面似挨非挨、不即不离的感觉。具体练法和讲解见于我的《练习听劲的抹墙功法》教学视频。

问:前辈对推手听劲所说的“挨皮不透骨”是怎么回事?

答:“挨皮不透骨”,亦有人称为“刺皮不刺骨”,就是与对方肢体接触挨及的是手的皮毛,尽量不要透到肌肉或骨骼。使对方没有多大的感受,为的是不让对方了解自己,而自己却能清楚地知道对方的劲路和企图。

问:老练家对推手听劲所说的“用脊来听劲” 是怎么回事?

答:有位老练家说:听劲是太极交手的基本,一般来说是以皮肤触觉,再以意听劲。很多人在经过一阶段的推手练习,最能体会的是手上听劲灵敏了许多,对方来劲手上就能变,但这种东西到一定层次就长不了了,因为那是梢节。再往下应训练用脊来听,因为这里离发力点最近,这里听清了,发出的东西总会比对方快。拳经有云“多误舍近求远”。说明许多人只知道手听和手发,于最直接的离最近发力点的听和发却不知道,这就是误在“舍近求远”。

问:“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内涵是什么?

答:“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句话来自经典的王宗岳《太极拳论》,这是太极拳听劲的形容词。形容知觉的敏感性达到很轻、很快的程度。这种听劲功夫要做到平心、静气、精细、神明,称量对方轻、重、快、慢的内在变化。长期研练体悟,做到如一根羽毛加上手臂就觉得分量在增加的本事;蝇虫飞得快,但当它象停下来歇脚在某一点的地方,脚还没停落,我就发觉它的行踪,这时多么轻灵的听劲功夫啊。对方听劲不好,就不能迅速觉察我内在的变化,是人不知我;我听劲比对方好,就能迅速觉察对方内在的变化,是我独知人。只有这样轻灵的听劲功夫,才能有战胜对方的优势。太极拳推手胜负的关键是听劲,听劲是懂劲的前提,不但手上要听,腰胯亦要听,更重要的是脚上要听,步法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胜负的关键。

问:老练家说的听劲“称重”是怎么回事?

答:推手时,自己的双手好比一杆秤,以听劲的方法在与对方双手或其他肢体部位称量对方虚、实、轻、重、沉、浮、快、慢的内在分量和变化。

问:老练家说对方的 “硬点”、“滞点”是怎么回事?

答:“硬点”是受制于对方来劲而动不了的肢体部位,“动不了”似硬物那样,所以俗称“硬点”,一般是松不了的造成肢体僵硬。但从“舍己从人”的角度上说,太极推手不是找对方的硬点,而是找自己的硬点。只有你自己没有任何不圆、不顺,才能够感知对方的劲力,发现对方的硬点。“滞点”是对方不能灵活变化、不舒服之处。如我感知对方的滞点并控制住了,对方就不敢再用力顶碰,若顶碰,对方必自跌出。

问:听劲中的 “肢体听,心意听,神意听,随意听。”是怎么回事?

答:“听劲”是太极拳对敌时对对手的一种综合判断。听劲可以“肢体听,心意听,神意听,随意听。”而这些“听”中,所“听”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 “听”,是太极拳独特语意环境下产生的感念。 “肢体听”大概意思是讲,用自己的肢体接触对手的部位去感触对手,去判断对手,以期准确、精密、全面的了解对手。而这一过程是在粘随对手时的运动中完成的。“肢体听”到底听些什么呢?个人感觉: 1、听对手劲源。看看对手的劲是从他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发出来的。腰胯源、脚跟源、背脊源、肩肘源、掌腕源的劲各不相同。而太极“听”劲,要求在对手“先发未至”、“欲发未动”时将它感觉出来。 2、听对手劲的方向。太极拳的劲往往会有折叠,听劲要求感觉出对手劲路真正的方向,不为所惑。 3、听对手劲的端点。要求将对手“先发未至”、“欲发未动”时的劲,欲作用己身的目标“听”清楚。看看对手是想打我的中轴还是命门还是其他地方。“听”与“化”与“发”是相关连的。几乎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听即是化,化即是发。拳论云“粘即使走,走即使粘”就是这个道理。听劲的高级阶段便是“敛神听细雨”的境界。用神来听,用意气来听,而且听得入细入微。知道对手阴阳变化,知道对手劲路、经络中的“尺寸分毫”。4、听对手劲的大小。5、听对手劲的运行速度。6、听对手劲道的刚柔变化。7、听对手劲路的虚实转化

问:有位太极名师说:“既听他人之劲,又听自己的劲”,怎样认识这句话?

答:听劲是“粘(黏)”的基本工夫,全面的听劲包含了“听自己的劲”及“听他人之劲”。“听自己的劲”就是要了解自己本身的动态,举手投足皆要清楚,都要全身一致,若不明白自己内在的变化而要“听他人之劲”者,无异于缘木求鱼者。能明了自己的内在变化后才能“听他人之劲”,“听他人之劲”是要了解他人内在的变化,清楚对方那里用劲使力,那里紧张,来之势、去之路为何,这样才能黏附重量在对方身上。

[本文摘自《博击》2015年10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