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得重视太极拳的根基:这次,我们来谈一谈“力”!

 武道网 2020-07-02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传榜2015十大网络国学公号

文 | 张岐

编辑 | 鹿鸣

每每谈起太极拳,很多习练者大都提倡“用意不用力”,甚至把力说成是“气”弄的挺玄奥的,迷惑和延误了许多人。

其实,太极拳归根结底,还是拳,是拳就离不开实践对抗的活动。要对抗体现拳术的技击功夫,就离不开力的活动。所以说一个真正想致力于拳术技击实践的人,就必须对力的概念、练力、用力做一番研究,最起码也要动动脑筋,这一点对太极拳以及推手、散手也都不例外。

首先对力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决不能迷信、盲从、人云亦云。      
     

我们的太极拳技击训练,特别是推手训练,真正要出功夫,必须从力量素质训练入手,绝不能轻轻地划,慢慢地推,生怕顶着,那是练不出真功夫的。

其实,力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样的,人体的力是生物力,是肌肉松弛和收缩产生的,有力源、力的传递和着力点。由自身产生发于外的,都是内力,由外部作用到自己身体的力才叫外力,除此,其他的解释都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人身的内力可分拙力(也叫死力气、笨力、硬力、僵力、生来就有的自然之生力)。活力在武术中称为劲,也称内劲。内劲是经过训练所得的,不同的训练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劲道,不同的技法,会有与之相匹配的劲道,太极拳技击的劲道有许多就是这个原因。它是搏击的标志之一,是技击运动的固有特色。       

人体的拙力是生来就有的,活力是后天经过生活、劳动训练的实践得到的。各行各业,不同的人手上身上都有不同的活力。那么通过太极拳技击对抗运动,技法的训练,也同样产生了与太极拳对抗技法有关的活力,这就是太极拳术常讲的内劲劲别。为了尽快地训练活力,就必须在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及其效率方面求答案。



如何去除拙力,转化为“活”力?

第一是本身的力量训练:


如李亦畲、郝为真师徒用80多斤重的铁棍训练一样,这是历来各门各派练武之人都首先重视的。    

第二,就是寻求力的作用效率:

1

减少力在自身体内的无用消耗

这就是对抗练习中由开始的拙力大而顺、顺而活,再到灵而敏的用身体逐步去寻找省力的方法;

2

最大限度地提高打击作用到对方身上的效果

即通过对抗练习,使自身逐步寻找用力的高效方法,关键的时候可以使内力瞬间聚于一点而突然爆发出来,发出无坚不摧的作用。           

这就是说,要发挥作用力的效果,即训练到用身体说话,发劲时机得当,攻击部位恰当,力量用的巧妙。这就是太极内劲活力的完整概念。         




“理不通,艺不精”,可见内劲并不是一种神奇的意、气,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体生物力。

按现代生物原理,人体内的力是由肌纤维的收缩和伸张产生的,它不等于人体的重量,可能大于或小于体重之力。

例如,一个人的瞬间爆发力可以达到体重的2~3倍或还要多一点。这样的力量可以把一个击出几丈以外。经常进行发力训练的人,会使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和更大的伸缩性。

“运动如百炼钢”,是肌纤维的最大收缩;“发劲必须沉着松静”,是肌纤维的最大伸长。           

其根在脚(借助地面的反弹力),发于腿(传导),主宰于腰(上下肢合聚身力),形于手指(发放出去),由脚而腿而腰,总须(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完整一气,无微不到的发劲方法,就是体内力的汇聚、传导和发放,只有弄懂这一人体发力机制,通过对抗性训练,才会发出“极沉重、极刚强、极迅猛、极干脆、无坚不摧的劲力。     

推手比賽是非常激烈的技击对抗,双方胜负往往决定于一机之得失,如果采用一般的民间推手决胜负的方法,二人闭着眼晴或不正视对方,互搭双手在“听”对方的劲,当对方稍一有力,另一方或卸或截其力,使对方身体稍微摇晃一下,就判对方为输。这种“听”劲在激烈的推手对抗比赛中是没有价值的。

推手练习必须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动真格的”进行对抗搏击练习,不怕出大力流大汗。

在训练中对于每个动作,每一技法,都要一丝不苟,劲透全身,勇力雄,筋骨劲,勇猛顽强,吃苦耐劳,使全身充滿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根基牢固,功夫过硬,气力雄厚,技能提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