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双峰石牛镇奇人,八本堂私塾校长罗亦平!

 冰川无意 2016-10-03


双峰“八本堂”私塾位于双峰县石牛镇,此八本堂,并非曾国藩故居的八本堂,但却和曾国藩故居有一些因缘:创办者是双峰人的一位奇人——罗亦平,他的老家石牛与曾国藩故居荷叶相邻,他的曾祖是罗泽南先生的族弟,罗泽南先生是曾国藩的挚友,曾公弟弟的老师。因有此因缘,罗老师创此学堂,是以国学培育弟子的私塾。


其私塾取名亦取自曾国藩的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准,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宴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今天笔者与双峰和莊酒店的彭总同行驱车一个小时,来到八本堂所在地双峰石牛镇探访罗亦平校长。



八本堂坐落于石牛常汉境内2.5公里处,公路之侧一栋三层现代建筑。进门能感觉到书卷气息很浓。入门大厅就是教室,老师的办公室位于大厅的右侧,室内摆设装修都是中式风格,墙壁上挂着甲骨小篆书法比较多。




罗校长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我们教孩子,应当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教正确的东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教会孩子的衣、食、住、行。因此他教孩子遵循训诂为本。在训诂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正确的生活,正确的面对自己周围的世界。他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体制教育几乎是逆向而行,他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学甲骨文,读《论语》,《道德经》,把国学的思想与理念学汇贯通之后再教他们其他的学科。




在我们与罗老师谈话的过程中,不时有孩子端来茶水,水果,花生等招待我们,罗老师介绍这些活平时都是孩子自主去做的,彭总向罗老师提问,学校是否配有生活老师,罗老师告诉我们整个学校就他一个老师,平时每天就上两节课,其他的的时间孩子们有练习书法,有弹奏古典乐曲,甚至还有打坐念经,课余时间挖土种菜,体育锻炼,以耕读文化为本。到高考前半年,罗老师会教学生数理化知识,并学其它文化。有学国学的经历为本,弟子们能很快精通其余学业,高考考上二本学校完全不成问题。罗先生对此颇为自负——其一子一女也在此学习。




而学生平时的生活,包括做饭洗澡洗衣服等等都是孩子们自己自理,学校目前有在读学生20个,年龄最小的才2岁多,最大的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还包括罗老师自己的两个孩子。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外地,有来自长沙,娄底,上海等地方,还有罗老师收留的几个孤儿,听说最近还有两位博士生慕名而来学习。




这些学生中还有几位是学生的家长,也在此和孩子共同学习读书,其中一位学生的家长就有自己以及亲戚的4个孩子在这里学习,她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二楼与三楼,在二楼有一间打坐室,家长告诉我们他们每天早晨都要在这里打坐半个小时。




书法室的墙壁上挂着的都是学生的书法作品,这位家长妈妈拿起学生练字的草稿满脸谦虚的说,自己孩子的书法比她的写得还好。




在二楼的女生宿舍这位家长向彭总介绍了私塾的一些情况,也对笔者解释了一些对于罗老师这套教学模式完全脱离体制教育的一些疑惑,她说她的孩子在这里已经读了两年书,以前一到放暑假的时候她就会带孩子回到娄底的家里,让孩子把现在义务制学校教学的课本在家自学一个星期,然后找娄底学校的老师监考,让孩子按照现在学校的考试标准考试,最终孩子的考试成绩让老师和家长都惊叹,能达到学校同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上水平,和在正规学习读几年的孩子相比,她的孩子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在私塾就能学到所有的知识,听这位家长的描述,感到她对自己孩子在这里读书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




三楼的阳台有一个诵经文的角落,家长告诉我们,每当孩子们有情绪或烦躁的时候会到这里读读经文,能让心静下来。




参观完教室下楼,恰逢孩子们开始准备晚饭,今天的晚饭是做包子,孩子们正在自己动手和面做包子馅,彭总顺手揭开餐桌上的饭罩,看到他们中午吃剩的午餐,四个碗中全部都是素食,冬瓜和南瓜都不削皮就煮着吃。




我问他们每天吃素食吃得惯吗,家长妈妈说她比在自己家吃得还多。




室外有一块很大的水泥坪,一位中年男人正在晒谷子,罗老师介绍说这些谷子都是他们自己地里产的,他们种的粮食还是绿色环保的不打农药,据说当地的农民曾经质疑罗老师的稻子不打农药不会有收成,然而最终的收成丝毫不比打了农药的差。




与罗老师交流达两小时,感觉老师的思维天马行空,各种话题都能应答如流,侃侃而谈,毫无倦意,期间谈到他对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等看法,老师以他的一套理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的见解在我们常人看来似乎比较独特。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业,老师也是很有自信的,认为他的教育完全可以颠覆传统的应试教育,他还提倡素食对身体的好处,最后告别时赠予我和彭总各一本书《饮食与健康素食的利益》。




回来的路上,与彭总讨论了对这位奇人的看法,一致认为罗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说完全认可却也值得提倡,崇尚自然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有很大的好处,孩子们也乐意接受这样的学习状态,但谁也不能保证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就一定能比平常的孩子聪明,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对于家长来说,要让自己的孩子完全脱离正规化的义务制教育也是一种挑战,毕竟孩子的未来是不能拿来做实验的。




回家后整理了一下图片写下此文,笔者对于罗老师的这种办学精神心生敬佩,现在的社会人心都很浮躁,散漫。人人都在追求利益更大化,能像老师这样潜心教学,安静做事的已经很少,在他的熏陶与培育之下,我想他的弟子将来都会是优秀的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