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阳”的地名由来

 茂林之家 2016-10-04

在古语中,何谓“岳阳”?岳者,《诗诂》称:“山高而尊者岳。”《说文解字》称“岳,大山也。”阳,《尚书·禹贡注》:“山南曰阳。”

史料记载,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隽县西部始建巴陵县,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置巴陵郡,辖巴陵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巴陵郡为巴州,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巴州为岳州,元巴陵县属岳州路,明清属岳州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岳州府,巴陵县改为岳阳县。

1960年1月2日,析岳阳县城关镇、城陵矶镇为岳阳市。1962年10月20日撤销岳阳市,复为岳阳县城关镇。1964年9月22日置岳阳专区。1970年岳阳专区改称岳阳地区,1986年1月17日,岳阳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岳阳市。

“岳阳”的地名由来

神话传说

《山海经》有传说,四川有大蛇,曰巴蛇。按甲骨文考证,其实巴就是蛇,巴字上面的的长方块原本是一椭圆中加一点,代表蛇头,下面的弯勾代表弯曲的蛇身。“巴蛇吞象,三岁而出其骨”。可见蛇其之大;夏时后羿为民除害,上射十日,下杀洪水猛兽,到四川追杀巴蛇,大蛇无路可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岳阳;顺江而下逃至此处本想躲进洞庭湖里以藏身,却不料后羿紧随而至,于此地斫而杀之。死后蛇骨堆积如丘,此地是有“巴丘”之名。

巴丘其实就是城中的天岳山,一处长宽不过300米,高度不足十几米的小山丘。唐开元四年(716年),左丞相张说,因与丞相姚崇有隙,被贬为岳州刺史。上任后,在城中天岳山的南面建有官邸花园并楼台一处,称南楼,雅称为岳阳楼。后因南楼年久失修,后人遂将南楼重建,并迁址于天岳山以北约四里地的原鲁肃阅兵台处,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三层、六方、斗拱、飞檐的楼阁,因已不在天岳山南,便不再称南楼,只称其雅号岳阳楼。

此后,文人墨客来此游览,将岳阳楼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使岳阳楼名声远播,于是,巴陵城渐渐被称为岳阳城。

“岳阳”的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代属楚。周敬王五十年(前505年)就在这里筑起了西糜城,是为境内建城之始。秦并六国,岳阳市大部分地区属长沙郡罗县。西汉时属长沙国下隽县。建安十五年(210年),东吴孙权在今平江县东南的金铺观设汉昌郡,这是岳阳市境内之始。

三国公立之时,东吴派横江将军鲁肃率万人屯驻于此,修巴丘邸阁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建立巴陵县。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置巴陵郡。郡治设在巴陵城,从此岳阳城区一直作为郡治所。南朝宋元嘉十年(439年)置巴陵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巴陵郡改为巴州。随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巴州为岳州。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改岳州为岳州路。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岳州路为岳州府。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开辟岳州为通商口岸。

“岳阳”的地名由来

民国二年(1913年)废岳州府,巴陵县改为岳阳县。民国三年(1914年)5月置武陵道,岳阳县属武陵道。民国五年(1916年)10月裁撤武陵道,岳阳县县划归湘江道。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岳阳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立第一行政督察区,辖有岳阳县、浏阳县等10县,专署驻浏阳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调整为8县,专署改驻岳阳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20日,岳阳县和平解放,属长沙专署管辖,1952年9月长沙专署改名湘潭专署。1960年1月2日,析岳阳县城关镇、城陵矶镇为岳阳市,由岳阳县代管。1962年10月20日撤销岳阳市,复为岳阳县城关镇。1964年9月22日置岳阳专区,1970年岳阳专区改称岳阳地区,地区驻岳阳县。1975年10月29日,恢复岳阳市,与岳阳县同属岳阳专区管辖。

1981年10月20日撤销岳阳县,并入岳阳市,隶属岳阳地区。1983年2月8日,岳阳地区撤销,岳阳市升为省辖市。7月13日,复置岳阳地区,行署驻岳阳市。1986年1月17日,岳阳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岳阳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