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轶伦:心室初始向量的形成

 yp23555 2016-10-04



心室初始向量的形成

田轶伦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间隔支的解剖与心电图是一个已经延续百年的课题。并且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热潮。近年,关于间隔支的心电图表现和临床意义再次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就间隔支的解剖与心电图形成机制做一简要回顾。


一、间隔支的解剖

(一)早期研究

早在19世纪末,著名的学者His确立了His束的解剖学概念的同时,就已经观察到左心室内存在特殊的网状结构。但由于当时基础电生理学的局限,并未完全明确左室传导系统的功能与分布。

1906年,日本学者田原教授确定了房室结的解剖部位与基本功能,同时也观察到左心室内的特殊网状结构,并且确定这一结构在组织学上与房室结和希氏束相近。但由于当时心电图技术尚未得到普及,而且基础电生理尚未兴起,因此,左室传导系统并未引起基础生理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此后,著名的心电学大师Lewis对室内传导系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并在其著作中展示了左室传导系统的解剖学特征:首先,其呈现明显的网状结构;其次,在希氏束近端似乎可以分为几个较大的分支(图2-7-1)。尽管当时Lewis等学者也致力于解释心电图中Q、R、S等波形的形成机制,但是,或许是因为当时仅仅拥有传统三导联心电图,临床对于室内传导异的认识尚未开始,所以Lewis也并没有对这一结构给予命名。此后几十年,关于室内传导系统的研究趋于沉寂。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图2-7-1  Lewis著作中的左室传导系统染色照片


(二)新的热潮

随着1945年Wilson教授创立胸前导联,到1952年Goldberg加入加压肢体导联,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问世。由此,心电图诊断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室内传导异常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

1964年,阿根廷心电学大师Rosenbaum出版了著名的心电学专著《心脏半阻滞》,明确提出了左心室传导系统中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的解剖结构,并确立了“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心电图表现。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同。

当时,Rosenbaum并没有明确论述间隔支,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心电学工作者认为左心室内的传导系统只有两个分支,即左前和左后分支。但是,Rosenbaum的专著也开启了室内传导系统研究的又一个热潮。仅仅几年时间,关于左室传导系统解剖学更为详尽的研究结果陆续问世,而间隔支的概念也由此正式确立。


(三)间隔支的解剖学

首先,大量的尸检结果表明,左束支进入左心室后主要有三个分支(图2-7-2):①左前分支,向左室前上方走行(前乳头肌),很快分成细小分支;②左后分支,向左后方走行(后乳头肌),较为粗大,可视作希氏束在左心室的延续;③间隔支,沿室间隔向前下方走行(心尖部)。

图2-7-2 左室传导系统示意图

其次,间隔支很快就发出细小的次级分支(即浦肯野氏纤维),直接与室间隔心肌细胞连接。

另外,间隔支的形态和起源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但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变异,其走行和支配部位基本相同,即沿左心室间隔面、向心尖部走行。这是间隔支的解剖学基础,也是提出“间隔支”这一概念的最重要依据。

具体而言可分为6种。

⑴  左后分支起源:较常见形态,在左后分支的近段发出间隔支,在确定间隔支这一概念之前,早期曾将其看做左后分支的次级分支(图2-7-3A)。

⑵  左束支起源:在左束支发出左前和左后分支的同时,直接发出间隔支。这也是间隔支这一概念的最主要依据之一,并因此将其视为左束支的主要分支之一(图2-7-3B)。

⑶左前与左后分支近段共同起源:左前和左后分支近段发出细小分支,汇合形成间隔支,呈“网状”结构,甚至无法看到确切的“束状”(图2-7-3C)。

图2-7-3 不同起源的间隔支示意图及形态

A.左后分支起源;B.左束支起源;C.左前和左后分支段起源

⑴  左前和左后分支远段吻合:左前和左后束支形成后,向远段延续一段距离,然后发出次级分支。随后,次级分支在远段形成吻合支,即间隔支(图2-7-4A)。

⑵  左前分支起源:在发出细小的次级分支前,左前分支近段分出相对粗大的“束状”间隔支。这一类型较为少见(图2-7-4B)。

⑶  间隔支缺如:这是最少见的一种类型(图2-7-4C)。


图2-7-4 左束支起源的间隔支示意图及形态


二、间隔支与心电图

随着间隔支解剖学概念的确立,关于其基础电生理特征、心电图形成中的作用、临床意义等研究逐渐开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间隔支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一)电生理特征  

基础电生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特殊传导系统的各个分支中,间隔支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最短(图2-7-5)。这提示,间隔支的传导速度更快,由此,其支配区域的心肌可能更早除极。在随后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假设。


2-7-5 三分支的解剖(右面观)及动作电位


(二)间隔除极:左室内最早激动部位

1970年,Dirk Durrer教授发表了关于心脏激动顺序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对人的离体心脏进行了详细标测,在心内膜和外膜共放置了870个电极,首次对人类心脏的激动起始部位、传导顺序、内外膜的激动差异等指标进行了全方位记录,并绘制了激动模式图,立体的反应了人类心脏的激动顺序(图2-7-6)。同时结果表明,左室内的最早激动部位就是间隔部,恰为间隔支走行和支配的区域(图2-7-7)。

图2-7-6 心室激动标测示意图

图2-7-7  左室内最早激动的三个区域

这也反向验证了间隔支的解剖学和电生理学特征:①动作时程短,传导速度快;②细小分支短,较快抵达心内膜心肌。


(三)间隔支向量

间隔支解剖学和电生理特性一经确定,其在心电图形成机制中的作用立即成为心电学研究的热点,“间隔支向量”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仍然是通过Durrer教授的结果,可以了解心室激动的全过程(图2-7-8)。可见,心室的最早激动源自室间隔,由于心向量图并未将其与室内传导系统的解剖学概念一一对应,因此初始向量被称为“间隔向量”。 而这一区域恰与间隔支支配区域吻合,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可将“间隔向量”等同于“间隔支向量”。


图2-7-9 间隔支心电图形成机制


(五)间隔支阻滞

随着间隔支解剖实体和激动顺序的确定,心电学者开始探索“间隔支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并希冀形成类似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阻滞的心电学概念。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在探索热潮的早期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深入人心,尤其是PTCA技术开展之后,罪犯血管的心电图定位方法方兴未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间隔支阻滞”更多的被当做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指标之一而受到关注。所以,早期关于“间隔支阻滞”的论文多与心梗相关。

但是,这一概念自诞生开始,就从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①解剖结构多变,多与其他分支阻滞并存,即使在动物试验中也难以准确阻断间隔支;②缺乏特征性心电图表现;③重复性差,即使同一患者表现亦有差别。

也正是由于间隔支解剖的变异性较大,即使在心内电生理业已成熟的今天,我们仍然很难记录到人体的间隔支电图,也难以在临床中诱发间隔支阻滞。为此,《2009年AHA/ACCF/HRS心电图指南》中明确提出:由于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建议不再使用“间隔支阻滞”这一概念。所以,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以往的“间隔支阻滞”诊断标准。


(六)间隔支心电图的新热点

虽然“间隔支阻滞”的概念已经不再是讨论的焦点,但间隔支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尤其临床意义仍引发关注。首先,间隔支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间隔支阻滞”这一概念的废止而消失。其次,间隔向量作为QRS波初始向量的意义并未改变,所以间隔支在初始向量中的意义也并不发生变化。

因此,如果仅仅将间隔向量作为间隔支的心电图表现,那么以“间隔向量变化”作为指标是否能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呢?近年来几项研究表明,V1导联r波消失,I、V5和V6导联q波消失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在预测房室阻滞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如图2-7-10,患者1995年的心电图表现为一度房室阻滞,及右束支阻滞,此时间隔向量存在,即仍可见V1的r波以及I、V5、V6导联的q波。4年后,1999年患者心电图仍为一度房室阻滞和右束支阻滞,但间隔向量消失。一年后,该患者发生三度房室阻滞而植入起搏器。

图2-7-10  间隔向量消失典型病例

此外,Marcelo等还发现,在因三度房室阻滞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追溯其发病前的心电图可见,相当比例的患者V1导联r波缺失。另一项研究将I、V5、V6导联的q波作为检测指标,也发现了同样情况。这也表明,间隔支心电图或许还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小结

从解剖学定位到基础电生理学特征,从间隔向量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到间隔支阻滞概念,再到如今探讨间隔向量的临床意义,间隔支的研究历时百年。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间隔支作为一个“老概念”却不断衍生出“新问题”。迄今为止,关于间隔支心电图的争论与探索仍在继续,也相信最新的研究成果将不断涌现。


来源于365医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