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小笼的最高水准!----屋有鲜汤包

 昵称kIvYc 2016-10-04

口味10分;环境8分;服务9分;性价比8分;情怀9分

TIPS:镇口停车很方便。最好9点前去,午市会人山人海!小镇里有一家山寨的汤包店,不要上当,详情见文末的后记。



@莫直接


我们一致认为陈丽娜老师的小笼汤包馆,足以代表上海地区的最高水准。

而这位视小笼为一切的匠人,竟藏在上海东隅,一个离开市区30公里的小镇,召稼楼。


那天一早去浦江,原本是寻青桔一碗面的。没想到面馆装修歇业,一行人当时就懵了,7点不到,饥寒交迫。小镇居民指点,镇门口有一家小笼汤包店不错,当地很有名气,不妨试试。

屋有鲜不难找,硕大的招牌扎在沈杜公路旁,汉字边还标注着片假名,像极了一间日式食堂。


店内伙计正准备早市,极客气得招呼我们落座。菜单挂在墙上,光小笼的品种就是17个。先点碗桂花赤豆汤暖身吧!其他的慢慢斟酌。甜汤端上来就是一股桂花清香,各配一勺糯米,搅拌开吃,总体很清淡。赤豆异常好,甜!糯!却一点不烂,能品出淡淡桂香。


汤包一笼六个,四个品种各点了一份。

着重推荐蟹粉的,内馅儿几乎没有任何腥气,全是浓郁饱满的蟹味,吃时将蘸醋从汤包顶部灌入。咬开一个小口,汤汁附着了叫人满足的油脂,先是一击“重锤”,随即混沌分开,力道十足的面皮将馅料顺势裹住,痛快!我吃小笼一般不蘸醋,此番却是彻底沦陷。席间,不同的小笼轮番奉上不同的蘸醋,餐毕又补一叠柠檬露,说是清口去腻,到位!


陈丽娜老师出身绿波廊,国家一级点心师,曾外派至大阪做过南翔馒头店的中方技术指导。据她讲,小笼馒头在日本是很受欢迎的,最火的时候,每日的单店收入能达到80万日币。归国后,她并未盲目扩张,而是潜心将旅日时的所见所闻,学以致用。


陈老师说屋有鲜的食材只用最好的,宁可卖得贵些,也不砸自己招牌。

馅料也是,三枚蟹盖内容,才够做一只汤包。

至于面皮,上头永远都是32个褶子,不怕你数!

每类小笼的蘸醋各不相同,甚至是蘸醋的方式,专遣人现场指正。

餐后的那碟柠檬露,专门是用进口柠檬调的,坦言国货虽然便宜,终究水分不足,无法兑出那个口感。

有些纯蟹陷儿的小笼,陈老师是不许食客外带的,只准堂吃。好东西就是这样,一旦挣脱了厨师的气场,就黯淡无光了。


世面上不乏一些对小笼下足功夫的店。不过多数局限于汤包本身,且多在“面皮薄厚”上用力!至于食前、食间,食后的如何如何,并不多想。

屋有鲜却老早跳出了这种局限。领过世面的陈老师,以小笼为体,以世界为客,制馔出了一种究极的美食体验。在她店里,小笼是一种更高级的,更多维度的料理,而不是曲曲一道点心。


谈到未来,陈老师说:“召稼楼的这间店我会一直做下去,每天都会过来。但分店我不开了,也不会做连锁经营的。不过等我老了,我一定会去日本开家小店的,恩,到时候这里一家,日本一家,我是这样想的!”




@Sankin


环顾店内,可坐的位置不是太多。

门口堆满了蟹壳,电视机里面轮播着人气美食和其他美食节目的推荐视频。店内有大大小小关于老板的身份背景的合影和介绍……这些在潜意识内或许就是古镇营销的“一脉相传”,作为一个营销人我很少关心食物之外的营销,因为好产品才是王道。


三个人驱车总计约一百公里,既然以这种方式来到古镇,点单自然也是翱翔了。蟹粉小笼、虾肉小笼、纯蟹膏小笼、鸳鸯小笼(雌蟹黄+雄蟹盖)、鲜肉小馄饨、虾籽小馄饨、蟹黄小馄饨、赤豆汤、杏仁豆腐的一顿早饭怎么也堪称豪华了。小店不能刷卡,拼凑了身上几乎全部的现金,开始等待。


服务员就是包小笼的师傅,他们称老板为“师傅”,整个服务过程亲切、耐心,本地话交流也倍感亲切。一切有点像日本传统料理店铺的雇佣关系,在汤包馆倒也是挺少见的。


等待的时候发现墙上正中有一道文案,“不是用面来做人的生意,而是追求用人来达到面的意境。”这句略显拗口的话或许是一个职人对于普通食材的追求和敬畏,而优秀的职人才可以自信而谦卑地面对面这样的普通食材,才可以装下整个世界。由此开始对于这里的出品有了期待,或许这就是那种隐匿于逼仄旮旯里面的封顶美食吧。


小笼用料扎实,真真切切的包入了大量馅料。32个褶内包含了对于中国点心的尊重和情怀,入口皮子不是那种匠气十足的极限薄,这才是面食的正确态度。馅料着实惊艳,用料十足但是清淡的口感保证了食材本身的味道体现,配合每种小笼老板配置了不同的特调蘸醋,从包子的顶部的小口沁入,浓淡相宜的搭配,综合了蟹本身的腥又提起了食材的鲜甜,俨然给到一种措手不及的高级复合味。


特别说下纯蟹膏小笼,这个基本上外面没有看见过这种豪华做法(鸳鸯也是)。为了保证小笼入口带有传统的汤汁,又要覆盖纯蟹膏的腥气,老板创新地加入了多味料熬制的老火靓汤,给到了这道奢侈的点心最佳的平衡。

98元(6个)的纯蟹膏小笼和128元(6个)的鸳鸯小笼,从定价上足以秒杀全上海大部分的传统小笼,至于为什么敢这样定价,也许真的是用料扎实、没有对手并且天生骄傲吧。


最后呈上的是老板娘腌制的柠檬露,用来清口,合适的酸度和微苦以及紧接着的反甘,非常赞。


PS:餐后的甜点杏仁豆腐,典型的日式小清新!


对于这样一顿意外且美味扎足的早餐,真的非常喜欢;虽然没有鼎泰丰的精致,但是个人认为出品上远超过这家名店。10年后也许老板娘依然会如同板前师傅坚守这家店的出品,那时想必更加美好。



@沈师傅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凭着记忆和直觉在寻找心目中完美的小笼馒头,但始终未能如愿。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周日要念学校办的兴趣班。回家路上会路过一家点心店,然后被妈妈带进店吃上一笼虾肉小笼。恰到好处的发面让小笼的皮子厚薄适中,入口喷香,配上鲜甜的虾肉,美好的感觉一辈子都难忘,也在幼年时的我心中建立了也许是上海最伟大点心——小笼馒头的标准。


小笼馒头差不多有140多年历史,由南翔镇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所创。当初是为了规避和普通的肉馅大包子的竞争,拍脑袋想出的奇招。薄而不散的皮子,当季的馅料和加入皮冻而化出的鲜汤算是小笼馒头的标签,也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因。

而如今大部分小笼最大的问题出在皮子上。也许是受苏州无锡地区汤包的影响,馅料花样不断翻新,汤汁也越来越充沛,皮子相应地也越做越薄,松软无力,且极易破损,影响了口感。不管是闻名遐迩的南翔小笼,富春小笼,鼎泰丰,还是玲珑坊,德笼馆,万寿斋等等知名店家,无不忽略的对面皮的重视,或者说对面皮的理解走偏了。再者,作为基本馅料的猪肉,虾仁等口味也远逊当年,难以呈现真正的鲜甜可口。呈上所示,寻找到梦中的好吃小笼,基本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俗话说的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次寻味的阴差阳错,促成了与上海最好小笼馒头的邂逅。
屋有鲜汤包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召稼楼。店的布置很有日式餐馆的感觉,后来得知老板娘的确和日本颇有渊源。用日式料理的方式来经营一家上海传统小吃店或者说用日式料理的理念来做最具代表性的上海本地小吃,这个点吸引我们一探究竟。


作为招牌,我们试了三味蟹料小笼,分别是蟹粉,纯蟹膏,招牌鸳鸯皇(雄蟹的蟹盖和雌蟹的蟹黄混合的馅料)。独特的浇注蘸醋法,把配好的醋由小笼的顶部开口浇入,直接和里面的蟹黄蟹膏混合,就好像吃面皮做的大闸蟹,非常有趣。小笼的皮子很薄,但是和前文提到的那些知名店家的产品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小笼皮子虽然薄,但是充满内劲,唇齿间完全能感受到点心师傅们揉面团时的专注和精确,好面粉该有的香气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再说馅料,虽然已过品大闸蟹最佳时节,但是这里的蟹粉蟹膏蟹黄毫不含糊,该有的丰润鲜甜丝毫没有减少,而且实打实的完整让人赞不绝口。吃到这里,店家对食材的态度早已化为一个大字,在我们面前铺成开来:心。不错,这般用心的料理,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梦中的小笼馒头么?虽然型已很大不同,但是完美小笼的神韵已被店家牢牢抓住,同时被抓住的还有到这里每一位食客的心吧想必。另外来这里饕餮的话,桂花赤豆汤也绝对不能遗漏。


店家的身世背景颇有些传奇,鉴于篇幅不在这里一一叙述。更希望每一位读过此文的朋友,能亲自到屋有鲜汤包来坐坐,品一品这里的汤包(我更愿意称其为小笼馒头)和其他美味小吃,和老板娘聊聊天。那么,在这个时常雾霾的冬天,被温暖的将不只是口腔和胃,更应该是心了。



后记---


起先,陈老师的店是开在召稼楼里面的,名字叫乐添兴。后由于租期到约,搬到了现在镇口的位置。原房东眼红这门生意,竟将招牌沿用下来,维持经营,店内还编纂了诸多历史文化布置,借机招揽顾客。许多食客不明就里,逐一上当,口碑陡降!


无奈,陈老师只得将镇口新店重新命名,一切推到重来!终究酒香不怕巷深,涅槃后的屋有鲜依旧门庭若市!


此处严正申明陈丽娜老师的店,上海仅屋有鲜一家,其他的均为山寨,目前召稼楼里头的那家“乐添兴”就是盗版的,虽然也做小笼,可是出品完全不同。相关文化介绍也都不真实,不要上当。


事后加陈师傅微信,本想加强交流,挖掘点素材,但是对方觉得我们一不要钱,又过度热情的做法有些值得怀疑,在深思熟虑了一晚之后,告知社会复杂,望见谅,随即拉黑;本想打电话去解释一下,想想这份点心以匠人之心完美呈现,出品很高,一份纯粹的食评又何必去解释什么呢?祝好。





屋有鲜汤包


地址: 闵行区 召稼楼沈杜公路2073号(苏召路)

电话: 135648649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