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 穴位经典配伍应用(二)

 高州佬 2016-10-04

针灸 穴位经典配伍应用(二)

1、合谷、太冲

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 手足抽搐小儿惊风 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 为阳主气 太冲属足厥阴原穴 为阴主血 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 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2、丰隆、阳陵泉

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

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

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

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瘕、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

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故为下焦之要穴。

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

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焦积寒与痼冷。

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

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

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脘腹胀痛,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

方义:中脘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

泻中脘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

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脘以利运行;二穴相合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

5、内关、三阴交

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6、鱼际、太溪

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劳诸症悉平。

6、合谷、足三里

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

主治: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秽。

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

二穴皆属阳明;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

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蓄食停饮;腹胀噫哕;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

7、劳宫、足三里

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

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定。

8、大椎、内关

功能:调气行水驱饮降逆

主治:胸膈满闷喘咳气逆痰多胸膈积水等症。

方义:饮为水邪停于胸脘之间上逆则肺涨满胸闷咳喘气逆之症作然停水总责乎焦因它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体腔油膜运行水津道路津液蒸发是由三焦下属膀胱这样则决渎通畅水无停留之患。

大椎属督脉手足三阳之会调太阳之气阳气通行则水自利且性能宽胸降气。

内关穴乃是手厥阴心主之络别走手少阳宣心阳而且退群阴利油膜而通淤塞则决渎畅饮邪也可自蠲。

9、少商、商阳、合谷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太阴阳明热邪内蟠上结咽喉咽喉肿胀疼痛。儿科内热上攻烁肺外感交攻咳嗽喘逆发烧。

方义:少商为手太阴井穴其性能宣泻肺热。商阳在指端为手阳明井穴能利气泄热。

二穴点刺出血有和里清荥之效。合谷为手阳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客热有釜底抽薪之功。

本方对小儿发热、咳嗽、乳蛾、痄腮等症见效甚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