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的佛门胜地——大屏山

 等待MYLOVE 2016-10-06

在湖南与江西两省的萍醴交界处,有座一脚“跨”湘赣的佛教名山--大屏山, 又名太平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海拔近700米,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因它形似一扇天然屏障,故名“大屏山”。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

上溯神道设教的古代,大屏山却是江西萍乡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据传这座山上共有48座庵堂寺庙,其中以屏山观音寺最大,即是远近闻名的“吴楚古刹”。 始建于唐代的“吴楚古刹”,位于大屏山半山腰,相传当时名将尉迟敬德率领兵马,途经此地,见山川秀美,便倡导建之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

据1987年第三次整修屏山古寺挖出的两块古碑记载:其一即傅泷撰记的清朝碑志,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大将尉迟敬德,路经此地,见自己立足之处界连吴楚,峰峦竞秀,古木参天,泉石清幽,就饶有兴趣地在此建立了屏山佛寺。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

其二据说竟是唐初宰相房玄龄(生于579—648)题写的《吴楚古刹碑》,其中题诗如下:

岩岩平山,积石峨峨。

远瞻昆仑,近缀衡庐。 南通闽广,北达荆吴。

惟山之高,壁立千仞。 创建古寺,尉迟敬德。

鄜州都督,威镇山河。 密金不受,公心如山。

百战瘢痍,实忠于王。 功臣图像,凌阁争光。

名胜古迹,风景悠扬。 名垂不朽,万古流芳。

又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母子曾逃难于此,大屏山仙庙(即吴楚古刹)内,有一高高的墓冢,用水泥土封得严严实实。当你拾石级而上走向墓冢时,墓冢前的两根石柱子上镌刻着“朱母陈氏墓”和临济和尚宗主三十五世塔。墓冢旁种植的四季青树,早已枝繁叶茂,相传这就是朱元璋母亲墓。庙前有朱元璋母亲之墓碑,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

相传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朱元璋携母亲逃难至大屏山,其母殁於吴楚古刹。寺内僧侣协助将他母亲尸体掩埋好。

对于屏山寺的关于朱元璋的缘由,有一些传说和实物可作推断。据说元兵血洗湖南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携母亲流落到此地避难,得以保住身家性命,他还在寺壁上题诗一首:“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怕山河社稷穿。”因为这个缘故,屏山寺又叫“皇觉寺”。其三,寺后面有一颗罗汉松,长得枝虬叶茂,生机勃勃,看得出有些年份了,据说就是朱元璋当年所植。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

现屏山寺座北朝南,由山门、前后殿组成。山门门额横书“太平仙山”四字,两侧各有古柏一株,年代久远而枝叶葱郁。入山门左侧庭院中耸立一衣钵塔,塔碑题“临济众宗衣钵塔”字样,“临济”是唐六祖慧能以后兴起的又一禅宗,看来屏山寺确是一历史悠久的佛教丛林。据说院内现存的一株7米高的罗汉松,树龄高达千年。前殿门额阴刻“吴楚古刹”四字,殿中供奉佛祖;后殿则祀观音、关帝和包公。两殿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顶,小青瓦盖面。因庙镇两省,慕名朝香顶礼者甚众。登山游览古寺,俯视吴楚江山尽入眼底,你会廓然而开万古之心胸,悟无限禅机于眼前。

屏山寺还另有一奇:有两座一模一样的山门。向南正对湖南的一座,俗呼“老山门”。左侧有墙凹进数米,开门东向江西,当地人有口谚叫“入我门来”。两地香客各进各门,互不相扰。其门规格及墙垛造型、装饰、对联及门神画像,都惊人地相似。这在全国寺院建筑中,可能没有第二例。

左为江西山门,楹联:海天色相无边界,吴越东南第一峰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

右为湖南山门,楹联:海天相色无边界,吴越东南第一峰

朱元璋母亲安葬之地,一脚“跨湘赣

同一庙宇两省各一门,两门规格及墙垛造型、装饰、对联及门神画像,都惊人地相似。这在全国寺院建筑中,实属罕见,可能没有第二例。不仔细观察很维发现其差别,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二联“大同小异”,至今还无从考证。

大屏山以其天然奇景,禅门古刹,佛教胜地闻名于世,永远令人景仰怀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